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日,在无数家庭的期盼与焦虑中,终于到来。
清晨的城市仿佛被按下了静音键,街道上车流明显稀疏,空气中弥漫着一种特殊的肃穆感。林逸、苏沐雪和赵刚三人,如同普通考生一样,带着准考证和文具袋,分别走进了位于城市不同区域的考点。
林逸的考场设在一所陌生的中学。教室里弥漫着淡淡的消毒水味道和纸张的气息,悬挂的时钟指针不紧不慢地移动着,监考老师严肃地宣读着考场纪律,下方是无数张或紧张、或茫然、或故作镇定的年轻面孔。
这种熟悉又陌生的氛围,让林逸恍惚间仿佛回到了前世。那时,他也是这芸芸考生中的一员,怀揣着对未来的迷茫与一丝微弱的希望,在题海中挣扎。而这一世,他拥有了改变命运的力量,坐在这里,更多是为了完成一种仪式,一种对“普通”人生的告别。
第一门语文考试即将开始。试卷下发,沙沙的翻页声和细微的呼吸声构成了考场的背景音。
林逸快速浏览了一遍试卷,高级数据化视角已然开启。在他眼中,那些文字和题目不再是简单的符号,而是化作了清晰的信息结构和逻辑链条。现代文阅读的脉络、古诗词的意象指向、作文题目的深层立意……一切都如同被解析的代码,清晰地呈现在他脑海中。
他下笔如有神,选择题的干扰项在他眼中无所遁形,阅读理解的分析精准切入要点,文言文翻译信达雅兼备。当他开始构思作文时,更是文思泉涌,将系统洞察到的命题意图与社会现实、个人思考相结合,立意深刻,结构严谨。
然而,考试进行到一半时,意外发生了。坐在林逸斜前方的一个男生,或许是因为过度紧张,突然开始剧烈地咳嗽起来,脸色涨红,声音在寂静的考场里显得格外刺耳。监考老师连忙上前询问,周围不少考生都受到了影响,纷纷投去不满或担忧的目光,答题节奏被打乱。
林逸也微微蹙眉。这种突发干扰,很容易破坏专注状态。
就在这时,他心中一动。一个念头浮现——何不试试那个?
他悄然吸了一口气,精神高度集中,体内那枚规则种子被引动。
【领域构筑(雏形)】——展开!
嗡!
一股无形的波动以他为中心,极其隐蔽地扩散开来,形成了一个半径约两米的微型领域,恰好将他整个人笼罩在内。为了不引起任何物理上的异常(比如纸张无风自动),他小心翼翼地控制着领域的效果,主要作用于“信息屏蔽”和“环境稳定”。
刹那间,外界的一切杂音——剧烈的咳嗽声、监考老师的低语、其他考生焦躁的翻页声、甚至是时钟轻微的滴答声——仿佛被一层无形的滤网隔绝,变得遥远而模糊,不再能干扰他的心神。同时,领域内空气流动变得异常平稳,连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都显得格外清晰而富有韵律。
他仿佛置身于一个绝对安静、绝对专注的独立空间之内!
心,瞬间沉静如水。
思维的河流变得更加清澈而迅捷,所有的注意力都凝聚在了面前的试卷上。之前因为干扰而略有滞涩的文思再次畅通无阻,笔下流淌出的文字愈发凝练有力。
他甚至能分出一丝心神,感受到领域维持所带来的精神消耗。如同举着一个看不见的盾牌,虽然费力,但效果显着。
监考老师处理完那名咳嗽的考生(给他倒了水,让其尽量压低声音)后,目光扫过考场,注意到林逸。只见这个年轻的考生坐姿挺拔,神情专注到了极致,仿佛外界的一切都与他无关,只有笔尖在试卷上流畅移动的轨迹。那种沉静的气场,让监考老师都暗自点头。
两个半小时的考试时间,对很多考生而言是一种煎熬,但对领域加持下的林逸来说,却过得充实而高效。当他写下作文的最后一个句号,仔细检查完所有题目后,距离考试结束还有十五分钟。
他缓缓收回了领域。精神上传来一阵轻微的疲惫感,但完全在可承受范围内。外界的声音重新变得清晰,但他心境已然平和。
交卷铃声响起,林逸随着人流走出考场。阳光有些刺眼,但他脸上却带着一丝淡淡的、一切尽在掌握的从容。
随后的数学、理综、英语考试,林逸如法炮制。每一次进入考场,他都会悄然展开那微型的“绝对冷静空间”,将自身的状态调整到最佳,屏蔽一切不必要的干扰,将“漏洞指南”赋予的知识和自身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数学考试中,复杂的几何图形和函数图像在他眼中如同具象化的模型,解题路径清晰可见。理综考试,物理、化学、生物的知识点在他的数据化视角下融会贯通,综合题迎刃而解。英语考试,阅读理解和完形填空的上下文逻辑关系一目了然,作文更是用地道而精准的词汇表达出深刻的观点。
考场,成了他演练新能力的另一个舞台。【领域构筑】不仅用于战斗和防御,在这种需要极致专注和稳定的环境下,同样能发挥出神效。
当最后一门考试的结束铃声响起,林逸放下笔,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不仅仅是因为高考的结束,更是因为他成功地将规则层面的能力,无缝融入到了这最普通的世俗考核之中,并且效果卓着。
他走出考点,看着外面等候的家长人群,脸上露出了释然的笑容。
高考这个“平凡”战场的战役,已经结束。而凭借考场上的“绝对冷静空间”和之前的“终极复习指南”,他确信,自己交上了一份远超寻常的答卷。
接下来,该去应对那些隐藏在“平凡”之下,更加凶险和诡谲的非凡之战了。静思湖畔的会面,近在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