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没有理会各时空君臣们复杂的心思,继续抛出了第三个提示:
【提示三:这位皇帝即位时,人们就发现,他要比同年龄孩子高大得多,至少看起来要大四岁左右。而且在其成人后,其身材并没有再长高多少。】
这个关于身高和发育情况的具体描述,让之前的猜测变得更加清晰起来。
皇太极、顺治、康熙、乾隆、嘉庆、道光,这几位跨越时空的皇帝,此刻脑子里都冒出了类似的念头:看来这个被找来的“替代品”,不仅辈分比死掉的那个真皇子高一级,连实际年龄也比真皇子大了好几岁。这倒也好理解,年纪大点的孩子更皮实,更好冒充,也不容易露馅。
至于这事关皇统正统的惊天秘密?几位皇帝在经过之前“亡国之君”和“血脉疑云”的连番冲击后,心理承受能力似乎强了不少。只要最终坐上龙椅的还是太祖努尔哈赤的子孙,辈分乱一点,年龄假一点,似乎……也不是不能接受?毕竟,比起江山易姓,这已经算是不幸中的万幸了。
乾隆、嘉庆、道光这祖孙三代(虽然隔着时空),几乎是不约而同地在心里把自己和父祖排除在外。
乾隆暗忖:“朕登基时已二十有五,身形早定。皇考(雍正)更是成熟稳重之年继位,绝无可能。”
嘉庆心想:“我继位时都人到中年了,身高还能有什么变化?”
道光也松了口气:“朕即位时已近不惑,这‘孩童身高’之说与朕毫不相干。”
顺治皇帝则从另一个角度排除了自己:“肯定不是朕!朕当年虽然年纪小,但汗阿玛子嗣众多,哥哥豪格那时正当壮年,手握兵权。若朕不是汗阿玛亲生,多尔衮就算同意,豪格哥哥也绝不会答应!他第一个就会带兵清君侧!”他觉得自己的即位是经过激烈政治斗争后各方平衡的结果,造假难度太高。
而康熙皇帝,他的思绪最为缜密。他结合自己的情况分析道:“朕八岁登基,当时上面还有福全哥哥。若朕并非世祖皇帝亲子,皇祖母(孝庄)为何要冒天下之大不韪,舍弃名正言顺的皇孙福全,反而去扶持一个与世祖毫无血缘的同宗而且还是同辈之子?这于理不合,皇祖母深谋远虑,绝不会行此险招。所以,也绝不可能是朕。”
天幕抛出的第四个提示,如同一块投入深潭的巨石,激起了前所未有的巨浪:
【提示四:被其所继承的皇帝去世之时,不止还有一个儿子,而且其中一个儿子的按排行要高于那个据说是被冒充的皇子。】
“不止一个儿子,还有一个儿排行更高?”康熙皇帝脑子里“嗡”的一声,刚才还笃定不是自己的他,瞬间如坠冰窖!
世祖章皇帝(顺治)驾崩时,确实不止他一个皇子!他的哥哥福全,比他年长,排序在他之上!这四个提示——太祖的后代、继位时身材比同龄人要高得多、实际辈份比宣称的高一辈、有一个“哥哥”——竟然……竟然都隐隐指向了他自己?!
“不!不可能!”康熙在内心里咆哮,“若是如此,皇祖母为何不选福全?福全身体比朕强壮,除了……除了没出过天花……在涉及皇统血脉的根本问题上,是否出过天花,真的比血脉纯正更重要吗?难道后世也有跟自己情况一模一样的事情发生?”他拼命摇头,试图驱散这个可怕的念头,“不可能!绝无可能!”
康熙脑子飞快地转了起来——
按天幕所讲是老四胤禛继位,他即位时候都已经四十多了;
至于他的儿子弘历即位之时也二十多了,此后嘉庆、道光、咸丰都是成年继位,同治是咸丰的独子不符合最后一项;
至于光绪还有宣统,都是抱过来的,但是他们此前的皇帝根本就没有后代
当康熙在想的时候,下面的皇子、宗室还有臣子也想到了这个问题,不过他们并不觉得有多可怕,如果真是康熙皇帝,那么他们说不定还可以将康熙皇帝的辈份往上提一下,变成跟世祖成了兄弟,而非世祖的儿子了。只可能孝庄太后早已经去世了,她这个当事人不能出来说一下……
然而,就在这片令人窒息的沉默中,一些思维更为缜密(或者说更为胆大包天)的人,比如某些深知当年宫廷旧事的老宗室,或者如胤禩这样心思深沉的皇子,想到了一个更加恐怖、足以颠覆一切的解释!
如果……如果眼前的康熙皇帝,并非世祖顺治的亲子,而是……而是孝庄太后与睿亲王多尔衮所生呢?!
这个念头如同毒蛇,瞬间钻入他们的脑海。
如果这个假设成立,那么所有疑点都迎刃而解!
为何孝庄太后要放弃名正言顺的亲孙子福全(顺治亲子)?
为何要力排众议,扶持一个“来历不明”的幼子玄烨?因为玄烨是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儿子!在她心中,这个儿子的分量,远远超过了顺治留下的其他孙子!
而且为什么,康熙皇帝刚刚继位不久,他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就去世了,因为即位的根本不是她的儿子,她的儿子可能早就夭折了。
所以眼前这个康熙皇帝不仅要比他所宣称的世祖之子高一辈,而是与世祖同辈,而且今年这位康熙皇帝也不是什么六十大寿,说不定都已经活了六十六以外了……
这个推测太过于惊世骇俗,太过于颠覆伦理纲常!没有人敢说出口,但这个念头一旦产生,就像瘟疫一样在少数知情人心中疯狂蔓延。他们看向康熙皇帝的眼神,充满了极度的惊骇和一种难以言说的诡异。
若是如此,那康熙皇帝身上流淌的,固然还有爱新觉罗氏(多尔衮)的血脉,但绝非是世祖顺治皇帝的嫡系!这甚至比从旁支抱养更加严重,涉及太后下嫁这个大清最不愿意让人知道的弥天丑闻!
康熙时空的朝堂此刻死寂得可怕。下面的皇子、宗室和王公大臣们,哪个不是人精?这四个提示叠加起来,那呼之欲出的答案,让所有人都头皮发麻,冷汗直流。
太子胤礽低垂着眼睑,面无表情,但袖中的拳头已悄然握紧。诚亲王胤祉脸色发白,不敢抬头。八阿哥胤禩眼中闪过一丝极度的震惊和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他飞快地瞟了一眼高踞御座的皇阿玛,又立刻低下头。
汉臣张廷玉更是恨不得自己当场昏死过去。他心中哀嚎:“天爷啊!这等宫闱秘闻,岂是臣子所能与闻?!这是要诛九族的大祸啊!”他感觉自己正站在万丈悬崖边缘。
康熙皇帝虽然听不到臣子们的心声,但他能感受到那死寂之下涌动的暗流,能感受到那些闪烁目光中隐藏的惊疑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恐惧与疏离。他站在权力的顶峰,却第一次感到了一种彻骨的寒意,仿佛脚下的龙椅正在裂开一道深不见底的缝隙。
天幕之下,康熙时空的气氛已经紧张到了极点。而其他时空的人们,虽然不明就里,但乾隆皇帝本人已经猜到了——难道自己的圣祖爷居然是睿亲王多尔衮的后代,那么朕恢复睿亲王的名誉与爵位,看来是做对了!不管后世如果评论圣祖爷的身世,反正跟我这个圣祖爷的孙子没啥关系,如果确实了,那么朕的辈份还得往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