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馨宁在心中微微叹口气,面上却是露出笑容道:“是我来得不凑巧。”
早知道就应该在昨日来中山大学。
人家今天正式报到,想要提出见新生这个想法,对方肯定不会答应。
学校正忙着接待新生呢,她要是提出这个要求,不是给人家添乱?
没办法,她只能在后勤领导带领下,在学校内部简单逛了一圈,然后便带着助理离开了学校。
另一边,江少渊宿舍。
他们寝室的郑成梁、李国庆两人,自发报名成为迎接新生的志愿者。
故而,两人早早就离开宿舍去忙碌。
江少渊并没去当志愿者,而是吃过早饭后,便去图书馆看书。
学校的午饭不咋的,早饭还勉强凑合。
“不行,等到正式开学,还不知是什么情况,这时候能去外面吃,还是去外面的好。”
昨天一整天都在食堂吃饭,说实话,让他非常不习惯。
上午十点来钟,江少渊嘀咕了一句,他便还了书,准备去学校外面吃午饭。
今天学校多了许多人,都是来报到的新生。
“江少渊,你这是要去哪?”
路过报到地点,一人叫住他,正是同专业的吴建兴,后者也报名参加志愿者,正引导新生报到。
“我准备去外面逛逛,你继续忙吧。”
江少渊笑着应了一句,并没说实话。
这个年代与后世不同,要是天天把去外面吃饭挂在嘴边,要是被有心人知晓,看他举报不举报你就是了。
真要是觉得别人不会这么做,那才真是单纯得可爱。
要是换做两千年后,即便被人举报学校也不可能因此处罚你。
这个年代可不一样,现在开放的号角还没吹响,大变革的风波虽然过去,但要是被扣上资本主义帽子,仍会有一定影响。
虽说江少渊并不怕这些,不过,能少一些麻烦,还是少些的好。
“去哪里吃午饭呢?”
出了学校大门,江少渊不由陷入纠结之中。
想了想,还是觉得去那天下午的国营饭店,那里菜品的味道还不错。
虽说比不上羊城酒家,却也差不了太多。
坐上公车,来到那天的饭店。
现在刚刚十一点多,还没到饭点,里面并没什么吃饭的客人。
见到江少渊进来,一个服务员顿时双眼一亮,他并未当回事,而是来到前台点了几个菜,付了钱后,便找了个位置安心等待。
他并没注意,那个服务员偷偷溜出饭店,去打了个电话。
“喂,您好。”
“喂,冯主任吗?我是饭店服务员,您上次让注意的那个人,又来我们店里吃饭了。”
“什么?”
冯馨宁办公室,听到电话里面传来的声音,她站起身来,呼吸都变得急促了几分。
“嗯,我马上过来,麻烦你帮着看着一点,要是对方要走,尽量帮我拖延一下。”
“好。”
饭店服务员应了一声,便听到电话里面传来的忙音。
她挂断电话,正往饭店走去,却是见到有一位六十来岁的女士正准备进入饭店。
仔细一瞧,这不是上次跟着冯主任那位?
她心中一动,便上前问道:“您好,请问您是前天跟着冯主任一起来找人那位吗?”
“对,你是?”
杜秀蓉抬起头,疑惑望向眼前之人。
饭店服务员连忙说道:“我是这里的服务员,刚才去外面给冯主任打了电话,那位客人现在正在饭店里面。”
“什么?他就在饭店里面?快,快带我过去。”
“好。”
见杜秀蓉如此激动,服务员不敢怠慢,连忙上前将之扶起,进入餐厅内部。
“就是那个小伙子?”
“对。”
现在整个饭店就江少渊一人,很好辨认,杜秀蓉当即快步走向江少渊。
在两人将视线移动到自己身上的时候,江少渊便已察觉。
他不由皱眉,抬起头的瞬间,却是顿时愣住。
只见一张虽然苍老,却能依稀辨别出与自己母亲有些相似的脸庞,出现在他的视线之中。
“小伙子,照片上的人你认识吗?”
也就在江少渊愣神之际,杜秀蓉来到江少渊面前,还将一张老照片递向他。
江少渊并没去接照片,精神力一扫,便已知晓,照片上的人与自己老妈有八九分相似。
只不过,照片上的人穿着军装,英姿飒爽。
不用想就知道,照片应该是眼前之人年轻的时候。
想到之前在饭店门口遇到那人,江少渊了然,应该是对方将事情告诉眼前这位,才有现在这一出。
他现在心中纠结无比,要不要告诉对方,照片上的人与自己母亲非常相似?
说实话,尽管眼前之人看起来非常激动欣喜,但对方是什么样的人,他并不清楚。
如果,自己老妈真与对方是亲戚关系,要是认下这门亲戚,会不会打扰到自家人的生活?
还有,这家人好不好相处,会不会出现其他问题。
二世为人,还经历过后世信息大爆发时代,江少渊对血缘并不是非常执着。
亲情亲情,在于一个情字,而非是血缘。
不管是这个年代,还是后世,都有家里偏爱某个儿子,对其他子女不重视的情况。
也并非所有的父母都是好的,还有兄弟姐妹之间的龌龊也有不少。
认不认这门亲戚,自是让他迟疑。
不过,江少渊眼中流露出的纠结情绪,却是让杜秀蓉认定,对方一定见过与照片上相似之人。
她不由露出慈祥笑容道:“孩子,不用担心。”
“奶奶有一个女儿,在四十年前……”
杜秀蓉把自己生下女儿,并将之交给农户寄养,后来却没找到农户的事全都说出。
说到伤心处,她再一次忍不住流下眼泪。
“唉。”
江少渊叹了口气,对站在杜秀蓉身边的服务员说道:“扶她坐下吧。”
“哦,好。”
服务员也被杜秀蓉的故事给感动到,被江少渊声音惊醒,这才将之扶着坐下。
江少渊本以为对方是母亲走丢后,一直没有寻找呢。
不曾想,当初与母亲走丢的亲人,并非是她真正的亲人,而是被寄养在后者家中。
至于杜秀蓉的做法,说实话,他还是比较能理解的。
真要是大家都顾着自己的小家而不去抗争,在多少年前,他们就都成亡国奴了。
当年国破家亡,多少人为了打小本子而抛头颅洒热血。
这些抛弃一切,奋不顾身打小本子的人,方才最为无私伟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