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洪武十五年,六月初一,黄道吉日,宜祭祀、册封、冠带。

当东方的天际刚刚泛起一丝鱼肚白,将夜幕染成深蓝,进而透出淡淡的金红色彩时,整座紫禁城已然苏醒,不,是早已彻夜未眠地沉浸在一片盛大典礼前的肃穆与辉煌之中。

自皇极门至奉天殿,乃至整个宫前广场,早已被装点得焕然一新。汉白玉的栏杆被清水反复冲刷,光可鉴人。

金砖墁地的大广场清扫得一尘不染。无数的龙旗、凤旄、日月旗、星辰旗、云纹旗在初夏微凉的晨风中猎猎作响,色彩斑斓,迎风招展,如同翻涌的彩色海洋,将皇权的威严与帝国的富庶展现得淋漓尽致。

高大的宫灯并未因天色将明而熄灭,反而与初露的晨曦交相辉映,将每一片琉璃瓦、每一根朱红柱都映照得熠熠生辉。

奉天殿前广场,依品级、爵序,文武百官、宗室勋贵已列队完毕。文东武西,绯袍玉带,补子上的禽鸟兽群在曦光下清晰可辨。

他们手持象牙笏板,垂首肃立,鸦雀无声,只有衣料摩擦发出的细微窸窣声,更衬出这天地间的庄重与寂静。

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与仪仗旌旗特有的布料、油漆混合的气息,沉甸甸地压在每个人的心头,令人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

殿前丹陛两侧,身着明光铠、腰佩雁翎刀的大汉将军如同金铁铸就的雕塑,纹丝不动,头盔下的目光锐利如鹰,守卫着这帝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更远处,教坊司的乐师已然就位,各种钟、磬、鼓、瑟陈列有序,只待吉时。

而在东宫,气氛则相对内敛而温馨。皇长孙朱雄英,今日的主角,已然穿戴整齐。

他身着特制的皇太孙礼服,并非太子那般明黄,而是更为深沉庄重的玄衣纁裳,上绣山、龙、华虫、宗彝、藻、火、粉米、黼、黻九章纹样,头戴九旒冕冠,白玉珠旒垂落,半遮住他尚且稚嫩却已显露出坚毅线条的脸庞。

这身超越其年龄的沉重冠服,并未让他显得局促,反而更添几分超越年龄的沉稳气度。

太子朱标立于他身前,亲手为儿子正了正冕冠,理了理腰间的玉带钩。他的动作缓慢而细致,眼中充满了父亲的期许与不易察觉的担忧。

“雄英,”

朱标的声音温和而有力,“今日之后,你便是皇太孙,国之储贰。一言一行,皆关乎国体,关乎天下臣民之望。当谨记祖父创业之艰,常怀敬畏之心,勤学修德,仁爱宽厚,未来方能承此重担,不负祖父、为父,乃至列祖列宗之期望。”

朱雄英抬起清澈而坚定的眼眸,迎上父亲的目光,郑重颔首:“父王教诲,儿臣铭记于心。必当日省自身,刻苦向学,以皇祖父、父王为楷模,绝不敢有丝毫懈怠,定不负今日之荣光。”

他的声音尚带少年清越,但语气中的沉稳与决心,却让朱标心中大慰。

马皇后亦在一旁,她并未多言,只是用慈爱而欣慰的目光看着孙儿,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一切尽在不言中。

这份来自家庭最核心的温暖与支持,是朱雄英面对即将到来的宏大场面最坚实的力量源泉。

吉时已到!

“咚——咚——咚——”

浑厚悠远的景阳钟声自宫城最高处响起,一声接着一声,穿透晨曦,传遍整个应天城。

紧接着,奉天殿前的丹陛大乐轰然奏响,钟磬齐鸣,鼓瑟和鸣,庄重典雅的乐章如同潮水般涌来,瞬间将广场上的肃穆气氛推向了高潮。

奉天殿正门缓缓洞开,内侍监尖细悠长的唱喏声次第传出:

“陛下升殿——”

文武百官、宗室勋贵依循礼制,在引班官的引导下,整齐划一地转身,面北向殿内躬身行礼。

朱元璋身着十二章衮冕,在太子朱标、吴王朱栋以及众多内侍、侍卫的簇拥下,缓步登上御座。

今日的他,神情格外肃穆,步伐沉稳,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帝国传承的节点之上。

他端坐于九龙金椅之上,目光如炬,扫视着殿外广场上黑压压的臣工,最终落在那条从丹陛之下直通御座的漫长御道上。

册封大典的核心环节正式开始。

鸿胪寺卿出班,立于丹陛之上,声音洪亮,宣读写满骈四俪六的册文:

“维洪武十五年,岁次壬戌,六月庚子朔,越一日辛丑。皇帝若曰:咨尔皇长孙雄英,朕承天命,抚驭寰区……尔雄英,元孙嫡长,天资粹美,器宇宏深。孝友本乎天性,温文着于冲年。聪敏好学,孜孜不倦;仁恕居心,恻隐常存。德蕴璋璜,器成瑚琏……兹俯顺舆情,恪遵祖训,授尔册宝,立为皇太孙,以重万年之统,以绵宗社之祥,以系亿兆之望。尔其慎乃攸行,敬承朕命。亲贤远佞,纳谏崇儒。永惟下民之依,克勤无逸之戒。用光前烈,翊赞洪基。钦哉!”

册文用最华美而郑重的辞藻,宣告了朱雄英成为皇太孙的合法性与必然性,也对他未来的德行与责任提出了最高的要求。

宣册毕,最关键的时刻到来。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于奉天殿前广场的尽头。只见朱雄英在引礼官的引导下,自东阶缓缓而上。

他步履从容,姿态端正,玄衣纁裳的礼服在阳光下流转着深沉的光泽,九旒冕冠的玉珠随着他的步伐轻轻晃动,发出细微清脆的撞击声,非但不显杂乱,反而更添韵律与威仪。

他年轻的面庞在旒珠后若隐若现,看不真切表情,但那份超越年龄的镇定与沉稳,却透过每一步,清晰地传递给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他一步步走过漫长的御道,走过两侧肃立的勋贵重臣,走过象征着帝国权威的种种仪仗,最终,稳稳地停在了丹陛之下,面向御座上的祖父,屈膝,行三跪九叩大礼。

“孙臣雄英,叩谢皇祖父天恩!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音清朗,穿透乐声,回荡在殿前广场。

朱元璋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欣慰与柔和。内侍官手捧金册、金宝,恭敬地来到朱雄英面前。

金册以纯金打造,其上镌刻着册文内容;金宝则是皇太孙印玺,象征着无上的权力与地位。

朱雄英再次叩首,然后起身,双手过顶,极其郑重地接过那沉甸甸的金册与金宝。

在这一刻,他正式成为了大明帝国法定的皇太孙,帝国的第三位继承人。

接下来,便是群臣朝拜。

鸿胪寺官再次高声唱班:“百官见礼——”

首先出列的,是宗室亲王与郡王。以吴王朱栋为首,他神色肃然,整理袍袖,率先趋步上前,其后跟着周王朱橚、楚王朱桢、湘王朱柏等一众在京皇子。

再之后,则是以吴王世子朱同燨、江宁郡王朱同燧、太子次子朱允烨为代表的皇孙一辈。这些年少的宗室子弟,此刻也收起了平日在麟趾学宫的活泼,努力模仿着父辈的沉稳,紧跟其后。

朱栋来到御座及手捧册宝、立于御座之侧的朱雄英面前,撩起亲王四团龙袍,毫不犹豫地双膝跪地,行叩拜大礼,声音清晰而有力:

“臣朱栋,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他这一跪,一拜,一呼,意义非凡。这不仅是对皇权的臣服,更是宗室长辈对储君名分的公开确认与拥护,是帝国稳定最坚实的基石。

紧接着,周王、楚王、湘王等亲王,以及朱同燨、朱同燧、朱允烨等郡王、皇孙,紧随其后,齐刷刷跪倒一片,稚嫩或沉稳的声音汇成一股洪流:

“臣等参见皇太孙殿下!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宗室礼毕,便是勋贵武臣。魏国公徐达、鄂国公常遇春、曹国公李文忠、宋国公冯胜、信国公汤和、卫国公邓愈……这些随着朱元璋打下江山的百战宿将,此刻亦放下往日的赫赫军功,以臣子之礼,向这位年轻的储君致以最高的敬意。

他们甲胄在身者行军礼,着朝服者行跪拜礼,声若雷霆,气势雄壮。

最后,是文武百官。从一品大员到末流小官,如同潮水般依次跪拜下去,山呼“千岁”之声层层叠叠,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广场,直冲云霄。

这不仅仅是礼仪,更是天下臣民对大明王朝未来统治者的集体宣誓效忠。

阳光此刻已完全跃出地平线,金色的光芒洒满整个紫禁城,照耀着金碧辉煌的宫殿,照耀着猎猎飘扬的旌旗,照耀着跪伏在地的万千臣工,更照耀着御座之上威严的洪武皇帝,以及他身旁那位手捧册宝、昂然而立的新任皇太孙。

这一刻,权力完成了又一次庄严的交接预告,帝国的未来,在璀璨的晨光中被勾勒出清晰的轮廓。场面之宏大,气势之恢宏,足以让任何亲历者终生难忘,深刻感受到皇权传承那不容置疑的威严与神圣。

盛大的典礼持续了近两个时辰,方才在悠扬的礼乐声中缓缓落下帷幕。

典礼的庄严肃穆之后,是宫闱之内的脉脉温情。当日午后,朱元璋在坤宁宫设下家宴,没有外臣,只有至亲。

坤宁宫暖阁内,熏着淡淡的百合香,气氛与奉天殿前的雷霆万钧截然不同,充满了家庭的暖意。马皇后早已笑意盈盈地等候着,看着儿孙们陆续进来。

朱元璋也已换下沉重的衮冕,穿着一身赭黄色的常服,神态轻松了许多,眉宇间带着难得的慈和。

他坐在主位,马皇后紧挨着他。太子朱标、吴王朱栋、周王朱橚、楚王朱桢、湘王朱柏等皇子,以及今日的主角——已换上一身杏黄色常服、更显清俊的皇太孙朱雄英,还有朱同燨、朱同燧、朱允烨等孙辈,济济一堂。

御膳房精心准备了菜肴,虽仍是宫廷水准,但明显偏向家常口味,多了几样朱元璋和马皇后平日喜爱的菜式,也充分考虑了几个半大孩子的喜好,桌上摆满了各色精致点心。

“来,雄英,坐到祖父身边来。”

朱元璋朝朱雄英招手。

朱雄英依言上前,在朱元璋下首的锦墩上坐下。

“今日感觉如何?”

朱元璋语气温和地问道。

朱雄英恭敬回答:“回皇祖父,孙儿只觉责任重大,如履薄冰,唯有勤勉修身,方能不负祖父、父王厚望。”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亲手夹了一块他爱吃的桂花糖藕放到他面前的碟子里:“知道责任重就好。但也不必过于绷着,今日是家宴,放松些。你年纪尚小,来日方长,要紧的是打好根基。学问要学,武事也要知晓,更要明辨是非,懂得体恤民情。日后,要多跟你父王学习理政,也要跟你二叔请教军务、格物等实务。博采众长,方能成器。”

“孙儿谨记祖父教诲。”

朱雄英认真应下。

马皇后看着孙儿,满眼都是慈爱,不住地叮嘱他多吃些,又关切地问起他在麟趾学宫的起居学业。

她对朱雄英的疼爱,溢于言表,这份隔代的亲情,冲淡了权力光环带来的疏离感。

朱元璋的目光又扫过在座的其他儿子和孙子。他看向朱栋,这个如今权柄赫赫、能力卓越的次子,眼中带着赞许与更深沉的意味:“栋儿,你身为议政王、宗正令,日后要多辅佐你皇兄,也要尽心教导、护持雄英。你们兄弟和睦,是我大明之福。”

朱栋立刻起身,恭敬道:“父皇放心,儿臣与皇兄自幼一体,辅佐皇兄、教导雄英,乃儿臣分内之责,绝无二心。”

“坐下,家宴不必多礼。”

朱元璋压压手,又看向楚王、湘王、周王等人,“你们几个也是,要恪守臣道,尽心王事,拱卫中央,为太子、为太孙,守好我朱家的江山。”

诸王纷纷起身应诺:“儿臣遵旨!”

这家宴上的话语,看似家常,实则蕴含着深刻的帝王心术。

既是对朱雄英地位的再次确认和勉励,也是对诸王的警示与团结的呼唤,更是对朱标、朱栋这对帝国核心兄弟的托付与信任。

席间,气氛逐渐活跃起来。朱同燧年纪小,耐不住性子,小声跟旁边的朱允烨说着今日典礼上的见闻,语气中充满兴奋。

朱同燨则显得沉稳许多,偶尔与朱雄英低声交谈几句学业上的事情。

朱橚则和朱栋讨论起医学院最近的研究进展。马皇后看着儿孙满堂,笑语欢声,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满足的笑容。

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中亦是感慨万千。从濠梁起兵,到如今一统天下,开创盛世,儿孙绕膝,国本已定,对于一个帝王而言,还有何求?

他端起酒杯,朗声道:“今日是我朱家的大喜日子,来,共饮此杯!”

“祝父皇\/皇祖父万寿无疆!”所有人齐声应和,举杯共饮。坤宁宫内,暖意融融,亲情流淌,与上午奉天殿前那象征权力更迭的宏大典礼,共同构成了帝国传承的一体两面——既有不容侵犯的威严法统,亦有维系血脉的人伦温情。

这场家宴,直到申时方散。朱雄英在接受了家族最核心成员的祝福与期许后,带着沉甸甸的荣耀与责任,返回东宫。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吃货唐朝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墨苏传洪武末年:我,蓝玉,屠龙我与霍去病,共享封狼居胥之名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