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密码破译,图穷匕见
张贲的动作极快,重赏之下,不过两日,便从西市一个专营古籍修补、兼通各种杂学的老儒生那里,得到了突破。那老儒生辨认出,碎纸上的符号,是一种流传于前朝秘牒、结合了道家符箓与军中暗码的混合体系,虽复杂,却并非无迹可寻。
又耗费了一日一夜,在老儒生与几名银枢司精于算学的吏员共同努力下,那几张碎纸上的密码被成功破译!
当译写出的文字呈送到林薇案头时,纵然她早有心理准备,也不禁倒吸一口凉气。
破译出的内容,并非完整的书信,而是几段零散却至关重要的记录:
——“丙三号仓,存新粮五千石,标记‘霉变’,待转运。”
——“腊月初七,漕船‘顺风号’,空船离京,载‘丙字箱’二十,目的地:扬州。”
——“‘贵人’令,江南米价,需再涨三成。”
——“朔方事若不利,则启动‘乙计划’,断漕运,乱江南!”
“丙三号仓”!这与之前在河南查获的碎纸片上指向朔方的代号“丙三”吻合!原来“丙三”并非指人,而是指一个隐藏在漕运系统中的秘密仓库编号!这个仓库,竟然在用“霉变”标记,暗中囤积新粮!
“顺风号”空船离京,却载着神秘的“丙字箱”南下扬州?箱中是何物?
而最令人心惊肉跳的,是最后两条!“贵人”明确指令抬高江南米价!以及,那个可怕的“乙计划”——若朔方兵变失败,就切断漕运,扰乱江南!
江南,帝国的财赋重地,漕运,维系南北的经济命脉!若江南乱,漕运断,刚刚经历朔方之变的大唐,将面临怎样的动荡?这简直是要动摇国本!
所有的线索,在这一刻,终于串联成了一幅清晰而恐怖的图景!
赵元楷!他的目标,从来就不仅仅是扳倒林薇和李瑾,他甚至不满足于在朝堂争权!他所图谋的,是趁着皇帝年老、朝局未稳、边疆初定之际,通过制造一场巨大的经济与民生危机,彻底搞乱帝国,然后……浑水摸鱼,实现其不可告人的野心!
朔方兵变是明刀,而这“乙计划”,才是他真正的杀手锏!
“好一个赵元楷!好毒的计策!”林薇拿着译稿的手,因愤怒而微微颤抖。她终于明白,为何王德贵会提到“江南”、“漕粮”、“变天”,那是因为他或多或少知晓了这个足以颠覆王朝的可怕计划!
“必须立刻禀报陛下!”李瑾看过译稿后,亦是骇然失色。此事关乎帝国存亡,已远非党争所能涵盖。
“不,殿下,再等等!”林薇却异常冷静地阻止了他。
“为何?此事刻不容缓!”
“证据呢?”林薇指着那几张译稿,“仅凭这几张破译的密码纸,以及我们的推测,陛下会完全相信吗?赵元楷完全可以矢口否认,反诬我们构陷。届时,打草惊蛇,他若提前启动‘乙计划’,后果不堪设想!”
她深吸一口气,眼中闪烁着决绝的光芒:“我们现在有了方向,知道了他的核心阴谋是扰乱江南、切断漕运。当务之急,不是去陛下面前指控,而是要在他发动之前,先发制人,破掉他的局!”
“如何破局?”李瑾急切地问。
“他欲乱江南,必先操控米价,而操控米价,需要巨量资本和囤积的粮食。他欲断漕运,必在关键节点制造事端。”林薇的大脑飞速运转,前世金融战场上与空头搏杀的经验,与今生执掌银枢司的权柄,在此刻完美融合。
“我们要做的,是双管齐下!”
“第一,立刻以银枢司的名义,密令江南各州府的常平仓,暗中加大粮食储备,同时,动用我们在江南商界的合作力量,秘密筹集资金,准备在他哄抬米价时,以官民结合的方式,强力平抑市场!绝不能让米价失控引发民乱!”
“第二,通知我们在漕运系统内的所有眼线,严密监控所有漕船,特别是空船南下或形迹可疑的船只!重点排查扬州等枢纽港口!同时,让我们的人,想办法混入赵元楷控制的那些江淮商号,摸清他们的仓库位置和‘丙字箱’的秘密!”
“第三,”林薇目光锐利地看向李瑾,“殿下,您需立刻以天下兵马大元帅之名,行文沿漕各镇驻军,以‘演练’或‘剿匪’为名,向几个关键漕运隘口秘密增兵,一旦发现有人试图破坏漕运或制造骚乱,立即以雷霆手段镇压,不必请示!”
这一连串的命令,清晰、果断、狠辣,直指赵元楷阴谋的核心。李瑾听得心潮澎湃,他重重一拍案几:“好!就依你所言!本王这就去安排兵力调动!”
**\\* \\* \\***
就在林薇与李瑾紧锣密鼓地部署反击之时,赵元楷也并未闲着。
他安插在银枢司和秦王府的眼线,虽然无法得知密码破译的具体内容,却也传回了林薇大肆调查江淮商号、以及李瑾秘密调动沿漕驻军的消息。
中书侍郎府书房内,赵元楷捻须冷笑:“果然嗅到味道了……可惜,已经晚了。”
他铺开一张江南舆图,手指点在扬州的位置:“林薇啊林薇,你纵有通天之能,又岂知老夫在江南布局多年,根深蒂固?你想平抑米价?老夫倒要看看,你银枢司那点家底,能撑得住几时?你想保住漕运?呵呵,千里漕河,处处皆可起火,你防得住哪里?”
他提起笔,在一张小小的纸条上,只写了两个字:
“动手。”
然后将其塞入一个细小的竹管,交由心腹:“用最快的信鸽,送往扬州。”
信鸽扑棱着翅膀,消失在长安的夜空,带着一道催命的符咒,飞向帝国的东南。
赵元楷走到窗边,望着皇城方向,眼中是毫不掩饰的野心与冰寒。
“陛下,您老了……这大唐的江山,该换一种气象了。而这搅动风云的第一阵惊雷,就从江南开始吧!”
他仿佛已经看到,不日之后,江南米价飞涨,饥民遍地,漕运断绝,恐慌如同瘟疫般蔓延至长安……届时,纵使皇帝不信,朝野上下也会将这一切归咎于林薇新政扰民、李瑾调兵不慎!而他,这位“忠直”的中书侍郎,则将顺势而出,挽狂澜于既倒……不,是顺势而上,执掌乾坤!
图穷匕见,真正的决战,已在无声中,于千里之外的江南,悄然拉开了序幕。而长安城内的林薇与李瑾,能否赶在帝国经济命脉被斩断之前,破解这致命的一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