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子羽轻轻摇头,目光中透露出一丝决然,说道。
“徐兄,你我身处乱世,这一路注定荆棘满途。
想要将理想变成现实,不知要经历多少艰难险阻,与各方势力的博弈更是凶险万分。
若不能达成心中目标,我唯有以死明志,绝无颜面苟活于世。”
徐福看着张子羽,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
眼前这个少年,年纪轻轻,却有着如此坚定的信念和视死如归的勇气。
他紧紧握住手中的酒杯,说道。
“袁兄,既然你心意已决,那我也不再多劝。
提前祝你马到成功,再见面之时,咱们当把酒言欢,不醉不归!”
两人相视一笑,这笑容中,既有对未来的憧憬,也有对未知挑战的无畏。
随后,张子羽端起酒杯,说道。
“来,徐兄,为这生死之约,干了这杯!”
徐福深吸一口气,伸出右手,说道。
“好,袁兄,那就一言为定!”
张子羽也伸出手,与徐福紧紧相握,两人的目光交汇,仿佛在这一刻,达成了某种深刻的默契。
一场关乎乱世走向的约定,就此定下……
“希望你不要让我希望!”
徐福心中暗道,毫不犹豫地端起酒杯,与张子羽重重碰杯,酒水飞溅,两人仰头一饮而尽。
那辛辣的酒水顺着喉咙流下,却仿佛点燃了他们心中更为炽热的火焰……
离别之际,张子羽醉醺醺地搂着徐福的肩膀笑道。
“徐福啊,记住我的名字,免得日后找不到我!我姓张名凝,字子羽!”
离别之际,张子羽醉醺醺地搂着徐福的肩膀笑道。
“徐福啊,记住我的名字,免得日后找不到我!我姓张名凝,字子羽!”
看着摇摇晃晃离去的张子羽,徐福皱着眉头喃喃念着。
“张凝,张子羽?有趣,有趣,期待我们再次见面的场景!”
而典韦和周仓赶忙上前,一左一右小心翼翼地搀扶住张子羽。
张子羽虽说脚步踉跄,但在两人的支撑下,还是勉强朝着酒肆外走去。
出了酒肆,冷风一吹,张子羽微微清醒了些。
他佯装醉得厉害,脑袋耷拉着,嘴角却偷偷勾起一抹弧度。
其实他早就想起来这徐福是谁了,那可是日后大名鼎鼎的徐庶,徐元直啊!
能在此处结识徐庶,张子羽心里简直乐开了花,感觉就像是玩游戏抽到了SSR卡一样兴奋。
他在心里暗自琢磨。
“嘿嘿,这徐庶智谋超群,日后定能成为我大业的得力助手。
今日这一番相遇,看来是老天爷都在帮我啊。”
想着想着,张子羽差点没忍住笑出声来。
好在他反应快,借着酒劲打了个响亮的酒嗝,掩饰了过去。
典韦低头看了看张子羽,关心地问道。
“主公,您没事儿吧?要不咱找个地方先休息一会?”
张子羽含糊地应了一声。
“嗯,回……回咱们安置兄弟们的地方。”
回到客栈后,张子羽的酒也醒得差不多了,他对着典韦和周仓问道。
“在酒肆里有收获没?”
在张子羽和徐庶交谈的时候,两人则是竖起耳朵听那些乱七八糟的消息。
“主公……大贤良师……确实已经归天了,消息是前日到达洛阳的!”
周仓有些哽咽地说道。
张子羽揉了揉太阳穴,叹了一口气说道。
“唉……其实我早就猜到了,只是一直不愿相信。
先父心怀苍生,以太平道为引,欲救万民于水火,奈何天不假年呐。”
典韦紧握着拳头,眼中闪过一丝悲怒,瓮声瓮气地说。
“主公,大贤良师竟然真的走了,咱们黄巾军可咋办?
那汉庭和各地豪强,肯定会变本加厉地对付咱们。”
张子羽神色凝重,在房间里来回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
“时间是越来越紧迫了,先父虽已去,但他的遗志不能丢。
这个消息暂时未传遍天下,还不至于让各地黄巾军惊慌失措。
现在咱们就是要抢时间,在各地黄巾军陷入群龙无首之前,完成我们的计划。
希望宁姐和裴元绍能早点将信件送到,这样才能让各地渠帅知道。
虽然大贤良师西去,但他并没有抛弃信徒,已经安排了后路!”
说到这里,张子羽再次叹了口气,然后对着两人说道。
“你们先出去吧,让我一个人先静静,今晚我必须有所行动,否则时间上真来不及了!”
张子羽是真的有些急了,他所有的计划前提就是打个时间差。
如果自己这边不能及时将汉帝控制在手,那么各地黄巾军很可能真的会被彻底打残打散。
典韦和周仓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担忧。
他们以为是张角的死讯,导致于张子羽情绪不高。
于是两人恭敬地抱拳,无奈地转身退出房间,轻轻带上了门。
张子羽独自一人在房中,像困在笼中的狮子般来回踱步。
他深知,下一步棋若是走错,黄巾军就再无翻身之日,自己也可能终结于此。
控制汉帝,这听起来简直是天方夜谭,但却是张子羽唯一的机会。
只要以汉帝为筹码,他才能导演一场勤王的大戏。
假借天子名义将那些正在征伐的汉军调回,从而为各地黄巾残余势力迁移创造时机。
此刻,张子羽的脑海中已经有了一个进入皇宫的初步计划——忽悠中常侍张让带他进去。
只是张让这大宦官权势滔天,阴险狡诈,可不是那么好欺骗的。
此番若想瞒过他,不仅要准备天衣无缝的说辞。
还得提防他反复无常的心思,免得羊入虎穴,一去而不复返。
稍有不慎,便是万劫不复的下场。
张子羽一边踱步,一边在心中反复推敲与张让接触的每一个细节。
不断思索着,必须得找一个让张让无法拒绝的理由,一个能勾起这老狐狸贪婪本性的诱饵。
他的脑海中,不断回顾着历史上关于张让的事件。
那场令人胆寒的“十常侍之乱”,以张让为首的宦官集团霍乱朝纲。
公然卖官鬻爵,致使大汉朝堂乌烟瘴气。
汉灵帝竟称其为“让父”,放任他肆意妄为。
何进欲除宦官反被诱杀,袁绍领兵杀入皇宫时。
张让裹挟少帝仓皇出逃,投河前还不忘拉着一众大臣陪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