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上平安无事,如意顺利地回到了村子里。
她顺着记忆找到了当初的家,被篱笆围着的小院子。
院子里有三间青砖瓦房是堂屋和卧室,还有两间泥巴屋子,是厨房和柴房,还能放些杂物。
如意看着比记忆里破旧一些的院子,一时之间也有些感慨。
很快,屋子里走出一个抱着被子的女人,正是秦月娘。
她有些吃力地想把被子搭到院子里扯的绳子上晾晒一下,如意也顾不上打招呼,直接推门而入去帮忙。
秦月娘被突然进来的人吓了一跳,待看清是如意后眼睛都瞪大了。
被子一搭上去,她就赶紧过来拉住如意的胳膊,一叠声的问:“,你怎么突然回来了?你忘了…,观主知道吗?我送你回去!”
如意:…
她赶紧拉住满脸着急的秦月娘,解释道:“娘,没事的。我现在的修为已经可以下山了,观主也知道的,还是他亲自允许我下山的。”
秦月娘听到这些,这才放松了些。
但她还是把如意拉到屋子里,“你还是在屋子里待着吧,别在院子里。屋子里好歹还有香灰!”
如意无奈,她也是到山上之后才知道,村子里为了安全在建房之前都会去道观或城隍庙取一捧香灰,在盖房子时候混在粘合剂里,这种香灰其实没多大作用。
如果是同一年的香灰还会有一点点效力,但时间一久早就失去了那一丝丝作用。
而村子里的人之所以觉得有用,归根到底还是因为现在灵气衰退,妖魔鬼怪都减少了。
村子里偶尔出现的一些游魂,只要血气旺盛一些的壮年人都能吓退。
不过她这会也不想让秦月娘太过担心,就没多说什么,顺从的跟着进了屋子。
家里只有秦月娘一个在,如意不用问就知道方大锤下地去了。
此时正是春种的好时节,道观里的弟子们这两天就是在播种玉米。
虽然这个世界居然有玉米这件事让如意有些惊讶,但她转念一想,本来这个世界已经不科学了,那有玉米也没什么了。
如意还是关心了一句:“我爹干活去了?他现在身体在怎么样还吃的消吗?”
秦月娘点了点头,“没事,身体好着呢,每年上山你不是都给把脉吗?”
如意想到年前腊八时候方大锤的脉象,确实还可以,这才点了点头。
两人又聊了一些别的,基本上都是秦月娘一边忙活一边说给如意听得,如意就在旁边帮帮忙,顺便附和几句。
从秦月娘这里,如意知道现在村子里生活比前几年好多了。
玄青观和其他富户收的佃租是一样的,但不用缴税,最后村民拿到手里的比往年多了不少,这样以来生活也比往年好多了。
因为这事方大锤在村里的威望都提高了不少,毕竟玄青观每年是直接和他对接的,至于分给村子里的是让哪一家种,都是听方大锤的。
就连两个儿子和方大锤的关系都更好了。
以前虽说孩子们也孝顺,但毕竟都分家了,也会有一些自己的小心思。
现在除了不住在一起,甚至比分家以前更孝顺了。
这不,现在春播秋收都是三家一块干活的,今天方大锤就是和两个儿子一块种玉米去了。
说起这些,秦月娘满脸笑容。但她一句都没提儿媳妇,感觉眼里就没这俩人。
如意一边在心里感叹,婆媳天生是冤家,一边转移了话题,没多说什么。
好不容易回来一趟,她就不讨嫌了。
而且她和两个嫂子也没啥感情,上山这些年更是一次也没见过,就不提了。
不过如意虽然没说,但秦月娘之后还是去把两个儿媳妇和孙子孙女都叫来了,如意好不容易回来一趟,自然是要都见见的。
两个嫂子也都很好奇这个小姑子现在的情况,不一会都带着孩子还带着一些菜来了。
一时之间院子里就热闹了起来。
秦月娘带着两个儿媳妇在忙活,如意则是被一堆孩子围着,都想跟她打听在山上的生活。
等日上中天,方大锤和两个儿子一块回来了,浑身都湿透了。
如意赶紧帮忙打了水放在院子里让几人洗漱,看她突然出现几人都很惊讶,一边洗脸一边还抽空赶紧问几句。
当然,因为两个哥哥并不知道当时的情况,方大锤也没问太详细。
当年如意和方大锤上了一趟山就再也没下来,两个哥哥自然也是要问的,方大锤糊弄不了老婆子,倒是糊弄两个儿子还是可以的。
他只说如意没有啥问题,反倒是因祸得福发现了和三清有缘,就被观主留下做了师妹,以后要有大造化。
虽然当初两个哥哥都对这件事颇有异议,他们觉得观主不一定靠谱,但这件事他俩说了不算,也只能就这样了。
还是后来玄青观突然就把地佃了出来,他俩这才发现玄青观居然还是个地主,等后来玄青观开山门收徒的时候,两人已经对老爹满心佩服了。
还是老爹有眼光。
至于如意在山上的情况,两人一年也是会上山一次的,都是有目共睹的。
而且如意虽然没有给他俩东西,但爹娘每次上山回来多少会从手指缝里给他们漏点,两人还能不知道啥情况吗?
自此,他们对爹娘更是孝顺了。
也别说他俩功利,这都是很实际的情况,同样是爹娘,那自然是更有家底的父母更值得花心思。
秦月娘和两个儿媳妇都是手脚麻利的人,方大锤三人刚回来,那边就宣布开饭了。
人太多,干脆就分了两桌,大人们坐一桌,小孩子们坐一桌。
几个侄子侄女对如意说的山上的生活好奇不已,一时之间还有些意犹未尽,有些不想动,还是如意说吃完再继续才把他们哄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