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西侧墙下有一数树梅花,冰天雪地里,红梅点点,花蕊里的那一点鹅黄,盈盈小小,有梅花的幽香从里面蔓延出来,极轻极淡。
皇后梳着繁复云鬓,一支鸾凤朝日金步摇插于其上,下垂的珠玉随着皇后的动作不停摇颤撞击,发出细小的叮当声,把皇后的声音都显得雾里看花起来。
“岁寒,陛下让你去办天眼一事?”
元岁寒颔首,或许是像生母的缘故,区别于寻常男子的刚硬,修眉舒朗又柔和,狭长含情的丹凤眼里带着笑意,周身环绕着春水般的安宁。
“母后,父皇不过是一时之气罢了,儿臣与二哥一处长大,让儿臣去办天眼一事,母后细想想,父皇是何意。”
梨花窥见笑纹从皇后的眼角泛到脸上,小指上的金银累丝护甲,悠悠的划了划仍在案上摆着的龙凤呈祥图,连音色都变得清晰、明亮起来。
“陛下终究还是最疼承安的。”
说完又扫了元岁寒一眼,“岁寒,只要你二哥日后有望,自然不会亏待你。”
“儿臣自当尽辅佐之能,只求日后荣华富贵,也想替生母求个位份,能葬入皇陵,以全生母一生之情。”元岁寒的声音中透出几丝恳求。
梨花低着头,她想,没有欲望的人,是难以让人放心的,只有有所求,才能被利用。
皇后似乎只是无意的笑着,目光却紧紧定格在元岁寒的脸上,顷刻后方叹息着说道:“按宫中规矩,非贵妃位份是不得入皇陵的,只能葬于山陵,你这点孝心,确实僭越,但本宫与你二哥,日后会成全你的。”
“儿臣多谢母后。”低首时,高束的一半墨发间,白玉簪流动着宁静的光泽,剩下的一半柔柔散落在肩上、腰间。
这样一副顺服的模样,实在是太具迷惑性。
皇后端起茶盏,红枣茶的香甜顺着唇舌流入肺腑,十分适意。
而元承安也在除夕前日被解禁足,并无二话。
宫中的时日在落雪中缓缓流淌,宫人们数着日明日落,终于等来了除夕这日。
晨起后,宫人们就开始用金箔包裹住树叶零落的枝头,远远看去,金灿灿的一片,这是宫中历年的规矩,以表繁荣吉祥,与往日不同,今日宫人们的腰间皆系着尚服局赶制的红绸,笑容里都含着点点希望。
除夕之夜,无论是得脸的宫人,亦或者默默无闻的,都能得到主子的赏赐,运气好的,兴许还能得笔丰厚的赏银。
太和殿中,随着天子点箸酒满三盏后,由皇后领着众嫔妃恭贺新岁,接着便是皇子公主们祝祷祈福,在铜管乐器声中,你来我往的觥筹交错。
子时的钟声响起,宫中按时点起了庭燎,黑暗的夜被陆续点亮后,又在噼里啪啦的声音中熄灭。
梨花抬首,她看见烟火在空中做尽了鲜妍娇态,再归于寂静,又是一年,她在心里默默数着,再看几次烟花,就可以出宫了……
宫外的烟花是自由的。
在炽热的火光里,元岁寒看着她立在灯火之中,淡淡的,袅袅的,修长的脖颈连着清直的脊背,遗世而独立,犹带雪意的阵风迢迭而来,混杂着梅花清幽的香味涌入他的鼻尖。
…………
当御花园中的迎春花一丛丛、一簇簇陆陆续续、黄灿灿的探出头时,宫人们换上槿紫色的宫装,像过去的每一日一样,循环着。
坤宁宫廊下新养着一只鹦鹉,在锁金笼里叽叽喳喳的叫个不停,见到穿廊而过的人,嘴里叫道:“姑姑,姑姑。”
梨花清冷的面上露出莞尔的笑意,为她披上一层平日少有的柔光,驻足静静地望了两眼后,走进了内殿。
内殿已去了炭火,适宜的温度让人觉得放松,案上摆着暖房供来的海棠花,花叶翠绿的似乎要滴出水来,映着鲜红的层叠花瓣。
然而,梨花无心欣赏这抹艳色。
沉香正跪在地上,随着掌心的扇动,殿中不断响起清脆的声音,脸上清晰可见的巴掌印,杂糅着泪珠,狼狈不堪。
梨花紧紧掐了掐手背,在一股刺痛下,唇角携着笑,“娘娘,责罚沉香是小,娘娘千金贵体,气坏了是大,二殿下最是孝心的,时常嘱咐。”
皇后红着眼睛,更显示出三分疲惫苍老,声音中还带着怒气,“一点小事都做不好,滚出去。”
沉香垂着通红的脸颊,捡起碎了一地的茶盏默默退了出去。
梨花收回目光,小心将右边案上的一株百合花移得更近,“娘娘,百合宁神。”
拿起旁边的香锤一下下的,不轻不重的敲击着皇后的腿部。
皇后长长的叹息一声,“还是你懂事。”
梨花没有说话,脑中一闪而过沉香满是掌印的脸颊,她谨慎的开口,“珠玉是临华宫的二等宫女,这等机密事是不能知道的,她只对奴婢说,近来刘贵妃常有笑颜,刘贵妃的母家于二月初七往临华宫送了珠宝、华衣等物,刘贵妃只在内殿中留了一份锦匣,其余皆封入库中。”
刘贵妃选秀出身,父亲是槐安城太守,掌管槐安城大小事宜,祖籍虽在槐安,但因家中出了一位宠冠六宫的贵妃娘娘,又生有皇长子,与京中官员来往密切。
皇后盯着百合花半晌,倏然摘下一片花瓣,透过窗台洒下的日光细看,花瓣的尾部呈现出透明状,“你怎么看。”
梨花敏锐的察觉这并不是询问的口气。
“以珠玉的这些话来看,奴婢以为刘贵妃确实在为大殿下挑选良妻,皇上也颇为中意。”
“良妻?”皇后嗤笑一声,“只怕是贵妻。”
手上不轻不重的力道仍在继续,梨花不敢再说话。
“礼部尚书这个老狐狸,做个麾下臣还不够,还要做门亲事,日后皇位上坐着谁,胡大人都想好了,简直痴人说梦。”柔嫩的花瓣被皇后的指尖一点点碾碎。
礼部尚书胡遂之的官位有大半是依赖其父亲,只因其父亲曾救过先帝一命,先帝亲口称赞其赤胆忠心。自此后,胡氏一族在朝中水涨船高,有了特殊的地位,今上登基,更对其子胡遂之无比爱重,任礼部尚书。
胡大人膝下两子一女,长子已在礼部任职,至于另一个次子,只听说是庶出。
梨花悄悄一看,有细小的汁水黏在皇后保养得宜、不沾春水的指上。
天子运筹帷幄,将军征战沙场,嫔妃献媚争宠,皇子争夺储位,本应如此,理所应当,没有任何一个皇子对象征权利、生杀予夺的龙椅能说一句,从不肖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