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恺兴土:中原大地的重生之歌
阳虚山上的忧虑与嘱托
春风如灵动的画笔,卷着新绿,在中原大地上肆意挥洒,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放勋屹立于阳虚山巅,俯瞰着脚下纵横交错的沟壑与沼泽,手中的青铜权杖微微发烫。权杖上铸刻的九条虬龙,栩栩如生,鳞片间还凝着去年洪灾肆虐留下的泥痕,仿佛在诉说着那场灾难的残酷。
“首领,风大。”侍立一旁的巫祝关切地递上葛布披风。方勋轻轻摆摆手,目光紧锁东南方那片蒸腾的水雾。那里,曾是部落联盟丰饶的粮仓,如今却沦为共工氏溃堤后汪洋一片的泽国。数万族人无奈地挤在丘陵之上,只能啃食着发霉的粟米,艰难度日。
“八恺到了吗?”方勋问道,声音中带着一丝急切。
巫祝正要回话,山脚下传来沉稳而有力的脚步声。八个身影迎着晨露,稳步走来。他们身着玄色葛衣,衣上绣着形态各异的图腾:苍鸟振翅欲飞,玄熊威严庄重,赤蛇灵动蜿蜒,白狼矫健勇猛……为首的苍舒,腰间悬着温润的玉琮,每一步都带着山岳般的稳重,仿佛承载着大地的力量。
放勋缓缓走下祭坛,青铜权杖敲击在青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回荡在山谷之间。“高阳氏的血脉,果然带着大地的沉厚。”他的话语中充满了对八恺的认可与期待。
苍舒率领其余七人,整齐地躬身行礼。当他们额头触地时,能清晰地嗅到泥土与艾草混合的独特气息。这是高阳氏传承下来的庄重礼节,唯有面对天地与联盟首领时,才会行此大礼,以表达最崇高的敬意。
“知道召你们来的缘由?”放勋的声音在山谷间久久回荡,仿佛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
隤敳抬起头,他眼角的皱纹里刻满了岁月的风霜。“昨日接到玄鸟传信,知晓首领欲重整九州水土。”这位八恺中最为年长的智者,手掌上布满了丈量土地时留下的老茧,那是他为大地奉献的见证。
放勋突然将权杖猛地顿在地上,杖端的龙首正对着八位才子,目光坚定而严肃。“去年洪水过后,天下九州,三成沦为淤滩,三成变为裂土,还有三成在共工氏余孽的破坏下化作泽国。你们高阳氏世代掌管土地,应当深知这意味着什么。”
梼戭向前迈出一步,他左臂上还缠着治河时被巨石砸伤的绷带,那是他英勇奋战的勋章。“意味着秋收时,至少五个部落要面临饿肚子的困境。”这位以勇猛着称的才子,声音中压抑着怒火。上个月,他的族人在疏浚河道时,不幸被山洪卷走了十七个,这惨痛的记忆让他对治水与重整土地之事,充满了决心。
放勋缓缓点头,目光依次扫过八人,眼神中透露出信任与期望。“苍舒通天地之理,隤敳晓万物之情,梼戭能断大事,大临善抚万民,龙降知山川走向,庭坚明辨是非,仲容擅协调诸侯,叔达长于契约。”他每念出一个名字,对应的才子便不自觉地挺直脊梁,仿佛受到了一种无形力量的鼓舞。“高阳氏赞誉你们‘齐圣广渊,明允笃诚’,今日,我要亲眼见证你们的才能与担当。”
苍舒抬起头,晨光恰好洒落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勾勒出坚毅的轮廓。“请首领示下。”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迎接挑战的勇气。
“我要你们定九州之土。”放勋指向远方,权杖在空中划出一道弧线,掠过晨雾,仿佛要划破眼前的困境。“东至大海,西抵流沙,南达交趾,北及幽陵。把淤滩填成良田,为裂土引来活水,在泽国分出沟渠。三年之内,我要看到黍麦覆盖田陇,仓廪充实盈满。”
山风骤然变得凛冽,呼啸着吹过,八人的衣袂猎猎作响。庭坚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骨尺,那是用巨象门齿精心磨制而成,刻着最早的度量刻度。他深知这个命令的分量之重,自颛顼时代以来,还从未有哪个部族能够承担并完成如此浩大的工程。
“首领,”叔达轻声问道,“共工氏余部盘踞在洪泽泽畔,他们……”
“我已令皋陶率羽林军驻守孟门山。”放勋果断地打断他,权杖再次重重顿地,显示出不容置疑的决心。“你们只需专注于锄头与耒耜之事,刀兵冲突,无需担忧。”
苍舒突然露出笑容,那笑容如同初春解冻的河水,带着希望与温暖。“高阳氏的子孙,手上只会握耒耜。”他转身面向七位兄弟,坚定地说道:“明日清晨,各带族中工匠在洛水之畔会合。”
洛水之畔的辛勤耕耘
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掠过洛水,洒下金色的光辉,八恺早已在洛水之畔竖起了测日影的表木。苍舒凝视着表木投下的影子,神情专注,在龟甲上郑重地刻下第一道刻度。“春分已过,距秋收仅有五个月,当务之急,必须先打通淤塞的河道。”他的话语如同晨钟,敲响了这场土地改造工程的序曲。
隤敳铺开兽皮绘制的地图,上面用朱砂醒目地标注出三十七条淤塞的水道,如同人体的经络,亟待疏通。“最紧急的是荥泽,那里困住了伯益氏的三个聚落。”他的指尖划过一条蜿蜒的红线,“然而,要疏导荥泽,必须先凿开孟津的礁石,打通关键的节点。”
梼戭毫不犹豫地扯开绷带,露出结痂的伤口,那是他治水的勋章。“我带三百石匠去孟津。”他话音刚落,身后便传来石匠们打磨工具的叮当声,清脆而有力。那是连夜从高阳氏领地赶来的族人,他们的背上背着开凿山石的青铜楔子,眼神中充满了坚定与无畏,随时准备投入到艰巨的工程中。
苍舒望着兄弟们忙碌而坚定的身影,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突然从行囊里取出一块玄玉,玉上刻着北斗七星,正是高阳氏世代相传的量天器,承载着先辈们的智慧与期望。“大临,”他将玉递给身材魁梧的大临,“你带五百族人去丈量淤滩,切记,要仔细分清可耕的黑土与含盐的斥卤。”
大临接过玄玉时,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眼神中闪过一丝悲痛与坚定。他想起去年冬天,自己的儿子在丈量盐碱地时,不慎失足落入冰窟,永远地离开了他。“定不负所托。”他瓮声说道,转身时,腰间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响声,那是他部族用来召集族人的信物,仿佛在召唤着大家为了土地的重生而努力。
龙降已经率领船队出发了。这位熟悉水性的才子站在独木舟头,望着浑浊的洛水,心中充满了对未知的挑战的勇气。他突然从怀里掏出一块甲骨,上面刻着他昨夜占卜的结果:“利涉大川,无咎。”他将甲骨轻轻抛入水中,仿佛在向天地祈求庇佑,随后带领船队向着荥泽坚定地驶去,船头的赤蛇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如同他心中燃烧的斗志。
庭坚则在洛水畔竖起了十二根木杆,有条不紊地开始规划土地。他用骨尺仔细量出杆与杆之间的距离,又在地上精心画出方格。“以杆为界,每格百步,百步为亩,百亩为井。”几个年轻的族人蹲在地上,用树枝认真地跟着他画的线条描摹,很快,一片规整的井田图案就在河滩上清晰地显现出来,仿佛是大地之上的一幅崭新蓝图。
仲容正忙着与周边的部落首领交涉。有穷氏的首领不愿让出祖辈开垦的土地,手持石斧,与他对峙,气氛紧张。仲容却不急不躁,从容地从行囊里取出两壶酒,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尝尝高阳氏的黍酒。”他给对方斟酒时,指缝里漏出几粒饱满的谷种,“这是去年在淤滩上试种的,亩产比山地多三成。”有穷氏首领的目光瞬间被谷种吸引,握着石斧的手慢慢松开,眼中露出一丝动摇与期待。
叔达则在专注地整理盟约。他将各部落达成的协议仔细地刻在竹简上,每写完一段,就用绳子精心编连成册。阳光洒在他专注的脸上,能看到睫毛上沾着的木屑,那是昨夜削制竹简时留下的痕迹。“这些盟约,要让子孙后代都铭记。”他轻声对自己说,将编好的竹简小心翼翼地放进木匣,仿佛在珍藏着一份无比珍贵的历史记忆。
阳虚山上的欣慰与希望
三个月后,放勋再次登上阳虚山。这一次,眼前的景象已焕然一新,令人欣慰。孟津的礁石已被成功凿开,洛水奔腾着注入荥泽,仿佛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新的活力;淤滩上出现了整齐的井田,田埂边新栽的柳树已抽出嫩绿的新芽,随风摇曳,仿佛在为这片重生的土地翩翩起舞;伯益氏的族人正忙碌地收割着早熟的粟米,田垄间传来孩童们欢快的笑声,那是丰收的喜悦在空气中弥漫。
巫祝突然兴奋地指向西方:“首领您看!”方勋顺着他的手指望去,只见八道烟尘正从不同的方向迅速汇聚而来。那是八恺带着族人归来的信号,如同希望的曙光。
苍舒走在最前面,玄色葛衣已被烈日晒得发白,然而腰间的玉琮却愈发温润,仿佛见证了这段艰苦历程。他身后,隤敳正与梼戭热烈地争论着什么,手中比划着河道的走向,那专注的神情,仿佛在描绘着未来的水利蓝图;大临的肩上扛着新制的耒耜,上面还沾着新鲜的泥土,那是他辛勤劳作的印记;龙降的船队在洛水划出一道道银带,船头的赤蛇旗在风中舒展飘扬,彰显着他们治水的功绩;庭坚正低头仔细检查着新制的骨尺,仿佛在丈量着大地的尺度,为未来的规划做着精准的准备;仲容与叔达并肩而行,手中捧着编订成册的盟约,竹简在阳光下泛着青光,那是他们协调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
放勋走下祭坛时,突然听到一阵熟悉而悦耳的声音——那是耒耜翻耕土地的声响,从四面八方汇聚而来,如同大地有力的心跳。他接过苍舒递来的泥土,那黑褐色的土壤里还带着粟米的清香,仿佛承载着丰收的希望。
“首领,”苍舒的声音带着疲惫却充满力量,“已丈量可耕之地九万顷,疏通河道百二十条,新筑堤坝三十里。”
放勋将泥土撒向空中,春风温柔地卷着这些微小的颗粒,让它们飘落在中原的每一寸土地上。“从今日起,”他高举权杖,龙首在阳光下熠熠生辉,仿佛象征着这片土地的新生,“这片土地,将不再辜负她的子民。”
八恺同时躬身,额头触地时,能真切地感受到脚下土地传来的微微震动——那是千万族人正在翻耕土地的声音,正从九州的每一个角落传来,汇聚成一首不朽的歌谣,歌颂着他们对土地的热爱与付出。
荥泽之畔的展望与传承
秋收时节,放勋再次来到荥泽。昔日那片汪洋泽国,如今已华丽转身,变成了金色的粮仓,一片丰收的繁荣景象。伯益氏的族人正用陶罐盛装着新收的黍米,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一个孩童抱着沉甸甸的谷穗,欢快地跑过,他脖子上挂着的玉坠,正是用孟津开凿出的玉石精心雕琢而成,仿佛是这片土地重生的象征。
苍舒指着田埂边的石碑,说道:“上面刻着各部落的地界,还有新开垦土地的分配情况。”放勋走近细看,只见碑上除了清晰的文字,还刻着八个相连的图腾——那是八恺的族徽,正环绕着联盟的龙旗,在夕阳的余晖下闪耀着永恒的光芒,象征着他们团结一心、共同为这片土地奋斗的精神。
夜色降临,洛水畔燃起了温暖的篝火。八恺围坐在方勋身边,手中捧着盛满米酒的陶碗。远处传来族人的歌声,那是赞美土地与丰收的古老歌谣,悠扬而动听,在夜空中回荡。
“明年,”苍舒望着跳动的火焰,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我们要把水渠修到太行山下。”
放勋笑着与他碰碗,米酒的醇香在空气中弥漫开来,仿佛已能闻到来年的麦香。“好,我等着你们的好消息。”
篝火在夜风中噼啪作响,将八恺的身影投映在大地上,宛如八座沉默而坚定的山。他们深知,这场与土地的约定,才刚刚拉开序幕。而这片广袤的中原大地,将永远铭记这些用双手改写她命运的人们——那些高阳氏的子孙,那些让土地重获新生的八恺。他们的故事,将如同璀璨的星辰,在这片土地的历史长河中,永远闪耀着光芒,激励着后人不断为了美好的生活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