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见阿喜对张生情意渐深,便暗中谋划撮合。
她先拜访张母,开门见山:“我家小姐慕公子贤名,愿结秦晋之好。”
张母大惊:“王门千金,焉能下嫁寒门?姑娘莫要说笑。”
青梅正色道:“小姐重才德轻财帛,若公子有意,可遣媒提亲。”
张母犹豫再三,终托侯媒婆前往。
王夫人闻之笑倒:“那张生家徒四壁,竟敢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王进士也觉好笑,唤来阿喜:“那张生托媒求亲,你意下如何?”
阿喜低头不语。青梅忙道:“张生虽贫,但才德兼备,他日必能高中...”
王夫人打断:“小蹄子多什么嘴!”
转而问阿喜,“若能食粗粮、穿布衣,便允了这门亲事如何?”
阿喜思忖良久:“贫富命也。倘命之厚,则贫无几时;或命之薄,彼锦绣王孙,其无立锥者岂少哉?但在父母。”
王进士本为戏言,见女儿似有此意,勃然大怒:“贱骨!不长进!欲携筐作乞人妇,宁不羞死!”
阿喜泪如雨下,奔回房中。侯媒婆见状,慌忙告辞。
青梅见事不谐,夜访张生。
张生正在苦读,见青梅来,惊问其故。
青梅直言:“妾慕公子贤德,愿以身相许。”
张生正色道:“姑娘美意,张某心领。
然私奔非礼,若不能明媒正娶,岂不辱没姑娘?”
青梅泣道:“若得公子垂怜,纵为妾媵,亦无所憾。”
张生叹道:“有三不可:你不能自主,一也;我父母不允,二也;无聘礼相迎,三也。姑娘请回吧。”
青梅归去后,向阿喜请罪。
阿喜叹道:“不苟合,礼也;必告父母,孝也;不轻然诺,信也。有此三德,天必佑之。”
又问,“你当真要嫁他?”
青梅坚定道:“纵死不悔。”
阿喜感动:“我必助你如愿。”
不久,王进士授曲沃知县,举家赴任。
阿喜趁机对母亲说:“青梅年长,不如让她留在金陵许配人家。”
王夫人素觉青梅聪慧太过,恐带坏阿喜,便顺水推舟应允。
青梅得知这个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飞奔去找张生。
张生听到这个好消息,喜出望外,但一想到家中贫困,又不禁愁容满面。
张母看到儿子的为难,决定四处去借钱,哪怕是受尽白眼和屈辱,也要凑齐赎身的银两。
经过一番艰难的奔波,张母终于借到了足够的钱。
王进士看到张母送来的赎身银两,嘴角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笑容,嘲讽地说:“此婢只合配寒门。”
然后,他毫不犹豫地收下了银钱,将青梅许配给了张生。
新婚之夜,张生和青梅相对而坐,青梅眼含热泪,对张生说道:“蒙君不弃,妾当竭力相助。”
张生感动不已,紧紧握住青梅的手。
从此以后,青梅尽心尽力地操持着家务,早起晚睡,侍奉公婆,把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白天,她辛勤劳作,洗衣做饭,打扫房间;
晚上,她则在微弱的灯光下,一针一线地做着针线活,然后拿到集市上去卖,用这些钱来贴补家用。
青梅手艺精巧,所绣花鸟栩栩如生,城中绣庄争相收购。
她劝张生专心读书,勿为家计担忧。
一年后,张生乡试中举。
又三年,赴京会试,高中进士,授司李之职。
恰在此时,张父病故,张生守孝一年,方才携家眷赴任。
临行前,青梅特来向阿喜辞行。
彼时阿喜母亲病重,家中愁云惨雾。
阿喜见青梅凤冠霞帔,不禁泣道:“子得所矣,我固不如。”
青梅忙道:“小姐恩德,妾永世不忘。”
二人洒泪而别。
王进士赴任曲沃,不到半年,夫人病逝。
又二年,王因受贿被劾,免官罚赎,家产荡尽,一病不起。
时值瘟疫流行,王进士染病身亡。
仆从四散,只余一老妪陪伴阿喜。
不久老妪亦去世,阿喜孤苦无依。
邻妪劝阿喜嫁人,阿喜泣道:“能为我葬双亲者,从之。”
有李郎闻其美貌,欲纳为妾,答应厚葬其父母。
阿喜大哭:“我仕宦裔,安能为人妾?”遂拒之。
日渐困顿,阿喜每日仅食一餐。
半年后,实在无法支撑,只得答应李郎。
李郎厚葬王氏夫妇,欲接阿喜回府。
谁知李妻悍妒,将阿喜杖打出门。
阿喜披发涕零,无处可去。
幸得老尼收留,暂居庵中。
庵中清苦,阿喜日诵经卷,夜做女红。
虽有恶少骚扰,然尼姑竭力相护,得以安身。
这日暴雨倾盆,庵外车马喧哗。
原来是司李夫人路过避雨。
尼姑开门迎入,见夫人华服盛装,仆从如云。
夫人入殿礼佛,忽见偏殿有一女子背影熟悉。
近前一看,竟是阿喜!二人相认,抱头痛哭。
这司李夫人不是别人,正是青梅。原来张生守孝期满,起复为官,现已升任司李。
青梅见阿喜憔悴模样,心痛不已:“小姐如何至此?”听罢经历,更是泪如雨下。
青梅道:“天意如此,使我重逢小姐。请随我回府,必当奉养。”
阿喜羞惭不肯:“今日相看,何啻霄壤!妾安敢攀附?”
青梅正色道:“若无小姐当日相助,焉有青梅今日?”
强为阿喜更衣,一同回府。
张母见阿喜,惊喜交加:“此非王小姐耶?”
听罢经历,老泪纵横:“苦命的孩子,今后这里便是你的家。”
青梅欲让正室之位予阿喜,阿喜坚拒:“蒙收留已属万幸,安敢僭越?”
张生归来,见阿喜,愕然良久。
听青梅述说经过,慨叹不已:“王小姐贞烈如此,令人敬佩。”
夜间,青梅对张生道:“妾本欲让位,然小姐不从。请相公纳小姐为平妻,妾愿执婢礼。”
张生摇头:“你为我吃尽苦楚,岂可如此?王小姐贞洁贤良,我当以礼相待,从长计议。”
次日,张生请阿喜至堂前,郑重道:“小姐若不弃,请与青梅共执箕帚,不分妻妾,皆为我妻。”
阿喜感其诚意,终于应允。择吉日,张生同时迎娶二女,不分大小,以平妻相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