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朱槿见议事告一段落,目光扫过桌上已微凉的四菜一汤,笑着打破了短暂的沉默:“行了,各位大人,快动筷子吧,饭菜再放就彻底凉了。”

他拿起竹筷,夹了一筷子清炒时蔬放进碗里,“诸位大人难得来我这庄子一趟,要是连口热饭都没吃上就走,传出去旁人还得说我不懂待客之道呢。”

话音落时,他眼角的余光若有所思地瞟了一眼隔壁的方向 —— 那是朱槿安排给朱元璋单独用餐的偏房,心里暗自嘀咕:按老头子吃饭的速度,这会儿怕是早就放下筷子,说不定正躲在屏风后偷听呢。

李善长、刘基、杨思义三人闻言,也不再拘谨,纷纷拿起筷子。

先前因议事紧绷的气氛渐渐松弛下来,席间偶尔响起碗筷碰撞的轻响,朱标也不时给身旁的刘基夹一筷子红烧肉,低声说着 “刘夫子多吃点,这肉炖得软烂”。

一顿饭下来,虽无美酒相伴,却也多了几分家常的暖意。

待众人放下碗筷,侍女上前撤去残席,奉上热茶,朱槿才收起笑容,神色渐渐郑重起来:“好了各位大人,茶也喝了,饭也饱了,咱们该说说今日最重要的事情了。”

朱槿话音刚落,屋内众人的动作竟齐刷刷地顿住。所有人的目光像被无形的线牵引着,齐刷刷投向朱槿,眼底翻涌着相同的错愕:还有事情?

要知道,今日朱槿抛出的每一句话,都像一块巨石砸进平静的湖面 。这些事桩桩件件都分量千钧,光是在心里梳理脉络、盘算可行性,就足以让他们绞尽脑汁,更别提后续还要协调各方、制定章程,怕是回去后连觉都睡不安稳。

屋内的空气仿佛都因这突如其来的 “还有事情” 变得凝滞,连窗外的风声都弱了几分。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眼神里满是 “已不堪重负” 的疲惫,却又忍不住被朱槿接下来的举动勾住了心神 —— 这位二公子,到底还藏着什么更惊人的谋划?

只见朱槿缓缓起身,绕到朱标身后,双手轻轻按在兄长的肩膀上 —— 朱标肩头微顿,随即放松下来,显然对弟弟的举动并不意外。

朱槿目光扫过李善长捻须的手指、刘基端茶的手腕,朱槿心底先转过几重念头:世人总说洪武初年朝堂清明,无党争之扰,可谁真能看透这平静背后的真相?不过是自己那个小心眼的老爹,用铁腕皇权硬生生压出来的假象罢了。

老爹起家靠的是淮西勋贵集团,这群同乡兄弟跟着他从濠州打天下,如今个个手握实权。

李善长作为这伙人的 “老乡会长”,管着后勤政务,朝堂上论亲近程度,没人能比得过他;可另一边,刘基领着浙东文臣,靠着运筹帷幄的本事,连老爹都得让他三分。

这两拨人,一个信奉 “严刑峻法才能镇住乱世”,一个主张 “宽刑省赋方能安抚民心”,理念上早就拧成了死结。之后李彬贪腐案,李善长想保,刘基坚持要斩,不过是两派矛盾的冰山一角,更深的积怨还藏在暗处。

如今这两派的首领就坐在自己面前,若不趁今日议事的机会把话挑明,解开他们心里的疙瘩,将来迟早要演变成你死我活的争斗。

到时候朝堂内耗,大明的元气白白被损耗,自己想推行的水泥治河、修路通商、推广新粮种这些事,怕是也要被搅得寸步难行 —— 这可不是他想看到的。

尤其当目光再次落回李善长身上时,朱槿的思绪愈发沉重。

他清楚记得,这位此刻还稳坐朝堂的韩国公,未来会因一己私欲,一步步踏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李善长老年力荐胡惟庸当丞相,打的算盘打得精:一来胡惟庸也是淮西出身,能替他延续势力;二来想借胡惟庸的手打压浙东集团,让淮西派彻底垄断朝堂。

可他千算万算,没算到胡惟庸野心比天还大,竟敢暗中勾结倭寇、北元,图谋谋反;更没算到自己老爹对 “结党谋逆” 的容忍度为零,胡惟庸案一爆发,老爹顺藤摸瓜,查出李善长早已知晓反谋却知情不报,还收了胡惟庸的黄金、美女,甚至默许他挪用官粮私建府邸。

即便李善长是开国功臣,老爹也没半分留情 —— 洪武二十三年那道冰冷的圣旨下来,李善长全家七十余口尽数被斩,连他早已出嫁的女儿、女婿都没能幸免,曾经煊赫一时的淮西集团,就这么土崩瓦解了。

想到这儿,朱槿的心头忽然一软,想起了小妹朱镜静。

那个总爱跟在自己身后,扎着两个羊角辫,像个小团子似的妹妹,后来就是嫁给了李善长的儿子李祺。

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李祺和他们的儿子李芳、李茂才没被株连处死,算是保住了性命。

他忍不住琢磨:若是这次能改变李善长的命运,是不是也能让镜静不用卷入那场灾祸?甚至能让她避开政治联姻,选一个自己真正喜爱的夫君,过安稳日子?

不过这些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 —— 眼下的事还没解决,想太远也没用。

朱槿深吸一口气,把思绪拉回眼前。如今的李善长,还揣着对老爹的十足忠心,是朝堂上最稳的支柱。

要想稳住他,就得让他明白:辅佐大哥朱标,不是为淮西一派谋私利,而是为了他自己能善终,为了整个淮西集团能避开将来的清算。

只有让他看清这层利害,才能真正拴住他的心,让他真心实意地跟着大哥做事。

李善长只觉得朱槿的目光落在自己身上时,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沉重感 —— 那目光不似少年人该有的轻浅,倒像能看透人心般,让他下意识地攥紧了胡须,指尖微微发僵。他实在耐不住这沉默,率先开口打破僵局:“二公子?方才您说要讲最重要的事,不知是……”

朱槿收回落在李善长身上的目光,缓缓扫过座中三人,语气沉稳,反倒有几分久经朝堂的老练:“各位大人都是久居官场、看透世事的人,今日我所说的这些事,还请各位暂且保密。出了这个门,这些想法便与我无关,全当是我大哥朱标的主意。我只希望,未来各位能全力辅佐大哥,助他做成这些利国利民的大事。”

这话让三人齐齐一怔。李善长捻着胡须的手猛地顿住,眼角的余光不自觉地瞟向身旁的刘基 —— 他原以为这些计策是朱槿为自己铺路,没料到竟要全归到世子名下。

沉吟片刻,他还是忍不住开口:“二公子放心,今日之事,老臣定然守口如瓶。只是…… 这些良策皆是您一手谋划,全归到世子名下,怕是委屈了您。”

刘基也放下手中的茶盏,瓷杯与桌案轻碰发出一声脆响,他缓缓说道:“二公子谋划深远,无论是安置老兵以稳军心,还是修河修路以利民生,皆是着眼大明长远的良策。若全算在世子头上,恐难服众,也埋没了二公子的才干。”

杨思义连忙挺直背脊,附和道:“二位大人所言极是!二公子何必如此谦抑,把功劳全让出去?”

朱槿闻言轻轻摇头,语气里满是坦诚:“三位大人误会了。我并非谦抑,而是真心觉得,这些事该由大哥来牵头。大哥仁厚,自小就跟着爹体察民生,更懂百姓疾苦,由他主导,才能让更多官员信服,也能避免旁人说我‘恃才争功’。至于我,能在幕后出出主意、跑跑腿,看着这些事落地,让百姓受益,便已满足。”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目光沉了几分:“我知道,前些日子我娘寿辰宴上,我爹说过‘世子多疾,汝当勉励’的话。各位大人都是人精,肯定明白这话里的意思 —— 无非是想看看朝堂百官的态度,看看谁会趁机钻营,谁又真心为大明着想。”

他轻轻哼了一声,语气里带着少年人特有的坦诚与不屑:“不过在我看来,这事根本没必要。如今天下刚定,民生凋敝,北方有元庭余孽未除,山东有黄河水患肆虐,多少百姓还在忍饥挨饿,连肚子都填不饱,哪有功夫搞那些勾心斗角的弯弯绕?”

朱槿刻意停顿片刻,目光在李善长与刘基之间缓缓转了个来回,一字一句地说道:“朝堂上或许有地域亲疏、理念分歧,比如淮西的同僚重律法,浙东的先生们重宽和,可在‘让百姓吃饱穿暖’这件事上,难道还有淮西与浙东的分别?与其把心思花在揣摩圣意、争夺权位上,不如多花点时间想想怎么让百姓多收两石粮、少受点灾,这才是为官的本分。”

说这话时,他的目光再次牢牢锁住李善长,语气里多了几分不易察觉的警示:“李大人是我爹最信任的肱骨之臣,当年跟着爹打天下,后勤粮草从无差错,连爹都说‘善长虽无汗马功,然事咱久,给军食,功甚大’;刘夫子更不必说,龙湾之战破陈友谅的诡计,鄱阳湖水战烧敌船的奇策,哪次不是您的计策定了乾坤?”

话锋一转,他的语气又添了几分恳切:“我知道,诸位大人心里或许各有考量,比如李大人念着淮西同乡的情分,刘夫子想着浙东文臣的抱负,可大哥的性子各位也清楚,他只认‘为民办事’这一条理。将来跟着他,谁能让百姓得实惠,谁就是大明的功臣,至于出身何处、师从何人,又有什么要紧?就算以前有过些小摩擦,难道不比不过天下百姓的生计?”

李善长听着这话,手指无意识地松开了胡须,沉默了许久才缓缓开口,语气里带着几分愧疚:“二公子所言极是。老臣先前确实因地域之别,对刘大人多有芥蒂,甚至在一些政务上刻意掣肘,如今想来,皆是为了一己之私,忘了天下百姓。日后定当以大局为重,摒弃成见,辅佐世子,共渡难关。”

刘基连忙拱手回礼,眼中满是赞许:“李大人能放下成见,实乃大明之幸,也是百姓之幸。老夫也愿与李大人携手,摒弃往日分歧,助世子推行良策,让百姓早日安居乐业,不再受饥寒之苦。”

杨思义见状,脸上露出喜色,连忙说道:“二位大人能冰释前嫌,真是太好了!户部虽不富裕,但只要是为了百姓、为了大明,臣就是砸锅卖铁,也会凑齐所需的粮草与银钱,绝不让这些良策落空!”

朱槿看着三人达成共识,心中暗自松了口气,却也没放松警惕 —— 他心里清楚,人心易变,若将来再被派系利益裹挟,难免重蹈覆辙。暗自思忖道:李大人,你如今对爹忠心耿耿,可若将来还想着靠 “举荐亲信、打压异己” 来巩固势力,迟早会像历史上那样,被爹视作 “结党谋逆” 的隐患。

我今日把话点到这里,既是给你指条明路,也是告诉你 —— 大哥这里只论实绩,没有派系偏袒,你若好好出力,将来既能保淮西集团平安,又能落个 “贤相” 之名,不比落得个满门抄斩的下场强?

见李善长捻须的手彻底松开,指节不再紧绷,神色也平和了许多,朱槿知道时机已到,便加重语气,抛出了最关键的话:“我今日想明明白白告诉各位的是,那个储君之位,我一点想法都没有。”

这句话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瞬间打破了屋内的祥和。李善长、刘基、杨思义三人同时抬起头,目光定定地看向朱槿,眼中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 —— 储君之位乃天下人觊觎的巅峰,多少人为之争得头破血流,二公子竟能如此轻易地说 “没想法”,实在超出了他们的预料。

刘基手中的茶盏微微晃动,茶水险些洒出;杨思义张了张嘴,却一时不知该说些什么;李善长则重新攥紧了胡须,眼神复杂地在朱槿与朱标之间来回打量。

就在这时,隔壁偏房突然传来 “砰” 的一声闷响 —— 那是朱元璋用力拍在椅背上的声音,力道之大,连这边屋子都能清晰听见。紧接着,偏房里传来压低的、带着怒火的嘀咕:“这个小兔崽子!老子为了试探百官、稳固储位,辛苦谋划布局这么久,你小子一句话就给我全否了!”

这突如其来的声响让屋内众人瞬间僵住,纷纷屏气凝神,目光下意识地投向偏房的方向。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