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蜇?”
林卫家心里猛地一动。
这玩意儿可是好东西,脆生生的,凉拌了下酒,是这个年代难得的美味。
更重要的是,海蜇这东西不算正经的肉食,管控不严,要是能弄一批回去,无论是给社里职工改善伙食,还是拿来当人情送礼,都是顶好的选择。
他没立刻答应,而是用眼神请示了一下旁边的师傅老刘。
老刘是谁,几十年的老江湖了,一看林卫家这眼神,再一琢磨高副场长那热络又带着点央求的劲儿,心里头立马就明白了七八分。
这姓高的,是想借着他们的手,帮他那个外甥处理点不好拿到明面上卖的私货。
老刘不动声色地,朝林卫家几不可察地点了点头。
林卫家心里有了底,直接笑着对高副场长说道:
“高场长,既然您都开口了,这个忙我们肯定得帮。
您让您外甥直接说个实诚价,我们几个凑凑钱,能买多少算多少,也算是给出差的弟兄们改善改善伙食。”
“哎哟!那可太好了!太好了!”
高副场长大喜过望,他没想到对方这么爽快。
他立马把他外甥叫了过来,当着众人的面说道:
“听见没?给你林兄算最便宜的价!敢耍滑头我扒了你的皮!”
“不敢不敢!”那外甥连连摆手,对着林卫家和老刘,咧开一个淳朴的笑.
“林哥,刘大爷,我也不跟你们绕弯子,这刚上岸的海蜇,两毛钱一斤!你们随便挑!”
两毛钱一斤!这价钱,简直跟白捡一样!
老刘当即回头,对着车队那边喊了一嗓子:“都过来!有好事!”
张爱国、吴小虎,还有那几个司机师傅和公安同志,一听有好事,立马都围了上来。
“刘队,啥好事啊?”
老刘指了指高副场长的外甥,言简意赅:
“新鲜海蜇,两毛一斤,不要票。想给家里带点好东西的,自己掏腰包,机会就这一次。”
话音一落,众人立马来了精神,纷纷从自己贴身的口袋里,掏出了压箱底的“私房钱”。
你三块,我五块,连那两个一向严肃的公安同志,也凑了两块钱出来。
高副场长亲自开着盐场唯一的一辆吉普车,拉着林卫家和老刘,一路颠簸着来到了几里外的渔船码头。
码头不大,停着几艘破旧的小渔船,空气里满是海风的咸腥味。
高副场长的外甥领着他们,来到一艘船前,掀开盖在上面的油布,一股更浓郁的海水气息就扑面而来。
只见船舱里,满满当当地堆放着几十个大筐,筐里装的,正是刚从海里捞上来的新鲜海蜇。
那海蜇,个个都像个小伞包,晶莹剔透,在阳光下泛着淡蓝色的光泽,看着就喜人。
“怎么样,两位同志?这货,新鲜吧?”外甥一脸的自豪。
“不错,是好货。”老刘点了点头。
他转头对林卫家说:“卫家,你眼力好,你来挑。”
林卫家也不客气,跳上船,专挑那些个头大、肉头厚、颜色透亮的挑。
众人凑的三十多块钱,很快就买下来两大筐,将近三百斤的新鲜海蜇。
可船舱里,还剩下足足十几筐。
那场长外甥看着剩下的海蜇,脸上又露出了愁容,这么多好东西,要是砸在手里烂了,那可就亏大了。
林卫家看着那堆积如山的海蜇,心里飞快地盘算着。
他把老刘拉到一边,压低声音说道:“师傅,你看这海蜇,品质是真的好。
咱们县里副食品商店货架都空了,职工们几个月没见过荤腥,要是能把这批货都弄回去,不光是给社里解决了大问题,更是咱们采购科的大功一件啊!”
老刘心里何尝不是这么想的,只是他更稳重,顾虑也多:
“东西是好东西,可钱呢?咱们带来的采购款是专款专用,一个萝卜一个坑,动不了。”
“师傅,钱的事,我有办法!”林卫家眼神里闪着精光.
“咱们这次出来,社里批的采购款,除了盐款,不是还有一笔备用金吗?就是怕路上出意外用的。
咱们先从备用金里挪一部分出来垫上,只要东西拉回去了,主任还能不认账?”
老刘看着眼前这个胆大心细的徒弟,那双总是半眯着的老眼里,闪过一丝赞许。
“行!你小子有魄力!”他一拍大腿。
“就按你说的办!天塌下来,师傅给你顶着!”
师徒俩商量妥当,林卫家便找到了高副场长和他那愁眉苦脸的外甥。
“高场长,商量个事儿。”林卫家笑着说道。
“你外甥船上剩下的这些海蜇,我们供销社全要了!还是按两毛钱一斤的价,你看行不行?”
“啥?!全要了?!”高副场长和他外甥都愣住了,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那剩下的,少说也有一千多斤!
“当然!”林卫家点了点头。
“价钱还是两毛一斤,一分都不能多。”
“行!行!当然行!”高副场长拍板。
事情就这么定了下来。
剩下的十几筐海蜇,一过秤,足足有一千八百斤!总价三百六十块。
林卫家当场从那个帆布包里,数出三百六十块钱。
东西买到手,新的问题又来了。
“高场长,这么多海蜇,我们那四个桶可装不下。您看场子里,还有没有闲置的大缸或者木桶?”
“有!有!这都不是事儿!”高副场长现在是有求必应,立马就带着他们回了盐场,又从仓库里找出来十几个半人高的大瓦缸。
众人七手八脚,从盐仓里铲来粗盐,又从井里打来清水,很快就兑好了十几缸高浓度的盐水。
林卫家也跟着帮忙,他趁着别人不注意,悄悄地往每个缸里,都滴了几滴稀释过的灵泉水。
然后,他们才把那一千八百斤海蜇,全部分装进了瓦缸里,用盐水浸泡起来。
做完这一切,天色已经擦黑了。
十几个装满了海蜇的大瓦缸,被小心翼翼地抬上了卡车,牢牢地固定在车厢里,上面又盖上了厚厚的帆布。
车队,终于要踏上归途了。
高副场长和盐场的工人们,一直把他们送到了盐场大门口。
“刘队!小林同志!一路顺风!”
“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