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两天,贾家屋内的气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令人揪心的高热咳嗽声被一种劫后余生的疲惫与宁静所取代。
小当的高烧在服下那碗“土方子”药汤的当夜就明显减退,到了第二天清晨,额头已只剩下一点正常的温热。她呼吸平稳下来,虽然还带着病后的虚弱,时常昏睡,但脸上那不正常的潮红已然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久违的安宁。偶尔醒来,她还能小声地喊“妈妈”,要水喝。
这近乎奇迹般的好转,让秦淮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守在小当床边,一遍遍摸着孩子的额头,确认那可怕的滚烫真的消失了,眼泪止不住地流,但这不再是绝望的泪水,而是充满感激和后怕的喜泪。
贾张氏也一改往日的刻薄,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老天爷保佑”、“林家老太太这方子真是神了”。她甚至难得地主动收拾了屋子,还煮了一锅稀粥,等着小当醒来能吃一点。
棒梗看着妹妹好转,也松了口气,不再像前几天那样吓得躲在一旁,偶尔还会凑到床边,好奇地看着沉睡的小当。
“淮茹啊,小当这……这是真见好了?”易中海闻讯过来探望,看到小当平稳的睡颜,也是啧啧称奇,“这土方子,还真管用?”
“一大爷,是真的!烧全退了!您摸摸!”秦淮茹拉着易中海的手去碰小当的额头,语气里充满了激动,“多亏了林家老太太这方子,不然……不然我真不知道……”她说着又哽咽起来。
阎埠贵也推着眼镜过来看了,他是文化人,本不信这些土方,但事实摆在眼前,由不得他不信。他捋着并不存在的胡须,感慨道:“民间偏方,有时确实有奇效,不能一概而论。看来林家这位老太太,是个有传承的。”他心里对林家那位神秘的“老师”更加敬畏,觉得这家人果然深不可测,连乡下老太太都有这等本事。
消息很快在院里传开,邻居们都为小当的好转感到高兴,同时也对林家那“神奇的土方子”充满了好奇与议论。林家在这件事中展现出的善意和(在他们看来的)“底蕴”,让人缘本就极好的林家,更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受人尊敬的光环。
没有人会将这奇迹般的康复与林向阳联系起来。他依旧每天上学放学,安静得像一滴水融入了大海。只有他自己知道,在那看似普通的草药包里,隐藏着怎样关键的力量。
就在小当病情稳定下来的那个傍晚,林向阳的意识中,再次响起了系统的提示音。这一次,不再是模糊的“微调”,而是更加清晰和确定的表述:
**【关联个体:贾当(小当)。状态确认:急性肺炎已进入恢复期,生命体征稳定,远期健康影响已大幅降低。】**
**【行为评估:关键药物干预(隐匿方式,规避风险)。效果:显着。】**
**【因果判定:你与贾小当的因果已缔结,其命运轨迹已发生明确偏转。】**
“命运轨迹已发生明确偏转……”
林向阳在心中默默重复着这句话,走到窗边,望向贾家的方向。透过窗户,他似乎能看到那个瘦弱的小女孩,正安稳地睡在母亲的怀抱里,呼吸均匀。
在他的记忆中(来自系统零散的历史资料和原身的模糊印象),这个名叫小当的女孩,似乎在某个类似的冬春之交,因为一场急病,未能熬过去,早早夭折了。那只是历史记录中微不足道的一笔,甚至可能只是无数类似悲剧中无人记得的一例。
但现在,这一切没有发生。
一枚来自系统、混在普通草药中的消炎药,悄无声息地改写了这个原本注定凋零的命运。一个原本可能消失在时光长河中的微小生命,被挽救了回来。
这种亲手改变了一个人命运的感觉,无比真切,也无比沉重。它不同于解决技术难题带来的成就感,那更多是智力上的满足;也不同于改善邻里关系带来的安稳,那更多是环境上的经营。这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生命本身的干预,所带来的是一种混合着欣慰、责任与淡淡惘然的复杂情绪。
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和小当之间,有了一条无形的纽带。他并非期望回报,只是“因果缔结”这个词,让他更深刻地意识到,自己在这个时代留下的每一个脚印,都可能产生远超出预期的回响。
他挽救了一个生命,也为自己本就复杂的因果网络,又增添了一缕新的丝线。
夜色渐深,四合院重归宁静。林向阳收回目光,脸上无喜无悲。他清楚地知道,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即将到来的、更加波澜壮阔也更加艰难的时代里,他或许还会面临更多类似的选择,需要动用他的知识、他的资源、他的先见之明,去守护更多值得守护的东西。
而每一次这样的干预,都将在系统的“因果”记录中,留下清晰的印记。他行走在历史的河流中,不仅是一个过客,更成了一个小心翼翼的修理工,试图弥补一些遗憾,挽回一些损失。
小当的康复,是这漫长修理工生涯中,完成的第一个,微小而意义非凡的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