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化倒计时:71时循环。”
那巨大的虚拟数字,如同用鲜血书写而成,悬浮在指挥中心每一块主屏幕的顶端,冰冷、精确、无情地递减着,每一次跳动都重重敲打在所有人的神经上。巨大的压力没有压垮联军,反而转化成了一种近乎疯狂的效率和凝聚力。
在【能量同频转化】网络提供了相对充足且稳定的能源支持下,“三重壁垒”防御计划以远超平时工程极限的速度,从复杂的全息蓝图迅速变为横亘于星空之中的现实防线。
整个联军所在的临时安全区空域,被精心规划为三个层次分明、功能互补的同心圆防御层。
最外层,被称为“侦测与迟滞层”或“幽灵外层”。这片区域主要由索尔塔文明提供的、技术极其先进的隐匿式广域探测器阵列和大量廉价、可一次性使用的同频谐振陷阱构成。这些陷阱并非传统的爆炸装置,其内部核心是一个精密的频率感应器和一个小型的逆熵波纹发生器。它们被设定为在侦测到特定频率(基于侦察小队舍命传回的数据)的观测者能量签名接近时,会瞬间过载,不是爆炸,而是向四周释放出强烈的、高度针对性的逆熵干扰波纹。这种干扰并不旨在摧毁,而是有效地扰乱敌方小型突击单元的精确定位系统,迟滞其冲锋速度,大幅增加其能耗,并为内层防御提供至关重要的早期预警和攻击矢量指示。
中间层,被称为“机动与拦截层”或“利刃中层”。由所有已经修复完毕并接受了针对性武器与护盾改装的联军主力战舰、以及专门设计的高速拦截艇编队组成。它们构成了整个防线的中坚打击力量和灵活屏障。这些舰船装备了基于同频技术改良的新型护盾系统,能够更智能地调整局部频率,高效地偏转或吸收特定模式的能量攻击;它们的武器系统也尝试将逆熵波纹与传统的舰载能量炮相结合,发射出一种能干扰、瓦解甚至局部“中和”观测者攻击能量的特殊射流。这一层的战术核心不再是追求最大化的瞬间火力投送,而是强调高度的机动性、持续的拦截作战能力、以及极高的拦截效率,旨在将敌人的攻击浪潮最大限度地削弱在接触核心防线之前。
最内层,也是最终的防线,被称为“星火壁垒”或“永恒内环”。以星火方舟本身为核心锚点,联合所有未能完全修复的重伤舰、非战斗功能的科研舰、工程舰以及专门建造的防御平台,共同构建的一个超大型、复合式、能量循环利用的【能量同频防御矩阵】。无数个大型能量同频节点如同堡垒的砖石,被精密部署在方舟界层的外围空间,它们与方舟核心动力源、火种源进行深度能量连接和数据同步,其最高协调权限则直接由邹玥亲自掌控。这个矩阵的强大之处不仅在于能生成强度远超传统联合护盾的能量屏障,更在于它能根据索尔塔网络和伏羲系统提供的实时数据,动态地、智能地调整不同区域的防御频率,像一面拥有自我意识的盾牌,针对性地抵消或削弱观测者不同模式、不同强度的攻击,实现以更少的总体能量消耗达成更佳防御效果的战略目的。这是联军当前科技水平、不同文明技术融合以及生存意志的最高体现。
构建过程充满了挑战。动态调整全局防御频率需要恐怖的计算资源和精妙至极的宏观操控,邹玥和火种源多次因算力过载而感到剧烈的意识刺痛和系统报警。中间层的各文明舰艇协同演练也暴露了不少问题,不同种族的指挥习惯、战舰性能差异、通讯协调都需要在极端时间内完成磨合。
在一次近乎实战的大规模防御演练中,模拟的“观测者剃刀型突击舰”群以高速突进模式袭来。外层陷阱成功被触发引爆,连绵不断的逆熵干扰波纹有效地扰乱了大批“敌舰”的阵型,使其速度下降了15%。中间层拦截舰队立刻奋勇迎击,改良后的同频能量射流在星空中交织成密集而致命的火网,大部分模拟突袭单元在冲击途中被成功拦截、摧毁。但仍有一小股精锐的“敌方”单元凭借优异的机动性突破了拦截火网,直扑内层防线。
“启动矩阵!频率锁定Gamma-3,区域强化输出!”邹玥果断下令,她的意识与火种源瞬间高度同步,仿佛化身为矩阵本身。
星火方舟外围那些巨大的能量节点骤然同时亮起,一道浩瀚无比、表面流淌着无数细微自适应波纹的能量光墙骤然展开,横亘在虚空之中。那些高速突袭而来的模拟攻击猛烈地撞在光墙上,其大部分能量冲击并非被硬性阻挡,而是被矩阵巧妙地同频共振、引导、吸收,反而转化补充了矩阵自身的能量消耗!只有极少部分的冲击能量需要矩阵硬性承受,使得护盾荡漾起剧烈的涟漪,负责该区域能量支持的数艘辅助舰船剧烈震动,报警灯闪烁,但终究稳稳地扛住了这波突击!
演练取得空前成功!
虽然这仅仅是一场模拟,但这次成功的防御演练像一剂强心针,极大地鼓舞了原本士气沉重的联军。一种短暂的、建立在强大防御力量基础上的信心和安全感在舰队中弥漫开来。他们不再是只能被动逃窜、任人猎杀的猎物,他们拥有了可以依仗、可以坚守的坚固壁垒!战士们擦拭着武器,工程师们检查着管线,每个人的眼中都多了一丝光亮。
“界层稳定度提升至78%!防御矩阵首次全功率运行测试成功,能耗低于预期值12%,能量转化补充效率达到惊人的15%!”工程部门提交的报告充满了令人振奋的数据。
邹玥微微松了口气,能感受到逆熵法则在庞大防御体系的加持下,运转得更加流畅稳定,强度稳固在了Lv4.85的水平。但她内心深处那根弦从未放松。她知道,演练终究是演练,计算机模拟得再完美,也无法完全复现真正观测者攻击时那诡异的战术、冰冷的效率和毁灭性的强度。
“胜利的曙光尚未到来,这只是我们生存之路的第一步!”她的声音通过链接传遍联军,冷静地给有些升温的士气适度降温,“各单元不得有任何懈怠!索尔塔团队,我要你们像用最密的梳子一样把外层空域再彻底梳理一遍,确保没有任何监控盲区!伏羲,继续高强度模拟推演,我要至少十种以上不同的、包括极端情况下的敌方攻击模式应对方案!所有作战单位,反复检查装备状态,极限熟悉新武器新系统,我们要面对的……是真正的、毫不留情的战争!”
壁垒已然铸就,星火在其庇护下熠熠生辉。但这辉光能否在那名为“净化”的、足以湮灭星辰的暴风雨中坚持下来,又能坚持多久,仍然是悬在每个人心中的巨大问号。所有人都在等待着,既期盼那审判般的时刻不要到来,又渴望能早日经历血与火的考验,证明这条生路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