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皇子转危为安的消息,如同春风般吹散了笼罩在皇宫上空的阴霾。皇帝龙心大悦,皇后更是将小泉视作再生父母,赏赐如流水般抬进了小泉那间原本朴素的值房。
金锭银元宝堆成了小山,绫罗绸缎晃花了人眼,还有各色珍稀药材、古玩玉器……阿蛮看着这满屋子的金光闪闪,口水差点流到脚面上,一会儿摸摸这个,一会儿抱抱那个,乐得见牙不见眼。
“发了!发了!小泉!咱们这次是真发了!”他拿起一锭金元宝,放在嘴里咬了一下,留下个清晰的牙印,傻笑道,“纯金的!够咱哥俩吃香喝辣一辈子了!”
小泉看着他那财迷样,无奈地摇摇头,随手拿起一本御赐的孤本医书翻看着,对这些黄白之物似乎并不太在意。
这日,皇帝在养心殿正式召见小泉,论功行赏。殿内除了帝后、庆王,还有几位重臣,排场不小。
“林泉,”皇帝面带笑容,语气和煦,“你此次救驾有功,揪出谋害皇子的奸佞,保我大雍国本,功在社稷!朕心甚慰!特赐你黄金千两,锦缎百匹,良田百顷!”
底下响起一片恰到好处的赞叹声。阿蛮站在殿外,伸长脖子听着,激动地搓手。
皇帝顿了顿,目光赞许地看着小泉,抛出了真正的重头戏:“此外,朕欲破格提拔你为太医院院判,正六品职衔,日后专司朕与后宫贵体安康。林爱卿,你可愿意?”
太医院院判!正六品!这可是多少太医熬白了头都爬不上去的位置!一步登天,莫过于此!
殿内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小泉身上,充满了羡慕、嫉妒,或是期待。阿蛮在外面听得心脏砰砰直跳,恨不得替小泉喊出一百声“愿意”!
然而,在众人期待的目光中,小泉却上前一步,撩袍跪下,声音清晰而平静:
“陛下隆恩,草民感激涕零!金银田亩,乃陛下厚赐,草民愧领。然则,这太医官职……请恕草民不能接受。”
此言一出,满殿皆惊!
连皇帝脸上的笑容都僵住了,皇后更是掩口轻呼。庆王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又化为若有所思。
“哦?”皇帝收敛了笑容,语气微沉,“这是为何?可是嫌官职低了?”
“陛下明鉴,绝非如此!”小泉抬起头,目光坦然,“草民乃山野之人,散漫惯了,不习官场规矩。太医局职责重大,关乎皇家安危,需心思缜密、循规蹈矩之人方可胜任。草民性子跳脱,行事但求问心无愧,若留任太医,恐日后行事不合规制,非但无益,反可能再生事端,辜负圣恩。”
他顿了顿,继续道:“且,医者本分,乃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无论是在朝在野,只要心怀仁术,皆可践行此道。草民恳请陛下,允准草民以一介布衣之身,继续钻研医道,若朝廷有所驱策,草民定义不容辞!”
他这番话,说得不卑不亢,既表明了自己不愿受官场束缚的志向,又强调了医者的初心,让人挑不出错处。
皇帝盯着他看了半晌,脸色变幻,似乎在权衡。最终,他叹了口气,语气复杂:“人各有志,不可强求。林泉,你既有此心,朕便准了你。”
“谢陛下!”小泉再次叩首。
皇帝想了想,又道:“你虽不愿为官,但一身医术,埋没可惜。朕赐你‘天下第一妙手’金匾一块,准你自由出入太医局藏书阁,阅览所有医书典籍!此外,你所奏整顿药材市场,严查不法皇商一事,朕已交由有司督办,定会给你,也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自由阅览太医局所有藏书!这可是比官职更实在的奖励!小泉眼中终于露出真心实意的喜色:“陛下圣明!草民代天下患者,谢过陛下!”
站在殿外的阿蛮,心情像是坐了一场蹿天猴,先是冲到顶峰,然后“啪唧”一下摔了下来。他挠着头,百思不得其解:“不当官?那么多俸禄不要?小泉是不是解毒的时候把自己脑子也弄坏了?”
封赏结束,小泉和阿蛮带着堆积如山的赏赐和那块闪瞎人眼的金匾,在无数道复杂目光的注视下,离开了皇宫。
“小泉,”阿蛮终于忍不住,一边吭哧吭哧地抬着箱子,一边问道,“那么多金子,还有那么大官,你真就一点不心动?”
小泉看着宫门外熙熙攘攘的街道,长长舒了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笑道:“阿蛮,你觉得是当个天天提心吊胆、看人脸色、连药方都不敢随便开的太医自在,还是像现在这样,天高任鸟飞,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治谁就治谁自在?”
阿蛮想了想那几天在太医局憋屈的日子,又想了想以后能跟着小泉到处行医、吃遍天下的美好前景,立刻把头点得像小鸡啄米:“自在!当然是现在自在!还是你想得通透!当官有什么好?规矩多得像牛毛!哪有咱们闯荡江湖快活!”
“所以啊,”小泉拍了拍他的肩膀,“有些圈子,进去了就难出来了。还不如站在外面,看得更清楚些。”
阿蛮似懂非懂,但他觉得小泉说的肯定有道理。他回头望了望那朱红的高墙,忽然觉得,离开这个地方,似乎也不是什么坏事。
只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小泉选择留在宫外,是真的想功成身退,还是意味着调查将转向新的、更未知的方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