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二日清早,天刚蒙蒙亮,黛青色的天际还悬着几颗疏星,像被露水打湿的碎银。田埂上已飘来轻快的哼唱声,混着泥土的潮气,在晨雾里轻轻荡开。

李贞扛着锄头往自家田里走,锄头木柄被他常年攥得光滑发亮,包浆里浸着岁月的温度;肩头垫着块洗得发白的粗布巾,边角磨出了细绒,却依旧平整。他嘴里反复哼着 “稻满仓哟!棉满筐哟!换铜钱哟!买油盐哟!”,调子不高,带着庄稼人特有的实诚,每一个字都裹着对收成的盼头。

刚转过一道田埂,他便看见不远处的老槐树下,朱槿正懒洋洋地靠着粗糙的树干。少年嘴里叼着根刚掐的青草,草叶在舌尖轻轻晃悠,双手枕在脑后,两条腿随意地搭在田埂上,脚尖偶尔碰一碰沾着露水的草叶,眼神望着天边 —— 那里的朝霞正慢慢染成橘红色,像被人泼了一碗温酒,渐渐晕开。

朱槿是真喜欢这清晨田间的空气。没有后世汽车尾气那种呛人的金属味,没有工厂烟囱里飘来的灰蒙蒙的霾,吸进肺里全是刚翻耕过的泥土的湿润、青草带着露水的清甜,还有远处稻田飘来的淡淡禾苗香。

这气息像一双温柔的手,轻轻揉开他连日攒下的疲惫,连太阳穴都跟着松快了不少。

他最近是真不想回王府。前日与朱标在吴王府的争执,像块沉甸甸的石头压在心头,磨得人烦躁。索性躲到这庄子上,什么兵仗局的事、粮种推广的事,都想暂时抛在脑后,做个只闻稻香、不问政事的闲人。

可偏偏他两世都过惯了忙碌日子 —— 前世挤地铁赶方案,今生筹兵事推农策,突然闲下来,反倒浑身不自在,连手脚都不知道往哪放。

天还没亮,他便爬起来,踩着沾湿鞋面的露水逛田埂。露水打湿了裤脚,凉丝丝的,却让人清醒。刚在老槐树下歇了片刻,竟撞见了要去田里的姑父李贞。

“姑父!” 朱槿看见李贞的身影,立刻吐掉嘴里的青草 —— 草叶在空中划了个轻浅的弧线,落在田埂的草从里 —— 快步走上前,语气里满是意外:“您咋起这么早?这天才刚亮透呢!”

李贞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薄汗 —— 虽是清晨,扛着锄头走了半里地,也攒了些热气 —— 笑着回道:“昨天下了那么大雨,夜里听着雨点子砸在房顶上,心里就没踏实过。咱不得早点去看看?万一田埂塌了、稻苗淹在水里,这一季的收成就悬了。”

说着,他疑惑地看向朱槿,眼角的皱纹挤成几道深痕,像田垄里的沟壑:“槿儿,你不是回城里的王府了么?啥时候回庄子的?咋没让人知会一声?”

朱槿看着李贞苍老的面容,心里忽然一沉,像被露水打湿的棉絮。老人眼角的皱纹深如被岁月犁过的田垄,一笑便叠起好几层;手背的皮肤松弛得耷拉着,像晒干的老树皮,暴起的青筋里仿佛还藏着往日劳作的力气;指节上的厚茧硬得能刮过木柄上的纹路,那是一辈子侍弄庄稼的印记。

他想起史料里的记载:李贞去世于洪武十一年(1378 年),享年 76 岁。在这医疗落后、温饱难继的时代,已是少见的高寿。掐指一算,如今距离那时候,只剩十二年。十二年,对后世的人来说,不过是从孩童长到少年,从青年步入中年的光景;可对眼前这位老人来说,却可能是人生最后的时光。

他太清楚,这时代的 “高寿” 藏着多少无奈。元末战乱刚过没几年,地里的庄稼还没完全缓过来,百姓大多营养不良,能顿顿吃饱糙米饭已是奢望,更别提补充营养;医疗水平更是落后得可怜,一场风寒、一次痢疾,甚至收割时被镰刀划个小口子感染了,都可能夺走人的性命。

村里孩童夭折、壮年汉子劳作时突发急病去世的事,他来庄子这些日子,已听下人提过好几次。寻常人能活到五六十岁,没遭兵祸、没遇灾荒,能寿终正寝,已算 “善终”,76 岁,简直是老天格外开恩。

可对来自后世的朱槿来说,76 岁哪里算老?他那个时代,76 岁的老人能在广场上跟着音乐跳广场舞,能背着背包自驾游遍大江南北,甚至有退休的老教授、老医生还在岗位上 “拼搏”。两相对比,竟让人有些鼻酸。

“昨天夜里回来的。” 朱槿回过神,压下心里的沉郁,笑着伸手去接李贞肩上的锄头 —— 手指碰到那根光滑的木柄时,还能感受到残留的体温,“太晚了,怕您已经歇下,就没去您屋里打招呼,想着今早再跟您说。姑父,不急着去田里,先跟我回院子,我教您个养生的玩意,保准对您身子好,还能缓解您腰上的老毛病。”

“哎哎,使不得使不得!” 李贞连忙往后退了两步,粗糙的手掌紧紧攥着锄头木柄,摆着手抗拒,脸上露出些局促的笑,“咱都这把年纪了,骨头都快松了,还养什么生?能多活一天是一天,能多侍弄几分田,看着稻子熟了,就知足了,别折腾这些新鲜玩意了。”

“姑父,这您可就错了!” 朱槿不由分说,上前一步,轻轻从李贞手里接过锄头扛在肩上 —— 特意把锄头往自己肩头更沉的地方挪了挪,不让老人再费力气 —— 拉着李贞的胳膊往院子走,语气里带着几分执拗,又藏着真心的关切:“正是年纪大了,才更要好好养生!您身子硬朗了,才能多陪咱家人几年,多看看田里的好收成,将来还能看着九江长大,送他去学堂,看他结婚生子,抱上重孙子呢!您不想等着那一天?”

李贞架不住朱槿的坚持,听到 “九江” 两个字 —— 那是他最疼爱的孙子,去年刚满五岁,还会抱着他的腿喊 “爷爷”,软乎乎的小手能暖透人心 —— 原本紧绷的肩膀瞬间软了下来,脸上的抗拒也消散了大半。

他轻轻叹了口气,任由朱槿拉着往回走,脚步慢了些,却没再推脱:“罢了罢了,听你的,就跟你去学学这新鲜玩意。”

院子里的鸡冠花刚开了几朵,红色的花瓣沾着露水,在晨光里透着鲜活的气。朱槿把锄头小心地靠在墙角,怕磕着木柄;又拉着李贞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石凳还带着晨露的凉意,却让人心里踏实。

“姑父,我要教您的这玩意,名叫‘太极拳’,可不是什么花架子。” 朱槿笑着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笃定。

见李贞眼里露出好奇,他继续说道:“这东西我早就教过旁人了 —— 前两年在王府里,我教给爹(朱元璋)和娘(马秀英)了。他们俩年纪也不小了,娘身子骨又不算硬朗,练这个能养气血、稳心神,爹现在晨起没事,都还会自己练上一会儿呢,说比闷在书房里强。”

“就连保儿哥(李文忠),我在军营里也教过他。” 提到李文忠,朱槿眼里多了几分笑意,“不过教给保儿哥的不一样,他要带兵打仗,我教他的那套更偏向‘以柔克刚’的实战路子,能在战场上卸敌人的力、护自己的身,算是攻防兼备的功夫。上次他还跟我说,在战场上靠这法子躲过了敌人的偷袭。”

他话锋一转,目光落在李贞身上,语气更温和了些:“但教给您和爹娘的,就纯是养生的路子了。不用费大力气,也不用讲究什么招式快慢,核心就是‘放松’‘顺气’。您常年在田里劳作,腰和胳膊都积了劳损,练这个正好能疏解酸痛,比您总贴那些治标不治本的膏药管用多了。”

李贞本还带着点 “折腾新鲜玩意” 的敷衍,一听这话,眼睛瞬间亮了 —— 既能让朱元璋和马秀英都愿意练,还能教给儿子在战场上保命,这 “太极拳” 定然不是寻常东西!

他坐直了身子,原本松弛的肩膀都绷了几分,语气里满是期待:“哦?还有这等好东西?那槿儿你快教教咱,咱也学学这能让上位都上心的养生法子!”

见李贞来了兴趣,朱槿笑着起身,拉他站到院中的空地上:“姑父,您先放松,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盖微微弯曲,别绷得太直,就像站在田里准备松土的样子。” 他边说边做示范,缓缓抬起双臂,掌心朝下,手臂与胸口保持着一拳的距离,像抱着一个无形的圆球,动作轻柔得像在托着一团棉花,连衣角都跟着轻轻晃悠。“您看,就这么简单,不用使劲,先找到‘松下来’的感觉。”

李贞学着朱槿的样子抬起胳膊,可常年握锄头的手臂早已习惯了紧绷发力,此刻伸直了像根僵硬的木棍,怎么都找不到 “抱球” 的柔和感,手臂还不自觉地发颤。

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眼角的皱纹挤在一起,带着点自嘲:“槿儿,这胳膊咋就不听使唤呢?跟咱握锄头完全不一样,总觉得浑身不得劲,像揣着块石头。”

“别急,慢慢来,您先别想着‘用力’,要想着‘放松’。” 朱槿耐心地走到李贞身边,伸出手,轻轻托住李贞的胳膊 —— 老人的胳膊皮肤松弛,能摸到下面凸起的骨节,还有常年劳作留下的细小疤痕,像田埂上的裂纹 。

一点点调整他的手臂角度,把他僵硬的胳膊往下压了压,让肘部稍微弯曲:“您感受一下,想象怀里真有个软乎乎的球,比如九江玩的布球,您不用使劲抓,就这么轻轻托着它,不让它掉下来就行。呼吸要慢,要匀,吸气的时候肚子微微鼓起来,像吸进了晨露的气;呼气的时候慢慢把气吐出去,像吹开草叶上的露水,跟着动作走,别着急。”

他退到李贞对面,重新做起 “云手” 的动作,每一个动作都拆解得格外细致,连语气都放得更柔:“您看,左脚慢慢往左边迈一步,步子别太大,刚好能站稳就行,就像在田里挪步怕踩坏秧苗;身体跟着往左转,肩膀别晃,像扛着锄头转弯时那样稳;右手慢慢往左边划个圆弧,像在摸球的侧面,左手往右边带,动作要圆,不能直来直去,就跟您在田里松土似的,要顺着土劲走,不是硬来。”

李贞盯着朱槿的动作,一步一步慢慢学。起初还磕磕绊绊,左脚迈出去时差点拌到自己,右手划圈时也总忘了转腰,动作僵硬得可笑,像个刚学走路的孩子。

可练了一会儿,在朱槿的反复纠正下,竟渐渐找到了点感觉 —— 手臂不那么颤了,呼吸也慢慢跟着平稳下来,甚至能跟着朱槿的节奏,慢慢完成一整套 “云手” 的动作。

晨光渐渐爬高,透过槐树叶的缝隙洒下来,在地上织成斑驳的光影。

院子里,一老一少两个身影缓缓舒展肢体:朱槿的动作流畅如行云流水,带着少年人的轻盈,连阳光都跟着他的动作跳;李贞的动作虽慢,却越来越稳,每一个抬手、转腰都透着认真,像在侍弄最珍贵的秧苗。。

练了约莫半个时辰,李贞额头沁出了细密的汗珠,顺着脸颊往下淌,落在衣领上。

可他却没觉得累,反而觉得浑身的筋骨都像被温水泡过一样舒畅 —— 常年酸痛的腰松快了不少,之前总觉得发沉的肩膀也轻了许多,连胳膊都能抬得更自在了。他停下来,用袖子擦了擦汗,脸上露出真切的赞叹,语气里满是惊喜:“好家伙,这太极拳还真管用!练完浑身都得劲,比咱在田里干半个时辰活还舒服,腰也不那么酸了,连呼吸都顺了!”

朱槿看着李贞眼里的光亮,像看到了田埂上刚冒芽的秧苗,心里暖暖的。他知道这半个时辰的太极拳改变不了太多,却希望能借着这样的清晨,这样简单的陪伴,让姑父多感受些轻松,多留住些安康。

他笑着从兜里掏出一块干净的布巾 , 递了过去:“姑父,您先擦擦汗,歇会儿我再给您倒碗温水。以后咱每天早上都练半个时辰,坚持下去,您的腰肯定能好不少,说不定还能多陪九江玩几年,看着他长大呢。”

李贞接过布巾,用力点了点头,脸上的笑意比晨光还要明亮,连眼角的皱纹都透着暖意:“好!咱以后天天练!这玩意比咱瞎琢磨养生强多了,比贴膏药也管用!”

院子里的鸡冠花在风里轻轻晃着,红色的花瓣沾着的露水滚落下来,像在为这温馨的约定点头喝彩。晨光里,祖孙俩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叠在田埂的方向,满是安稳的烟火气。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