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愈发深沉,辰逸站在秘密据点的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心中却毫无欣赏之意。他深知,楚凌轩必定会有所动作,一场更大的风暴即将来临。转身回到屋内,与殷佳璐和马大人再次围坐在一起,说道:“无论楚凌轩使出什么手段,我们都要沉着应对,绝不能让他的阴谋得逞。”三人目光坚定,在摇曳的烛光下,继续商讨着应对之策。
第二日清晨,阳光透过窗户的缝隙,洒在辰逸坚毅的脸上。他早早起身,简单洗漱后,便与殷佳璐、马大人一同前往朝堂。一路上,马蹄声哒哒作响,马车外的街道逐渐热闹起来,小贩的叫卖声、行人的交谈声传入耳中,但辰逸等人却无心关注,他们的心思都放在即将到来的朝堂交锋上。
朝堂之上,气氛凝重。楚凌轩身着华丽朝服,神色冷峻,率先出列。他拱手向皇帝行礼,而后环顾四周,目光扫过辰逸等人时,闪过一丝阴鸷。紧接着,他清了清嗓子,慷慨陈词道:“陛下,臣近日遭人恶意诋毁,实在是痛心疾首。辰逸等人,打着揭露奸佞的旗号,实则是为了谋取私利。他们编造谎言,污蔑微臣,意图扰乱朝堂秩序,还望陛下明察!”
辰逸心中一紧,没想到楚凌轩竟如此厚颜无耻,颠倒黑白。他正要出列反驳,却被殷佳璐暗暗拉住。殷佳璐微微摇头,示意他稍安勿躁。此时,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开始交头接耳,面露疑惑之色。其中一位年轻官员忍不住问道:“楚大人,您说辰逸等人是为私利,可有证据?”楚凌轩心中早有准备,他从袖中掏出一叠纸,呈给皇帝,说道:“陛下,这是臣收集到的证据,上面清楚记录着辰逸与一些江湖势力往来密切,意图谋反。”
皇帝眉头紧皱,接过证据仔细查看。辰逸见状,急忙出列,大声说道:“陛下,楚凌轩这是血口喷人!这些所谓的证据,皆是他伪造的。臣一心只为朝廷选拔人才,为寒门士子谋出路,怎会做出此等大逆不道之事?”殷佳璐和马大人也纷纷出列,为辰逸作证。然而,楚凌轩却冷笑一声,说道:“辰逸,你休要狡辩!如今证据确凿,你还有何话可说?”
朝堂上顿时陷入一片混乱,支持辰逸的官员与被楚凌轩迷惑的官员各执一词,争论不休。皇帝看着这一幕,心中不悦,重重地拍了下龙椅扶手,说道:“都住口!此事朕自会彻查。在结果未出之前,诸位爱卿都不得妄下定论。”言罢,他起身拂袖而去,留下一众官员面面相觑。
退朝后,辰逸等人心情沉重。他们知道,楚凌轩这一招极为阴险,不仅在朝堂上污蔑他们,还拿出了所谓的“证据”,这无疑会让一些官员对他们产生怀疑。殷佳璐咬了咬嘴唇,说道:“楚凌轩这是要破釜沉舟了,我们必须尽快想办法澄清此事。”马大人点头道:“没错,当务之急,是要找出楚凌轩伪造证据的破绽,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与此同时,在市井之中,楚凌轩的手下正四处散布谣言。他们在茶楼、酒肆、集市等热闹场所,添油加醋地讲述着辰逸等人意图谋反的故事。“听说了吗?那个辰逸,表面上是个寒门士子,实际上心怀不轨,想要颠覆朝廷呢!”“是啊,还有他身边那个殷佳璐,也不是什么好人,两人狼狈为奸。”这些谣言如同瘟疫一般,迅速在人群中传播开来。
百姓们本就对朝堂之事充满好奇,听闻这些谣言后,纷纷信以为真。一时间,街头巷尾都在议论辰逸等人的“恶行”。一些原本对辰逸抱有好感的百姓,也开始对他产生了怀疑。集市上,一位卖菜的大娘摇头叹息道:“唉,没想到辰公子竟是这样的人,亏我之前还那么看好他。”旁边一位书生模样的人也附和道:“是啊,人心隔肚皮,真是世事难料。”
辰逸等人得知民间谣言四起后,心急如焚。他们深知,若不尽快澄清谣言,将会对他们极为不利。辰逸思索片刻,说道:“我们一方面要在朝堂上继续寻找支持我们的官员,揭露楚凌轩的阴谋;另一方面,要在民间采取行动,让百姓知道真相。”殷佳璐和马大人表示赞同。
于是,辰逸派铁虎等江湖好汉,在市井中寻找楚凌轩散布谣言的手下,将他们一一抓住,带到百姓面前,让他们当众承认是受楚凌轩指使。同时,辰逸还请柳诗韵等江南才女,以及吴画师等文人,在民间张贴告示,详细说明事情的来龙去脉,并附上楚凌轩以往恶行的证据。马大人则在朝中四处奔走,与那些摇摆不定的官员交谈,向他们解释真相,争取他们的支持。
然而,楚凌轩也没有坐以待毙。他得知辰逸等人的行动后,加大了在民间散布谣言的力度,还指使一些地痞流氓,在百姓中制造混乱,企图让局势更加复杂。一时间,京城内外人心惶惶,百姓们不知道该相信谁。
在这紧张的局势下,辰逸等人面临着巨大的压力。他们深知,这场舆论之战,关系到他们的生死存亡,也关系到整个朝堂的未来走向。辰逸望着京城的大街小巷,心中暗暗发誓:“楚凌轩,无论你使出什么手段,我都不会让你得逞。我一定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还朝堂一个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