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驾照后的某个周末午后,阳光和煦,傅雨霏提议去市中心新开的一处文创街区走走,美其名曰“感受都市脉搏”,实则想带叶尘多接触些不同的环境。叶尘对此无可无不可,便随她一同前往。
街区由老厂房改造而成,红砖墙与现代玻璃幕墙交错,咖啡馆、书店、手作工坊林立,充满了艺术气息与年轻活力。人流如织,笑语喧哗,与叶尘平日所处的清静环境截然不同。他走在傅雨霏身侧,目光平静地掠过那些充满设计感的橱窗和熙攘的人群,虽不排斥,却也始终保持着一种若有若无的疏离感。
傅雨霏倒是兴致颇高,偶尔在某家小店前驻足,拿起一件精巧的摆件看看,或是点评几句橱窗里的设计。她今日穿着也休闲了许多,米色针织衫搭配牛仔裤,少了平日的凌厉,多了几分难得的柔和。叶尘跟在她身后,看着她与店主交谈时侧脸浅笑的模样,眼神温和。
就在他们经过一个小型广场时,前方突然传来一阵骚动和惊呼。人群迅速向某处聚集,堵塞了通道。
“怎么了?”傅雨霏踮起脚尖望去,只见人群围成的圈子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倒在地上,面色青紫,双目紧闭,已然失去意识。旁边一位老妇人跪坐在地,惊慌失措地哭喊着老人的名字,双手颤抖着不知该往哪里放。
“哎呀!有人晕倒了!”
“快打120!”
“有没有医生啊?”
围观者七嘴八舌,有人掏出手机呼叫救护车,但更多人只是围着,脸上带着惊恐与无措,无人敢上前触碰老人。这种都市中常见的“旁观者效应”在此刻显露无疑,谁都怕惹上麻烦。
就在这片混乱之中,叶尘原本平静的眼神骤然一凝。他没有丝毫犹豫,甚至没有和傅雨霏交换一个眼神,便拨开人群,快步走了过去。
“让一让,保持通风。”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异的、令人信服的穿透力,瞬间压过了现场的嘈杂。围观的众人不由自主地为他让开了一条通道。
傅雨霏的心一下子提了起来,紧随其后。她看到叶尘在老人身边蹲下,动作迅捷却不失沉稳。
他没有立刻去扶动老人,而是先快速检查了老人的瞳孔反应和口腔是否有异物,确保呼吸道畅通。然后,他伸出三根手指,精准地搭在了老人颈侧的动脉上,凝神细察。他的眉头微微蹙起,神情专注得如同在解读最复杂的脉象。
跪在一旁的老妇人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带着哭腔语无伦次地说:“他……他刚才就说胸口闷……没走几步就……”
叶尘抬起手,示意老妇人稍安,目光却片刻未离老人。他仔细观察着老人的面色、唇色,以及那细微的、不自然的肢体蜷缩。
“是急性心痹(心肌梗死)前兆。”他沉声做出了判断,语气笃定,不容置疑。这句话如同定海神针,让慌乱的老妇人和其他围观者瞬间安静了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这个气质独特的年轻人身上。
“你……你是医生吗?”有人忍不住问道。
叶尘没有回答,此刻他的全部心神都系于眼前的生命。他知道,在救护车到来之前的每一秒都至关重要。他需要立刻采取措施,为老人争取宝贵的生机。
他抬起头,目光扫过人群,最后落在紧跟过来的傅雨霏脸上,眼神交汇的瞬间,带着无需言明的信任与托付。傅雨霏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深吸一口气,稳住心神,开始协助维持秩序,确保救援空间。
闹市的喧嚣仿佛在这一刻被隔绝开来,以叶尘和昏迷老人为中心,形成了一个充满紧张与期待的小小世界。叶尘沉着冷静的身影,在惊慌失措的人群中,如同定海神针,即将施展他起死回生的医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