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玉瓶中的“雪魄梅魂”,被梁婉清视若珍宝,妥帖收藏于寝殿妆奁深处。唯有在夜深人静或心绪难平之时,她才会悄然取出,拔开软木塞,于鼻尖轻晃,让那清冷幽远的梅香混合着冰雪般凛冽的气息萦绕周身。这独特的香气,不仅慰藉着她的深宫寂寥,更仿佛一道无形的屏障,提醒着她远在宫墙之外那份沉甸甸的牵挂与誓言。她待人接物愈发沉稳得体,在皇后面前尽显孝心,与宫中姐妹和睦相处,言行举止无可挑剔。然而,那偶尔掠过眼底的柔光,以及身上那股与宫中常用浓郁香饼、香囊截然不同的、若有若无的清雅气息,终究还是引起了一些有心人的注意。
这日,皇后于坤宁宫设小宴,几位高位妃嫔与公主皆在座。席间言笑晏晏,一派和谐。忽地,素来以品香闻名的德妃轻嗅了一下,含笑望向坐在下首的梁婉清,语气温和却带着探究:“四公主近日用的可是什么新奇香品?这气息清冽不凡,似寒梅初绽,又带雪后松针的冷香,闻之令人神清气爽,倒与我们平日所用大不相同。”
此言一出,席间目光纷纷投向梁婉清。贤妃亦接口笑道:“可不是么,婉儿这香气确是别致,清而不淡,幽而持久,莫非是内府新制的香露?”
面对众人探询的目光,梁婉清心念电转,放下银箸,从容欠身,唇角含着一抹恰到好处的浅笑:“德娘娘、贤娘娘过奖了。儿臣前些时日偶翻旧籍,见前朝宫中秘录有载,以冬日初雪浸润之梅花,合以松针、冰片等物,慢火烘制,再以特殊之法凝露,可得清气凝神之效。儿臣一时兴起,便让宫人试着制了些许,不过是闺中戏作,粗糙得很,难登大雅之堂,让各位娘娘见笑了。” 她将香气的来源引向古籍和自家“戏作”,轻描淡写,既解释了缘由,又避免了直接牵扯宫外之人,言辞恳切,令人难以深究。
皇后闻言,微微颔首,目光中带着一丝了然与赞许:“原来如此。我儿素来喜读诗书,心思灵巧,竟能复原古方。这香气确实雅致,闻之心静,比那些浓烈香氛更显清贵。” 皇后定了调子,旁人自然不再多问,话题也随之转移。
然而,“四公主依古方制得清雅异香”的消息,却不胫而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后宫漾开圈圈涟漪。不少妃嫔、宫女私下议论,心生羡慕与好奇。梁婉清深知宫廷之中,锋芒过露易招灾祸,遂将“雪魄梅魂”谨慎收好,非必要不再使用,平日仍以宫中常例香料为主,刻意淡化了此事的影响。
但这阵悄然吹起的“香风”,却通过内侍、宫女等渠道,隐隐传到了宫外。一些与内府往来密切的皇商、消息灵通的勋贵家眷,都隐约听闻宫中四公主似乎得了一种清雅别致的新式“花露”,气息独特,连皇后娘娘都曾赞许。虽未得见实物,但“公主青睐”、“古方秘制”这些字眼,已足以在京师顶尖的贵妇圈中激起不小的涟漪,暗藏商机。
这风自然也吹到了正在幕后悄然推动香水产业的萧景珩耳中。闻讯,他并未感到意外,反而嘴角微扬,露出一丝运筹帷幄的笑意。婉清应对得宜,未引火烧身,反而在无形中为这“花露”做了极佳的铺垫,提升了其神秘感和价值。他敏锐地意识到,将香水与“宫廷古方”、“公主雅好”紧密关联,无疑是塑造其高端形象、撬动上层市场的绝佳策略。
他立刻加快了布局。在京郊一处隐秘、临近花田的庄园内,“凝香苑”悄然挂牌。萧景珩不惜重金,不仅聘用了数位技艺精湛的老合香师,更招揽了几位善于钻研、对蒸馏提纯技术有兴趣的巧匠,将自己反复试验成功的蒸馏、冷凝、精油分离、调配定香等一套相对成熟的工艺倾囊相授。同时,他凭借景珩商行的庞大网络,大量采购各地上等香花、香料,并开始着手建立自己的香花种植园,以确保原料的品质与稳定供应。
萧景珩对“玉露凝香”的定位极为清晰:初期绝不追求量,只做精品。主要用途有三:其一,作为高端礼品,维系与慕容皓、周秉正等关键人物的关系,以及馈赠少数顶级合作商贾;其二,极小量供给与商行有深度绑定、且身份显赫的客户,营造极致的稀缺性;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作为未来某个关键时刻,进献宫廷的贡品。他亲自参与了瓷瓶的设计,要求造型典雅,釉色温润,并定制了专用的锦盒,务求每一处细节都彰显非凡品味。他深知,在这权力与财富交织的顶峰圈层,一种代表着极致品味、带着神秘宫廷传说、且极度稀缺的奢侈品,其价值与影响力,远非寻常金银可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