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青鸾关于“特殊机会基金”的邀请,像一块烫手的山芋,摆在林逸面前。高风险与高回报交织,更伴随着与这位女总裁更深层次绑定的未知前景。林逸没有贸然决定,他需要时间仔细权衡,并与苏沐雪、赵刚进行深入探讨。
然而,就在他凝神思考,准备通过加密渠道联系伙伴时,一股熟悉的、令人心悸的虚弱感毫无征兆地袭来。
【警告!规则反噬触发(延迟性累积)!】
【反噬效果:重度精神涣散与生理性不适。持续时间:预计6-8小时。】
该死!偏偏是这个时候!
林逸只觉得大脑像是被灌入了铅块,思绪变得粘稠而迟缓,强烈的恶心感和头晕目眩让他几乎无法集中精神。眼皮沉重得如同挂了秤砣,一股难以抗拒的疲惫感从骨髓深处弥漫开来。
这是之前多次利用漏洞,尤其是近期与秦青鸾周旋、进行商业运作所累积的规则负债,在此刻集中爆发了!这种精神层面的反噬,远比物品损坏或小意外更加折磨人。
他勉强支撑着走到床边,一头栽倒下去,感觉天旋地转。手机从无力的手中滑落,掉在地毯上,屏幕暗了下去。他现在连拿起手机发送一条简单信息都做不到,大脑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逻辑。
【检测到宿主状态急剧下滑,强制进入‘休眠缓冲’模式……】
系统的提示变得模糊不清。林逸的意识在浑浑噩噩中沉浮,仿佛被困在粘稠的泥沼里,能模糊感知到外界,却无法做出任何有效的回应。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陷入这种糟糕状态的同时,苏沐雪和赵刚那边,也正因为一条突然出现的、关于“清道夫”的潜在线索而试图紧急联系他。
赵刚通过持续的外围监控,捕捉到一段经过高度加密、但被他设置的陷阱程序偶然截获并部分破译的碎片信息。信息指向一个位于邻市的废弃生物研究所,似乎与“清道夫”的某个后勤或装备维护点有关。这是一个风险极高但价值也可能极高的目标。
苏沐雪在收到赵刚的汇报后,立刻意识到需要林逸来做最终决策——是继续观望,还是冒险进行远程侦察?她尝试通过紧急信道联系林逸,但发出的信息如同石沉大海,没有任何回应。
“联系不上。”苏沐雪在内部频道对赵刚说,语气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凝重,“他从未在紧急时段失联过。”
赵刚回复:“信号显示他最后位置在家,设备在线,但无活动。是否可能……遭遇意外?”他的担忧透过文字传递过来。
苏沐雪沉吟片刻:“可能性很多,未必是最坏的情况。但计划必须暂停。在他恢复联系前,所有行动保持静默,提升自身警戒等级。”
“明白。”
潜在的线索被迫搁置,一次可能获取关于“清道夫”关键信息的机会,因为林逸突如其来的反噬而擦肩而过。
与此同时,秦青鸾那边也微微蹙起了眉头。她发出那封关于“特殊机会基金”的邀请邮件后,习惯性地等待着对方的回应。按照之前几次合作的经验,那位“林顾问”通常会在24小时内给出明确答复,无论接受与否,其反应速度都展现着极高的专业素养。
但这一次,48小时过去了,邮箱依旧静悄悄。
这不太正常。
秦青鸾靠在宽大的办公椅上,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是对方对基金提议不感兴趣,所以懒得回复?还是遇到了什么麻烦?抑或是……这是一种以退为进的谈判策略?
她更倾向于后两种可能。以她对那位“林顾问”及其背后团队的观察,他们绝非对更大舞台和利益无动于衷之人。而“以退为进”这种手段,在她面前也并不稀奇。
“有点意思。”秦青鸾嘴角微勾,非但没有因为被怠慢而恼怒,反而对这支神秘团队更增添了几分兴趣。她决定再等一等,看看对方究竟能沉得住气到几时。
于是,一次潜在的、可能改变局面的侦察机会,因为林逸的“掉链子”而错过。一次重要的商业合作谈判,也因他的“失联”而陷入了短暂的停滞。
仿佛有一只无形的手,在他即将触及某些关键节点时,强行按下了暂停键。
林逸在床上昏睡了将近七个小时,才从那种极度虚弱和涣散的状态中缓缓恢复过来。他挣扎着坐起身,感觉脑袋依旧有些昏沉,但至少思维恢复了基本清晰。
他第一时间捡起地上的手机,看到了苏沐雪和赵刚发来的紧急信息以及那条关于废弃研究所的线索。
“错过了……”林逸看着信息发送的时间,无奈地叹了口气。反噬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他立刻回复信息,简要说明了自己因“突发身体状况”暂时失联的情况,并询问那条线索的后续。
苏沐雪很快回复:“线索已中断,目标点疑似已转移或加强戒备。暂停侦察是正确的。你的身体状况如何?”
“已无大碍,老毛病。”林逸含糊带过,心中却是一凛。“清道夫”的据点竟然如此警觉?是因为他们之前的诱饵计划打草惊蛇,还是对方本身就具备极高的机动性和反侦察能力?
【规则反噬效果结束。宿主状态恢复中。】
系统的提示让他稍微安心,但错过机会的遗憾和“清道夫”展现出的警惕性,让他心情沉重。
接着,他点开了秦青鸾的邮箱,看着那封关于特殊机会基金的邮件,以及后面空荡荡的回复栏。
拖延了两天多,该如何回复?
他揉了揉依旧有些发胀的太阳穴,强迫自己集中精神思考。
关键时刻的这次“掉链子”,像一记警钟,提醒着他规则反噬的无情与不可预测。也让他意识到,在应对“清道夫”和与秦青鸾周旋这两条战线上,他必须预留更多的余量和应对突发状况的预案。
他斟酌了片刻,回复了秦青鸾:
“秦总,抱歉迟复。前两日处理一些内部事务,未能及时查看邮件。关于特殊机会基金的提议,我们团队内部评估后,认为目前时机尚不成熟,且与我们的核心研究方向有所偏离。暂无法参与,望理解。期待在更合适的领域继续合作。”
他选择了婉拒。在自身状态不稳定、且对秦青鸾更深意图把握不清的情况下,贸然进入高风险的金融领域并非明智之举。维持现状,保持距离,是目前的最优解。
邮件发出后,林逸靠在床头,长长地呼出一口浊气。
这次突如其来的反噬,虽然让他错失良机并倍感狼狈,但也并非全无价值。它像一次强制性的冷静期,让他重新审视了当前的处境和 priorities。
活下去,隐藏好,稳步提升实力,才是压倒一切的根本。
在与各方势力的博弈中,他不能再有任何侥幸心理,必须时刻为自己留好应对“掉链子”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