暮色四合,驴车吱吱呀呀地行走在返回林家屯的土路上。车上的山货已经售卖一空,换成了揣在林大山怀里那实实在在的钞票和硬币,以及一份与城里饭馆签订的稳定供货意向。这趟进城,在明面上可谓收获颇丰。
然而,对于林向阳而言,真正沉甸甸的收获,却并非这些钱财,而是他脑海中不断复盘、梳理的,关于南锣鼓巷95号院的所见所闻。
车厢里很安静,只有青骡规律的蹄声和车轮碾压冻土的声响。林大山因为生意顺利,心情不错,偶尔还会哼上两句不成调的军歌。林向阳则靠在车帮上,闭着眼睛,仿佛在打盹,实则大脑正在高速运转。
贾张氏那毫无底线的撒泼打滚,如同污水横流,让人避之不及。与这种人正面冲突,除了惹一身腥臊,没有任何好处。她的“恶”是明牌,是环境的一部分,如同房间里的一滩秽物,你无法清除,只能绕着走,或者……想办法让别人去踩。
傻柱那混不吝的暴躁和仗义(对特定的人),如同一团不受控制的火焰。利用得好,可以烧掉对手;靠得太近,则容易引火烧身。与他打交道,需要精准把握那个“度”,既要利用他的战斗力,又不能被他那简单的善恶观和冲动脾气所反噬。
许大茂那阴损的挑拨和幸灾乐祸,如同暗处的毒蛇。他不会明着来,却总在关键时刻吐出信子,恶心你一下。对付这种人,要么一击致命,让他再也无法翻身,要么就时刻提防,不给他任何可乘之机。
而易中海……林向阳的思绪在这里停留得最久。这位一大爷,看似公允,实则掌控欲极强。他维持秩序的目的,是为了维护他自身的权威和院子表面的稳定。他的“道德”和“规矩”,是工具,而非信仰。与他周旋,如同在钢丝上跳舞,既要表现出足够的尊重和服从,又不能完全被他那套逻辑束缚住手脚。或许……可以利用他这种“维稳”的心态,来实现自己的某些目的?
最后是秦淮茹。那年轻俊俏却写满疲惫的脸庞,那无奈隐忍又暗藏算计的眼神。这是一个被生活逼到墙角、为了生存可以付出一切的女人。她的行为逻辑核心是“利己”,感情和道德在生存压力面前,都是可以妥协的筹码。与她打交道,利益是唯一的通行证。
将这些形形色色、性格迥异、诉求不同的人塞进一个院子里,日复一日地共同生活……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矛盾集合体。眼前的平静,不过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假象,是易中海凭借个人威望勉强维持的脆弱平衡。
任何外力的直接、粗暴介入,都可能会打破这种平衡,引发不可预知的连锁反应。就像往一个充满沼气的房间里扔进一根火柴,结果很可能是剧烈的爆炸,伤及自身。
直接下场,与贾张氏对骂?与傻柱斗狠?与许大茂斗智?与易中海博弈?与秦淮茹进行利益交换?
不,那太低级,也太危险了。那会让他陷入这个院子的泥潭,与这些角色纠缠不清,最终很可能被同化,或者被消耗殆尽。
他林向阳,拥有超越这个时代几十年的眼界和知识,手握“盛世桃源”系统这个最大的底牌。他的目标,是守护家人,在这个时代好好地活下去,并且尽可能活出精彩,甚至……悄无声息地推动一些微小的、积极的改变。
他不需要成为这个院子里的“一大爷”,也不需要去争夺那些鸡毛蒜皮的蝇头小利。
一个清晰无比、冷静到近乎冷酷的策略,在他心中豁然开朗,最终确立:
**做一个高端的“观察者”与“引导者”。**
他将继续隐藏在幕后,如同一个坐在包厢里的观众,冷静地观察着舞台上的一举一动,分析每个角色的动机、弱点和相互关系。
他不会直接登台表演,但他会在关键时刻,利用自己掌握的信息和资源,如同一个高明的棋手,轻轻投下一颗石子。
这颗石子,可能是一句看似无意流传出去的话,可能是一份恰到好处出现的“工作机会”,可能是一点雪中送炭的“物资”,也可能是一个针对某人弱点的、不经意的“提醒”……
他要做的,就是投下这颗石子,然后退到一旁,静静地看着它在这个名为“四合院”的池塘里,漾开一圈圈涟漪,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推动事态朝着有利于自己、或者至少不损害自己的方向发展。
他看戏,但不完全置身事外。
他引导,但不亲自下场。
他获利,但不沾染因果。
他要确保,这个院子的剧情,不会因为他的出现而滑向更黑暗的深渊(比如某些悲剧的发生),同时,也要借助这个院子的“势”,来为自己和家人的未来,铺平道路。
“高端观察者,隐形引导者……”林向阳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一定位,嘴角勾起一丝若有若无的弧度。
这个定位,既符合他谨慎稳健的行事风格,又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信息和资源的优势,还能避免直接卷入那些令人头疼的纷争。
回程的路,似乎也因为心中策略的明朗而变得轻快起来。
他看了一眼身旁因为今日收获而面带笑容的父亲,心中更加安定。他有系统,有知识,有逐渐成长的家人作为后盾,现在,又有了清晰的行动纲领。
南锣鼓巷95号院,那个充满了人情冷暖、鸡飞狗跳的小小舞台,就让它继续上演它的悲喜剧吧。
而他,这个来自未来的“变量”,将以一种他们永远无法理解的方式,悄然参与其中,并成为那个最终……笑看风云的幕后之人。
命运的齿轮,在他冷静的注视下,将继续转动。但这一次,转动的方式和方向,将不可避免地,带上他林向阳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