选择之墟隐去后的千年,星海的信念长河开始出现诡异的“回流”。
星穹之心的光芒不再向外辐射,反而向内收缩;混沌海的信念桥梁逐渐透明,连接的界域碎片开始自主脱离;连银白巨树的叶片都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泛黄,枝头的忆念果纷纷坠落,果实中记载的记忆正在以倒叙的方式消散——从石择的选择,回溯到石问源的叩问,再到石望舒的无垠之境,仿佛整个星海都在沿着信念长河逆向狂奔,奔向某个未知的终点。
“是‘归墟之力’。”石择的后人,一个能触摸时间流向的少女“石溯”,跪在银白巨树的根系前,指尖插入土壤,感受着那股拉扯一切的力量,她的螺旋印记此刻忽明忽暗,像是随时会被逆流撕碎,“古籍中预言的‘信念轮回’来了——当长河的能量达到临界点,就会收缩成最初的‘信念奇点’,所有界域、所有记忆、所有选择,都将回归本源,等待下一次绽放。”
时溯的后人“时洄”展开星图,图上的信念长河已缩成一道刺眼的光带,光带的尽头是一片绝对的黑暗,连源生界域的信念粒子都无法穿透:“归墟之力会抹除‘个体’的存在痕迹。我们会像从未出现过一样,连石念灵前辈与小黑的印记都可能消散……这不是轮回,是彻底的消亡!”
星界联盟的守护者们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有的界域选择用能量屏障抵抗逆流,却被归墟之力瞬间碾碎;有的生灵试图乘星船逃离星海,却发现无论驶向何方,最终都会回到长河的起点;最绝望的是那些微缩界域的孩童,他们的信念尚未稳固,身体已开始变得透明。
石溯抚摸着胸口的双色玉佩,玉佩此刻异常平静,没有震颤,没有光芒,只有一片温润的冰凉。她在玉佩中看到了最后的画面:石念灵与小黑在五行广场初遇时,灵脉与混沌的能量第一次碰撞,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沉重的使命,只有两个年轻生灵对“共存”最朴素的向往。
“回归本源,不是消亡。”石溯突然站起身,声音穿透恐慌的迷雾,“就像花开花落,落叶归根才能滋养新的生命。归墟之力要收回的,不是信念本身,是我们强加给它的‘形式’——星穹、混沌海、界域膜壁……这些都只是信念的载体,真正的核心,从来都藏在最朴素的向往里。”
她的话音刚落,归墟之力突然暴涨,银白巨树的主干发出不堪重负的断裂声,星穹之心的光芒彻底熄灭,最后一颗忆念果坠落,里面记载的石念灵燃烧本源的画面彻底消散。时洄的身体开始透明,他望着石溯,眼中满是不舍:“可我们的记忆……我们的选择……”
“记忆会化作土壤,选择会成为种子。”石溯张开双臂,任由归墟之力包裹自己,她将双色玉佩抛向空中,玉佩在逆流中炸开,化作无数金翠色的光点,这些光点没有被归墟之力吞噬,反而像蒲公英的种子,顺着逆流飘向信念长河的每个角落,“石念灵前辈的燃烧,小黑前辈的共鸣,石念初的跨越,石望舒的无垠……所有选择都会浓缩成‘信念基因’,藏在奇点里,等待被新的生灵唤醒。”
她看到归墟之力中浮现出无数熟悉的身影:石念灵对着她微笑,手中的灵脉能量融入光点;小黑的混沌气息缠绕着光点,留下共鸣的频率;石星落、石念初、石望舒……历代守护者的虚影依次出现,将各自的信念印记刻在光点上,然后坦然地化作光雨,融入逆流。
“记住‘向往’的感觉。”这是石溯听到的最后一句话,来自所有先辈信念的共鸣。
当她的身体开始透明时,石溯最后望了一眼星海——信念长河已彻底收缩成一道光痕,光痕的尽头,那个绝对的黑暗中,正有一点金翠色的光芒在闪烁,像极了石念灵与小黑初遇时,那道灵脉与混沌碰撞的火花。
归墟之力达到顶峰的瞬间,整个星海被吸入黑暗,所有的光芒、所有的声音、所有的形态都归于虚无。没有界域,没有生灵,没有记忆,只有那个悬浮在绝对黑暗中的信念奇点,里面蜷缩着无数金翠色的光点,每个光点都藏着一句无声的誓言:“我们向往共存。”
不知过了多久,或许是一瞬,或许是永恒。
奇点突然颤动,一道微光从内部渗出,像刺破黑暗的第一缕晨曦。微光中,两颗能量粒子相互靠近,一颗带着灵脉的清澈,一颗带着混沌的厚重,它们没有碰撞,没有排斥,只是温柔地缠绕在一起,形成了最初的螺旋印记。
印记扩散之处,黑暗退去,星尘诞生。
有新的界域在光芒中凝聚,有新的生灵在星尘中苏醒,他们的眉心虽然没有螺旋印记,却在看到彼此的瞬间,露出了如石念灵与小黑初遇时那般,对“共存”最朴素的向往。
在一片新生的星海里,一株银白的幼苗破土而出,幼苗的第一片叶子上,隐约能看到两个模糊的名字,像是被风刻下的痕迹。
而在某个不知名的角落,一个拾星的孩童捡到了一块半透明的玉佩,玉佩中没有画面,没有声音,只有一片温润的冰凉,却在孩童的掌心,悄悄亮起了一丝金翠色的微光。
信念的长河,从未停止流淌。
它只是换了一种方式,在新的星海,新的生灵心中,重新开始了属于“向往”的故事。
这个故事,没有终点,只有一次又一次,对共生最执着的奔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