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知陈默接下来便打算去国外转一转后,不论是许宝龙还是马末都,几人都是一愣。
他们都清楚陈默的出国计划,知道这次选品会结束后,他可能会做打算,但他们真没想到居然会这么快!
“大概准备什么时候动身?”
“准备先去哪里?”
老许和老马同时问道。
很显然,他俩也是有想法的。
“可能就最近几天吧,至于说到底要去哪里……这个暂时还没想好。”陈默吃了一口蘸满羊汤的泡馍,咽下去后才说道:“等那鸡缸杯修好,到时候我再好好研究研究。”
听到这个答案,
许宝龙和马世琛皆是沉思了起来。
老实说,陈默准备去国外,他们俩是真想跟着凑凑热闹。
就最近这两三个月的经历而言,比他们之前一年、两年甚至三五年的古董生涯都要精彩太多了。
不跟着陈默,他俩哪儿能见着那么多“野生”的好东西!
要知道,在博物馆里面,和在外面的地摊上,看见宝贝的感觉那可是完全不相同的!
就更不用说最近这段时间,在大默神的帮助下,成功捡到手的漏了!
比认识陈默之前,自个儿在古玩街捣鼓那么多年捡到手的所有漏,加在一块儿再翻个翻……还要多不少!
而且这还考虑到这俩人都是大老板,没一个是差钱的主,以至于这里还单指的是捡漏的数量,没提价值!真要提价值的话那就更不用多说了!
也正是因为这种种原因,
俩人是真想跟着陈默出去转悠转悠。
只可惜,两人都不是那种已经退休且啥都不用管的“社会闲散人士”。
来京城当甩手掌柜都这么长时间了,各自的公司早就堆满了一箩筐的事儿。真要啥都不管,一声不吭的直接一张机票跟着陈默一起飞到国外,那等他俩下次回来的时候,代理经理人必然崩溃着要闹离职……
老许和老马俩人相视一眼,瞬间都明白了对方的想法——先回去处理公司上的义务,等忙完后,再补张机票跟过去!
…
对于陈默的这个打算,
感兴趣的可并非只有许宝龙、马世琛以及张美芳。
于大爷和马末都自然也是同样如此。
两张四方不锈钢桌拼在一块,拼出来的长桌上,羊汤的热气腾腾,气氛相当热络。
于大爷用喝酒的动作呷了口羊汤,笑眯眯地把话头接了过去:
“说起要出国踅摸好东西,嘿,在座的各位,有一个算一个,谁能比得过咱们马爷当年的见识?”
众人目光皆投向马末都。
马末都摆了摆手,刚想开口说话,只不过他哪能赶得上于大爷的嘴速。
“陈兄弟,你别看咱马爷现在稳坐钓鱼台,当年他可是最早一批把腿迈出国门,满世界‘搂草打兔子’的主。那会儿信息多闭塞啊?愣是凭一双火眼金睛,在洋人的地界上给咱淘换回不少宝贝。”
“要不然这‘国内捡漏第一人’的名号能这么堂而皇之的落在他头上?”
顿了顿,于歉似乎是在回忆:
“我记得有一回,好像是九十年代初吧,咱马爷跑去了浪漫国。好像是在一个小拍卖行,人家都是冲着那些华丽的洛可可家具、油画去的。咱马爷呢?他一眼就相中了个角落里头,落满灰的乾隆珐琅彩小碗。那碗上的画片儿是西洋人物,但韵味儿全是中国的,当时老外根本看不懂,以为是不值钱的假玩意儿。
于歉又呷了一口羊汤:
“但咱马爷心里门儿清,那是清宫造办处特制的外销精品,顶级货中的顶级货,搁现在那是得当成一级文物的。结果怎么着?连一个竞拍的都没有,马爷就花了两法币,就给请回来了!至于说为啥花了两法币,那还是因为起拍价是一法币,按那拍卖行的规矩,想要就得加钱……咱马爷当场利利索索的加了一块钱!”
讲故事这块儿,
于大爷真不愧是专业的,讲的那叫一个绘声绘色,宛若情景重现!
给马末都都讲的含蓄了起来,没直接回答,只是补充道:“那时候机会是好,主要靠的是信息差。咱们认得,他们不认得。”
“还有更神的呢!”于大爷说得兴起,“在鹰国的一个老庄园主的遗产清卖上……”
…
在座的,
无论是做生意的还是不做生意的,有一个算一个,在出国这块儿确实和马末都比不了。
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总共也就一百五六十来个国家。
那个时候,马爷就把这些国家几乎全给犁了个遍……这经历,就问还有谁?
在于大爷绘声绘色的表演下,
陈默听的也是相当专注。
既然他打算接下来出国逛逛,有老前辈的攻略在这儿摆着,不问白不问嘛!
不过,听着听着,陈默突然从眼前于大爷的身上,感受到了些许老许的影子。
嗯?
总之,一碗羊汤,
硬生生喝成了茶馆的感觉。
就连旁边儿几桌的客人都也支起耳朵听了起来,直到外面等着换桌的客人实在是等不及了,店家催促后,这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
…
次日,
许宝龙、马世琛、张美芳三人,直接买了张机票,麻利的赶回了洛城。
处理起了这段时间堆积的各种事项。
陈默则是一个人前往出入境管理局,申请护照。
陈默本来打算着第一站便直接冲向那大鹰帝国,然而昨天晚上听完马末都(于大爷版)的经历后,这个想法也发生了改变。
他不准备出国了!
第一站目的地换成了国内的——湾岛。
从出国,
变成了出境!
之所以选择去这里。
是因为当时为了规避战火,南迁了足足有一万三千箱文物……然而后面仅有八千箱运回了京城!余下的五千多箱珍贵文物当中,足足有接近四千箱,被送到了对岸的湾岛。
其中就有比较出名的‘翠玉白菜’、‘肉形石’、‘《富春山居图》’、‘毛公鼎’……等这种全世界闻名的国宝!
然而,在大批量的转移运送过程当中,部分流失是不可避免的。
当时用的交通工具有轮渡和飞机这两种。
后者数量很少,主要依靠前者的海运能力。
但从大陆港口发出去的,和湾岛最后收到的,数量上可完全没对住!
中间的差数,足足有八九百箱之多!
其具体流落到了哪里,
谁也说不明白。
当然,这都是民间流传的小道消息,不是亲历者,没有真正登上那几艘轮渡的,基本上也都是道听途说来的。
不管怎么说,陈默这个道道道道听途说plus版的,是打算去湾岛,游一游那日月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