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神秘力量降临,假项目工地上突然“长”出了东西!
周浩然的笔尖,那枚象征着他权力的18K金尖,终于触碰到了纸面。
没有丝毫犹豫,也没有半分迟疑。
在那一瞬间,苏正仿佛听到了某种东西碎裂的声音,清脆,且不可逆转。或许是旧有规则的枷锁,又或许是周浩然心中最后一道名为“常规”的防线。
周浩然的字迹苍劲有力,与苏正那工整的楷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没有只写一个“同意”,而是用那支暗红色的派克钢笔,在苏正的批注下方,写下了一段属于他自己的批示。
“此报告见解深刻,建议务实。请纪委、审计部门同志先行介入,摸清情况。招商局王翰同志要做好表率,立即组织落实报告中关于‘实地观摩’的建议,让全县干部群众都来见证我县招商引资的‘丰硕成果’!”
写完,他重重地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周浩然。
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刻刀凿在纸上。尤其最后那句“丰硕成果”,他几乎是复刻了苏正的用法,将这四个字也用一层无形的引号给框了起来。
办公室里的空气,在周浩然落笔的刹那,仿佛被抽干了。压抑到极致后,又缓缓回流,带着一丝破釜沉舟后的轻松。
周浩然将笔帽盖上,发出一声清脆的“咔哒”声。他把那份签好字的报告推回到苏正面前,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整个人像是打完了一场艰苦的战役,疲惫,却又有一种异样的亢奋。
“苏正,”他缓缓开口,声音有些沙哑,“这盘棋,你开的局。收官的时候,可别让我失望。”
“书记放心。”苏正拿起那份已经注入了双重“灵魂”的报告,神色平静。
他没有再多说一个字,拿着文件夹,转身走出了书记办公室。
门关上的那一刻,周浩然看着空荡荡的门口,许久,才拿起自己那凉透了的茶杯,却忘了喝,只是怔怔地出神。他知道,从他签下那个名字开始,清源县的天,就要变了。他这个县委书记,已经从一个棋手,变成了苏正棋盘上最重要的一颗棋子,也是唯一的同谋。
……
这份由县委书记周浩然亲自批示的红头文件,以最快的速度下发到了县纪委、审计局以及招商局。
文件的复印件在县委县政府大院里,如同一阵风,迅速流转。
消息传到招商局局长王翰的耳朵里时,他正在自己的办公室里,对着镜子练习一种充满领导魅力的微笑。
“局长!大喜事!天大的喜事!”他的副手几乎是撞开门冲进来的,手里挥舞着那份文件的复印件,激动得满脸通红。
王翰不悦地皱了皱眉,整理了一下自己油光锃亮的头发,这才慢条斯理地接过文件。
当他看到标题《关于对全县重大招商引资项目进行“模范表彰”的建议报告》时,眼睛就亮了。再往下,看到苏正那通篇华丽的赞美之词,什么“精神图腾”、“历史丰碑”、“东方哲学智慧”,王翰的嘴角控制不住地上扬,那练习了半天的微笑,此刻无比自然地绽放开来。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站在全市、全省的表彰大会上,作为先进典型发言的辉煌场面。
“苏正……这个年轻人,有前途!有眼光!”王翰拍着文件,赞不绝口。他完全没把苏正放在平等的地位上,只当是这个新晋常委为了向自己示好,主动送上的一份厚礼。
而当他看到最后,周浩然那段“做好表率”、“立即组织落实”的批示,以及那句“见证丰硕成果”的肯定时,王翰几乎要笑出声来。
“快!快去准备!”王翰意气风发地一挥手,“马上通知下去,把我们所有项目的宣传展板、画册、无人机航拍视频,都给我准备好!要最高规格的!这次观摩会,我要办成咱们清源县史无前例的盛会!”
“还有,”他拿起桌上的电话,熟练地拨出一个号码,“给东州的周公子报喜!告诉他,东风已到,万事俱备!清源县的土地,马上就要变成金疙瘩了!”
电话那头,东州市,环球金融中心A座23层。
周子昂正端着一杯手冲咖啡,站在巨大的落地窗前。接到王翰的电话,他只是轻笑了一声。
“王局,意料之中的事。”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慵懒的傲慢,“周书记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什么叫大势所趋。你那边好好配合,把戏做足。等这阵风过去,我保证,你我的‘丰硕成果’,会比报告里写的还要惊人。”
挂了电话,周子昂轻轻晃动着咖啡杯,看着楼下如火柴盒般的车流,眼中闪过一丝不屑。
一个偏远县城的干部,再怎么折腾,也翻不出资本的手掌心。苏正?周浩然?不过是这盘棋局里,两个稍微聪明一点的棋子罢了。
这一天,清源县官场的相关人士,心思各异。有人欢欣鼓舞,有人暗自观望,有人不屑一顾。
没有人察觉到,随着太阳西沉,暮色四合,一股看不见、摸不着,却真实不虚的力量,已经如同潮水般,悄然覆盖了县域内那几片广袤而沉寂的土地。
夜,深了。
李家铺乡,那片被一圈孤零零的围墙圈起来的“新型环保建材厂”项目用地上,野草在晚风中沙沙作响。
看守工地的老张头,喝了两口劣质白酒,正缩在门卫室的帆布床上打盹。
“嗡……”
一阵奇怪的低鸣声,毫无征兆地响起。那声音不像是机器,倒像是无数只蜜蜂在地下深处共振,沉闷而压抑。
老张头被吵醒了,他不耐烦地嘟囔了一句,翻了个身。
可那声音越来越响,越来越近。
“嗡——嗡——”
地面开始微微震动,床板都在发颤,桌上的搪瓷杯子被震得“哐当”一声掉在地上,摔得变了形。
老张头这下彻底醒了,酒意全无。他一个激灵坐起来,感觉到一股寒意从脚底板蹿上后脑勺。
地震了?
他连滚带爬地冲出低矮的门卫室,惊恐地望向四周。
夜色如墨,星月无光。
那圈被王翰誉为“精神图腾”的围墙,在黑暗中矗立着,像一头沉默的巨兽。
可就在下一秒,老张头看到了他这辈子都无法理解的景象。
围墙之内,那片他看了两年、除了草什么都不长的荒地上,泥土正在……蠕动。
是的,蠕动。
就像一块巨大的幕布被人从下面顶起,一个个土包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鼓胀、隆起。
“咔嚓……咔嚓……”
干裂的土地被顶开,发出令人牙酸的碎裂声。从裂缝里,钻出来的不是嫩芽,也不是竹笋,而是一根根灰白色的、像是水泥预制板的东西!
那些“板子”从地里“长”出来,自行拼接、组合,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它们越长越高,越长越快,在短短几分钟内,就搭起了一座座歪歪扭扭、奇形怪状的厂房骨架。
更诡异的是,那些厂房的烟囱,像是巨大的竹笋,一节一节地从地里冒出来,直指夜空。
老张头张大了嘴,手里的酒瓶子“啪”地掉在地上,他想喊,喉咙里却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只能发出“嗬嗬”的抽气声。
他眼睁睁地看着那片荒地,在不到半个小时的时间里,真的“长”出了一座工厂!
一座看上去就像是用积木随意堆砌起来的、充满了荒诞感的“工厂”。
几乎在同一时间,城关镇,“国际商贸物流城”项目地。
荒芜的土地中央,地面开裂,一栋栋别墅的地基如同巨大的蘑菇,破土而出。墙体以一种诡异的方式自行砌成,窗户和门洞黑漆漆的,像是骷髅的眼窝。它们没有地基,就那么凭空“长”在地面上,歪歪斜斜,仿佛一阵风就能吹倒。
石盘村,“万亩现代高新农业科技示范园”。
村民们用来浇地的水渠旁,几名晚上出来逮蝎子的年轻人,目瞪口呆地看着眼前的一幕。
原本干涸龟裂的土地上,一排排塑料大棚的骨架,正从土里“钻”出来,发出金属扭曲的尖锐声响。白色的塑料薄膜像皮肤一样,自动覆盖在骨架上。大棚之内,地面翻涌,无数奇形怪状、从未见过的“植物”破土而出,它们有的长着金属的叶片,有的开着玻璃一样的花朵,在黑暗中散发着诡异的微光。
恐慌,开始在清源县的夜色中蔓延。
一个又一个报警电话,打进了县公安局的指挥中心。
“喂!110吗!我们村的地上长房子了!自己长出来的!真的!”
“警察同志!李家铺那个大围墙里闹鬼了!盖起了一片厂房!我亲眼看见的!”
“救命啊!地里长出好多怪物!还会发光!”
起初,接线员还以为是恶作剧或是醉汉的胡言乱语。可当来自不同乡镇、内容却惊人相似的报警电话,如潮水般涌来时,所有人都意识到,出大事了。
……
县城里最高档的“清源国际大酒店”的豪华包厢内,觥筹交错,酒气熏天。
招商局长王翰正被一群想要承揽“观摩会”相关业务的广告商、搭建商们簇拥在中间,他喝得满面红光,一只手夹着雪茄,另一只手在空中挥舞着,唾沫横飞。
“我跟你们讲!这次的观摩会,只是一个开始!苏常委的报告,周书记的批示,那就是尚方宝剑!我们清源县的招商引资,马上就要……就要一飞冲天!”
他的手机在口袋里嗡嗡震动了许久,他都懒得去理会。
直到副手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脸色惨白如纸,嘴唇哆嗦着,话都说不囫囵。
“局……局长……出……出事了……”
“能出什么事?”王翰不耐烦地瞪了他一眼,“天塌下来了?没看到我正忙着吗!”
“不……不是……”副手快要哭出来了,他把手机递到王翰面前,屏幕上是一段刚刚传来的、抖动得不成样子的视频。
视频里,正是李家铺乡那个“建材厂”,无数歪斜的厂房凭空矗立,烟囱里正冒着一股股五颜六色的、像是油漆一样的浓烟。
王翰的酒,瞬间醒了一半。
他一把抢过手机,死死盯着屏幕,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这……这是什么?p的?谁搞的恶作剧!”
就在这时,他的私人手机疯狂地响了起来,是城关镇那个“物流城”项目的保安队长打来的。
王翰接起电话,怒吼道:“你最好给我一个解释!”
电话那头,传来保安队长带着哭腔的、歇斯底里的尖叫:“王局长!不好了!我们的地……我们的地上……它……它自己长满了别墅啊!假的!全都是假的!跟纸糊的一样!还在长!还在往外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