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卫家从大姑家回来的第二天,天气就变得异常闷热起来。
头顶上的太阳,像个大火球,火辣辣地炙烤着大地。
空气中没有一丝风,柳树屯村头那棵老柳树的叶子,都蔫头耷脑地卷着边,一动不动。
田地里,刚长起来没多久的玉米苗和红薯藤,叶片都被晒得有些发白,无精打采地趴在干裂的土地上。
连续一个多月的干旱,已经让村里的气氛变得越来越压抑。
社员们脸上的笑容少了,眉头却越锁越紧,就连平日里最爱在村头大槐树下纳凉说闲话的婆姨们,这几天也没了动静,都躲在家里,节省着那点力气。
这天下午,林卫家正坐在院子里,帮着嫂子李红霞给一小筐前几天“拾漏”捡回来的黄豆挑拣杂物。
“这天,真是要把人给烤干了。”李红霞一边挑着豆子,一边用衣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忍不住抱怨道.
“再不下雨,地里的苗子怕是都要旱死了。”
林卫家抬头看了看天,天空一片灰白,连一丝云彩都看不到,他心里也有些焦急。
正说着,院门外传来一阵嘈杂的争吵声,声音又尖又高,隔着老远都能听见。
“咋回事?谁家吵架了?”李红霞停下手里的活,好奇地竖起了耳朵。
没过一会儿,就看见小妹林卫红和小弟林卫民,还有大哥家的铁蛋和妞妞,四个孩子像一群受惊的小鸡,连滚带爬地从外面跑了回来。
“娘!奶奶!”林卫红跑得最快,一进院子就扑进了王秀英怀里,脸上还带着几分惊吓,“井……井边打起来了!”
原来,因为天旱,村里那口老井的水位一天比一天低,出水也越来越慢。
刚才,轮到李家婶子打水,她嫌前面张家大娘多打了一小桶水,两人就为这事吵了起来,说着说着就动了手。
“唉,这叫什么事啊。”王秀英听完,长长地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
水是命根子,为了一担水都能打起来,这日子,是越来越难了。
林建国和林卫东他们也从屋里走了出来,听说了这事,都是一脸的凝重。
林卫家看着家里的那口大水缸,里面的水也已经下去了一大半。他心里一动,对林建国说道:
“爹,我记得村东头的小树林里,不是有口老废井吗?我去那边瞅瞅,说不定里头还有水。”
“那井都荒了多少年了,哪还有水。”林建国摇了摇头。
“去看看总没坏处。”林卫家坚持道,“闲着也是闲着。”
见他坚持,林建国也没再多说。林卫家便提了两个木桶,拿了根扁担,一个人出了门。
他到井台边的时候,吵架的人已经被闻讯赶来的大队长林振邦给喝止住了。
但井台周围,还是围了一圈社员,大家七嘴八舌,议论纷纷,脸上都带着一种麻木和对未来的焦虑。
林振邦被吵得一个头两个大,他扯着嗓子喊道:“都别嚎了!像什么样子!不就是一担水吗?至于动手吗?都给我回家去!”
他看了一眼那深不见底的水井,也是一脸的无奈。他是大队长,管得了人,可管不了天。
林卫家没有往前凑,他转身朝着村东头那片小树林走去。
那口废井果然如父亲所说,几乎快被杂草给淹没了。
林卫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清理出井口。他把石头扔下去,等了半天,才听到“噗通”一声沉闷有力的回响。
——下面真的还有水!而且听声音,水很深!
他心中一喜,赶紧把木桶拴上绳子放了下去。木桶沉甸甸地坠下去,过了好一会儿才传来落水声,很快满满一桶水就被提了上来。
打上来的第一桶水有些浑浊,带着一股土腥味,他没有在意,把水泼在一旁,又把桶放了下去。
第二桶,第三桶……一连打了五六桶水泼掉之后,再打上来的水,就已经变得清澈透亮,入手冰凉刺骨!
更让他惊喜的是,这口井的出水量极大,似乎完全不受旱情的影响。
林卫家知道,这口井能救整个柳树屯的急。
他没有声张,只是挑着两桶清澈的井水,快步往家走。
但他没有直接回家,而是先绕到了村西头的地头。
此时,大队长林振邦正和几个小队长蹲在地埂子上,就着旱烟,一脸愁容地商量着怎么应对眼下的旱情。
“振邦叔!”林卫家隔着老远就喊了一声。
“是卫家啊,啥事?”林振邦抬起头。
“振邦叔,您快来看!”林卫家把扁担放下,指着桶里的水,脸上带着几分刻意装出来的兴奋,“有水了!我找到水了!”
“啥?”林振邦和那几个小队长都愣住了,纷纷站起身围了过来。
“水?哪来的水?还这么清亮?”一个队长伸手到桶里试了试,那冰凉的触感让他精神一振。
“就在村东头那口老废井里!”林卫家说得有鼻子有眼。
“我刚才看村里井边吵得厉害,就寻思着去那口老井瞅瞅。没想到,那井看着荒了,底下却跟有泉眼似的,水多得很!我一连打了好几桶泼掉,后面的水就越来越清,您看!”
“真的假的?”林振邦半信半疑,但看着那两桶实实在在的清水,他又不得不信。
“走!都跟我去看看!”他当机立断,把烟袋锅往腰里一别,带着几个队长,跟着林卫家就往那口废井跑去。
到了地方,看到那口被清理干净、井口还冒着丝丝凉气的老井,几个庄稼汉的眼睛都直了。
林振邦亲自上手,摇着辘轳,满满一桶清澈的井水很快就被提了上来。
他舀起一捧尝了尝,虽然还有点土腥味,但那股子甘冽清凉,让他那颗焦躁的心瞬间就安稳了下来。
“好!好啊!”他一连说了两个“好”字,一拍大腿,咧着嘴就乐了。
“真是老天爷开眼!老天爷开眼了!”
这个消息,像一阵携风带雨的甘霖,瞬间传遍了整个柳树屯。
“听说了没?村东头那口老废井,出水了!”
“是建国家那个读书的娃子,卫家找到的!”
“水多得很,跟泉眼似的,用不完!”
一时间,整个村子都沸腾了。
刚才还在为一担水打得头破血流的社员们,此刻都扛着扁担提着桶,脸上带着难以置信的喜悦,浩浩荡荡地朝着村东头涌去。
林振邦当场就做了安排,让两个年轻力壮的小伙子守在井边,负责维持秩序,保证每家每户都能打上水。
井台边,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但再也没有了争吵。
人们的脸上,都洋溢着久违的笑容和希望,那“吱呀、吱呀”的辘轳声,仿佛成了这个下午,整个柳树屯最动听的音乐。
林卫家没有留在那里享受众人的夸赞,他只是悄悄地挑着自己的两桶水回了家。
“好小子!你可给咱柳树屯立了大功了!”林建国站在院门口,看着儿子,那张一向严肃的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骄傲。
王秀英更是拉着他的手,怎么看怎么喜欢:“我就说,咱家卫家就是个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