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光如絮,轻拂过那厚重如绒布的尘埃。积攒了不知多少岁月的能量尘埃簌簌落下,露出了下方那古老解析舱操作面板的真容。金属面板呈现出一种暗哑的青铜色泽,上面镌刻着并非归墟系统制式的、更加繁复而古老的纹路,中央那个由星辰、齿轮与断裂长剑构成的徽记,在尘埃散去后,显得愈发清晰而神秘,仿佛承载着一段被遗忘的抗争史诗。
操作面板上大部分按钮和指示灯都已黯淡,唯有一块位于中央的、巴掌大小的圆形感应区,还残留着一丝极其微弱的能量荧光。就是这里!林羽能感觉到,那丝精纯的能量波动与熟悉的法则韵律,正是从这感应区下方,从那封闭的解析舱内部渗透出来的!
如何开启?强行突破?以他此刻虚弱的状态,且不说能否撼动这看似古朴却结构坚固的舱体,单是可能引发的能量反噬或系统警报,就是他无法承受的。
他的灵光贴近那圆形感应区,仔细“感受”着。这不是简单的能量锁或密码验证,其内部结构蕴含着一种独特的法则认证机制,似乎需要特定的“灵魂频率”或“道韵共鸣”才能触发。
“特定的共鸣……” 林羽心中一动。他回想起之前感知到的那丝与太初剑元的共鸣。难道,这个实验室,这个解析舱,与“太初”之道有所关联?或者说,它与那些对抗归墟系统的“秩序”力量同源?
他尝试着,将自身那微弱却纯粹的大初本源灵光,小心翼翼地调整到最自然、最本源的状态,不再带有任何“林羽”的个人印记,仅仅是那源自《太初剑源经》的、包容生灭、衍化万物的核心道韵。他将这缕道韵,如同轻柔的呼吸般,缓缓注入那圆形感应区。
起初,毫无反应。就在林羽以为方法错误,心生失望之际——
嗡……
一声轻微得几乎无法察觉的嗡鸣,自解析舱深处传来。那圆形感应区上的微弱荧光,如同被注入生命的火星,骤然亮了起来!光芒并非归墟系统常见的冰冷色调,而是一种温暖的、带着些许混沌意境的乳白色光华!
紧接着,一连串细小而古老的符文,并非系统代码,而是某种更接近大道本源的法则纹路,在感应区上依次亮起、流转,仿佛在确认着来访者的“资格”。
【检测到……契合度87.3%的……源初道韵……】 【身份验证……非系统注册单位……数据库无匹配记录……】 【根据……‘守望者协议’最终条款……授权临时访问权限……】 【警告:能源储备低于维持阈值5%……核心功能模块离线……仅开放基础信息库及……‘法则织构’初级模拟功能……】
断断续续的、带着某种古老电子合成质感、却又不同于归墟系统冰冷语调的声音,直接回荡在林羽的灵光感知中。这声音充满了岁月的沧桑与一种深深的疲惫,但其中蕴含的意志,却与归墟系统的绝对秩序截然不同,更像是一位坚守到最后的老兵。
“守望者协议?” 林羽心中震动。这果然是与归墟系统敌对势力的遗留物!
随着权限的临时授予,那厚重的解析舱舱门,并未完全开启,而是在舱体侧面,无声地滑开了一道仅容灵光通过的细小缝隙。更加精纯、更加浓郁的能量气息,以及那股让他灵魂舒坦的法则韵律,从缝隙中涌出!
林羽毫不犹豫,灵光一闪,便钻入了解析舱内部。
内部空间并不大,更像是一个精密的操作核心单元。大部分区域都黯淡无光,唯有中央一个悬浮的、由无数细微光丝缠绕构成的“茧”状结构,还在散发着稳定的乳白色光芒。那精纯的能量和法则韵律,正是源自这个“光茧”!
而在“光茧”的下方,是一个类似控制台的界面,上面浮现出一些残破的信息流和可供交互的选项:
【设施日志(残片)】:
· 纪元……无法识别……‘断剑’科研船,‘织构’项目第七实验室……
· 遭遇……归墟净化舰队……最终指令:沉没自身,隐藏核心……
· ‘源初之茧’状态:稳定,能量输出持续衰减……等待……契合者……
· 警告:检测到归墟系统同化进程……抵抗中……
【可用功能】:
1. 基础信息库访问(残缺):包含部分关于“法则织构”理论、归墟系统底层架构分析(旧版本)、以及“断剑”文明简史(加密)等信息。
2. ‘源初之茧’能量链接(低功率):可汲取“源初之茧”残存能量,用于恢复与滋养。警告:过度汲取将导致‘茧’提前消散。
3. ‘法则织构’初级模拟环境(限时体验):可进入模拟环境,初步体验“法则织构”能力。
林羽的灵光剧烈地波动起来。希望!这才是真正的希望!不仅有可能恢复力量,更能获得对抗乃至利用归墟系统的关键知识与能力——“法则织构”!
他首先尝试与“源初之茧”建立能量链接。当他的灵光触碰到那温暖的光茧时,一股精纯至极、温和而充满生机的能量,如同母亲的乳汁般,缓缓流入他干涸的灵光之中。这股能量与创世余晖的狂暴混沌截然不同,它更加有序,更加贴近生命与创造的本源,与他的太初之道无比契合!
他的太初本源灵光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变得凝实、饱满,之前强行施展剑瞳和制造信标带来的损耗被迅速弥补,甚至连那道基深处最顽固的裂痕,都在这种充满生机的能量滋养下,开始了缓慢而有效的愈合!一种久违的、力量充盈的感觉,重新回到了他的意识中。
但他谨记警告,没有贪婪汲取,在感觉灵光恢复到大半,并且变得更加精纯后,便主动断开了链接。那“源初之茧”的光芒似乎黯淡了一丝,让他心中微感歉意与感激。
力量初步恢复,他立刻将注意力转向了那两个知识性的功能。
他首先浏览了基础信息库。尽管信息残缺,但带给他的震撼无以复加。
“法则织构”,并非简单的操控或利用法则,而是如同编织者面对丝线,以自身意志与理解为核心,直接对构成世界的基础法则进行编辑、重组、创造!这是凌驾于寻常修行者理解范畴的、近乎造物主层面的能力!“断剑”文明,似乎就是一个致力于研究并掌握这种能力的古老文明,他们将其视为对抗一切“终极终结”(包括归墟)的最终武器。
而归墟系统的底层架构分析(虽然是旧版本),也让他对这片绝望之地的理解更加深刻。归墟并非无懈可击,它的“绝对秩序”本身也是一种法则结构,同样可以被“织构”影响,只不过需要更高的权限和更深的理解。信息库中还提到了几个疑似系统后门或未被完全同化的“野区”坐标,虽然年代久远,可能已经失效,但仍是宝贵的信息。
最后,带着无比的期待与一丝紧张,林羽选择了进入 ‘法则织构’初级模拟环境。
刹那间,他的意识被抽离,投入了一个纯白的、无边无际的空间。这里没有任何物质,只有无数流淌的、色彩各异的基础法则丝线。它们代表着空间、时间、能量、物质、因果……等等构成现实的一切基本要素。
【模拟环境启动。当前权限:初级。可操作法则丝线类型:3种(空间-基础结构、能量-低熵流动、物质-惰性形态)。请尝试进行基础织构。】
引导信息浮现。林羽尝试用意念去触碰一根代表“空间-基础结构”的银色丝线。丝线在他“手中”如同拥有弹性般微微颤动。他回忆着信息库中的理论,集中意志,试图将这根丝线弯曲,形成一个微小的“褶皱”。
起初极其困难,法则丝线沉重而坚韧,抗拒着任何外力的改变。但他没有放弃,将太初衍化之道的意境融入意志之中,不是强行扭曲,而是去“理解”它弯曲的“可能性”,去“引导”它走向另一个稳定的形态。
渐渐地,那根银色丝线开始顺从地弯曲,形成了一个完美的弧形。紧接着,他尝试引入一根代表“能量-低熵流动”的蓝色丝线,将其嵌入银色弧形的中心,试图构建一个最简单的、能够短暂维持的能量回路。
失败!能量丝线刚一嵌入,就因结构不稳定而崩溃,连带空间褶皱也一同消散。
一次,两次,十次……在模拟环境中,他没有能量消耗的顾虑,可以无限次地尝试。他失败了无数次,但每一次失败,都让他对法则丝线的“习性”有了更深的理解。太初之道的包容与衍化特性,在此刻发挥了巨大作用,让他能更快地适应不同法则的特性,找到它们之间和谐的“共鸣点”。
不知尝试了多久,当他再次将蓝色能量丝线以一种特定的螺旋轨迹,嵌入一个经过精密计算的空间褶皱时——
嗡!
一个微小的、稳定的、散发着柔和白光的简易能量节点,在纯白空间中成功凝聚!它自行吸收着模拟环境中游离的能量,维持着自身的存在!
【基础织构成功!完成度:12%。评价:合格。对法则亲和度:优异。授予‘法则织构者(见习)’称号。模拟环境即将关闭。】
成功了!尽管只是一个最简单不过的能量节点,但其意义非凡!这证明了他拥有“织构”法则的潜力!
意识回归解析舱,林羽的灵光散发着前所未有的自信光芒。他不仅恢复了力量,更重要的是,他找到了一条全新的、足以颠覆归墟规则的道路!
他再次看向那“源初之茧”和控制台,目光落在了那条关于“归墟系统同化进程”的警告上。一个更加庞大、更加惊人的计划,开始在他心中酝酿。
他不仅要自己掌握“织构”之力,或许……还能利用这实验室的残留权限和“源初之茧”的能量,尝试对逻辑核心上那道属于他的裂痕,进行一次真正的、基于“法则织构”的……修复与强化?不是按照系统的规则,而是按照他太初之道的规则,将那裂痕,改造成为一个属于他的、更加稳固的后门甚至前进基地!
而就在他沉浸于这宏伟构想之时,解析舱外,那片废弃实验室的虚空中,一丝极其隐晦的、带着审视意味的波动,如同潜行的毒蛇,悄然掠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