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晨继续刷起了下一个短视频,
于此同时,各朝各代的古人纷纷看着天幕之中的视频。
【他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东汉末年,
丞相府邸内一片静谧。
曹操负手而立,他的目光凝视着天幕之中的视频,仿佛能透过那片光幕看到另一个世界。
“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此人究竟是谁?”
曹操喃喃自语道,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
作为一个文人志士,曹操对文学有着深厚的造诣,他不禁好奇这位能有如此才华的人究竟是谁。
一旁的曹植也同样被吸引住了,他拧起眉头,脸上露出思索的神色,但很快又被一抹笑意所取代。
“袖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这位文人雅士究竟是谁?
吾倒是从未听说过大唐的文人。”
曹植轻声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好奇和期待。
他心想,这位神秘的文人是否也能如自己一般,写出动人心弦的诗篇呢?
曹植的脑海中开始浮现出自己的作品,尤其是那篇着名的《洛神赋》。
他不禁想知道,后世的人们是否知晓这篇佳作,他们看了之后又会有怎样的反应呢?
在大唐位面,
李世民端坐在龙椅之上,目光凝视着天幕之中正在播放的视频。
突然间,他像是看到了什么极为有趣的事情一般,发出了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
这笑声在空旷的宫殿中回荡,引得周围的侍从们都不禁侧目。
然而,李世民却并未在意他人的目光,他的注意力完全被天幕中的视频所吸引。
只见视频中,一个身影站在一片繁华的街市之中,衣袖一挥,口中吟出一句诗来。
那诗句如同一道清泉,流淌过人们的心田,让人不禁为之陶醉。
“袖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李世民喃喃自语道,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和好奇,
“此人究竟是大唐的哪位诗人呢?”
他暗自思忖着,能够有如此文学造诣,随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的诗人,此人定然才华横溢,出口成章。
在大明位面的洪武年间,
人们对于唐朝这个诗歌繁盛的时代充满了向往和赞誉。
那个时代,诗人如繁星般闪耀,从初唐四杰到李白、杜甫,无一不是杰出的诗人。
初唐四杰以其独特的文风为唐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他们的作品展现了初唐时期的文学风貌。
而李白和杜甫,则是唐代诗歌的巅峰代表。
李白,他的诗词犹如天籁之音,句句精品,令人陶醉其中。
他的诗作豪放奔放,意境深远,仿佛能将人带入一个奇幻的世界。
他的诗歌中常常流露出对自由、对理想的追求,以及对人生的豁达态度。
杜甫,他的诗词则更注重写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的现实和人民的疾苦。
他的作品充满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展现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伟大的情怀。
人们猜测,那个能够出口便是半个盛唐的人,必定是李白无疑。
他的诗词才华横溢,如同一股清泉,源源不断地流淌在人们的心田。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为酒,地为樽。痛饮山河醉乾坤,他五岁颂六甲,十岁观百家。
十五岁剑动巴山夜雨,三十岁仗剑出三峡。自此,一袭白袍便斩开了这盛唐气象。
李白此生非墨客,乃是人间最飒沓的流星,十步杀一人的侠气藏于笔锋。
金樽对月的豪情泻作银河。】
【这便是他神仙太白之风骨,金銮殿上,贵妃给研墨,高力士脱靴。】
【他是千古留名的诗仙,也是出了名的酒鬼。还是诗圣杜甫的偶像,他袖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世人只知道李白是个惊才绝艳的诗人,却不知他自有他的政治抱负】
【他散发着独特的气质,那是与大唐最契合的气质。他似乎就是那个手可摘星辰的天上人。
李白的性格恰好承接了盛唐的两面,烂漫与进取。
42岁的李白迎来了转折,一份来自当朝皇帝的诏书,让他再次来到长安。】
在魏晋时期,
许都府邸的一间屋子里,曹植正全神贯注地盯着天幕上播放的视频。
视频中的画面展示了一位名叫李白的诗人,他身着一袭白衣,风度翩翩,袖口轻轻一挥,便仿佛吐出了半个盛唐。
曹植不禁惊叹道:
“这谪仙人,袖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他的诗词究竟写了些什么呢?为何会被后世如此推崇,甚至被称为谪仙人呢?”
站在一旁的王粲,身穿一袭青色衣裳,手扶着栏杆,同样被天幕中的视频所吸引。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诧异,转头对曹植说道:
“子建兄,你可是才高八斗啊!但这李白竟然被誉为谪仙人?
他能手可摘星辰,宛如天上之人,究竟是怎样的才华和魅力,让他得到如此高的评价呢?”
陈琳站在原地,双眼紧紧地盯着天幕之中正在播放的视频,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吸引住了一般。
她的心中涌起一股强烈的好奇心,对于视频中的那个名叫李白的人充满了兴趣。
尤其是当她听到“贵妃研墨,高力士拖靴”这句话时,更是对这个李白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好狂啊!”
陈琳不禁感叹道,
“竟然敢让贵妃为他研磨,高力士为他拖靴,这得有多大的胆子和才华啊!”
她越想越觉得这个李白不简单,心中暗自思忖:
“我倒是很想看看他写的诗词到底有多好,能让他如此狂妄自大。”
陈琳的目光依然停留在天幕之上,似乎想要透过那薄薄的屏幕,一窥李白的风采和他笔下的诗词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