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于玉》终章
梦仙五十岁那年,葛氏夫人忽然提出要去南岳进香。
这个念头来得突然,却也合乎情理,毕竟她的丈夫吴青庵曾在此地遇仙得道。
岁月在她身上留下了痕迹,鬓角已染上了霜白。
但她的身姿依旧挺拔,眼神清亮,透着一股不凡的气质。
梦仙虽知母亲年迈,不宜远行,但拗不过她的一片心意,只好精心备了车马,亲自护送。
一路上,葛氏夫人少言寡语,只是静静地望着窗外,似乎在回忆着往昔的岁月。
行至南岳脚下,恰逢中秋佳节。
月圆人团圆,这个夜晚显得格外美好。
夜里,月色如水,温柔地洒满了整个庭院。
葛氏夫人推开窗,望着天边那轮皎洁的圆月,忽然轻声说道:
“你父亲若是回来,该认不出我了。”
梦仙正要答话,却忽见院外有两道身影缓缓走来。
一紫一白,衣袂飘飘,宛如仙人下凡。
穿白衣的是位道人,鹤发童颜,手中握着柄拂尘,正是当年赠信的那位仙人。
他身后跟着位紫衣女子,身姿婀娜,眉眼间竟与梦仙有几分相似。
“琳娘,别来无恙?”
道人笑着开口,声音清润如玉石相击,让人听了心旷神怡。
葛氏夫人猛地站起身,泪水瞬间模糊了双眼。
她颤抖着声音问道:“青庵……真的是你?”
吴青庵走上前,紧紧握住她的手,指尖的温度竟与常人无异。
他微笑着说道:
“我修行多年,终得大道。
今日特来接你,与我共赴仙境。”
他转身指向紫衣女子,继续说道:
“这位便是紫衣姬,梦仙的生身母亲。
她为了寻找你,也为了我们的孩子,付出了太多。”
紫衣姬上前敛衽行礼,眼中带着温和的笑意:
“这些年,多谢姐姐照拂犬子。
梦仙能健康成长,全仗您的悉心照料。”
梦仙惊得说不出话来,他这才明白,原来父亲从未忘记尘世的牵挂。
他一直在努力修炼,只为能与家人团聚。
当夜,他们在客栈的庭院里设了酒席。
月光透过桂树洒下来,落在三人身上,显得格外温馨。
吴青庵说起这些年的修行经历,言语间充满了感慨与怀念。
“我在仙境时常思念你们,却碍于仙凡阻隔,不得相见。”
他轻轻抚摸着手中的拂尘,
“直到炼出这枚还魂丹,我才能暂时脱开仙籍,下凡与你们相聚。”
葛氏夫人想起当年的信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她知道,这枚还魂丹本是吴青庵为她准备的。
如今,他们终于有了重逢的机会。
吴青庵从袖中取出个玉盒,里面躺着枚龙眼大的药丸,通体莹白,散发着淡淡的光芒。
“服食后可褪去凡胎,随我共赴仙境。”
他轻声说道。
紫衣姬笑着补充:
“我也向天帝求了恩旨,允我每年中秋下凡,与你们相聚。
这样,我们一家四口就能团圆了。”
梦仙看着眼前的两位母亲,一位温婉贤淑,将他抚养成人;
一位仙姿绰约,赋予他生命。
他心中充满了感激与敬爱,忽然起身行礼:
“孩儿不孝,竟让二位母亲分隔多年。
如今能得此团圆,真是上天垂怜。”
“傻孩子。”
紫衣姬伸手抚摸他的头顶,指尖带着淡淡的花香,
“你能有今日成就,我们都欢喜得很。只要你过得幸福,我们就心满意足了。”
葛氏夫人望着吴青庵,脸上露出了幸福的笑容:
“当年你说‘一人得道,拔宅飞升’,如今可算兑现了。
我们终于能在一起了。”
吴青庵握住她的手,又看向紫衣姬:
“只是委屈了你,不能日日相伴。
但你在仙境也不孤单,时常能看到人间的景象。
只要心中有爱,距离就不是问题。”
紫衣姬摇摇头:
“我无怨无悔。
只要能看到梦仙有出息,姐姐安康,我便知足了。”
她从发髻上取下支金簪,簪头是只展翅的凤凰,栩栩如生,
“这是我炼的仙簪,赠予姐姐,可保容颜不老。”
葛氏夫人接过金簪,只见簪头的凤凰眼用红宝石镶嵌,竟似活的一般。
她感动得热泪盈眶:“谢谢你,妹妹。有你这份心意,我便心满意足了。”
她从行囊里取出个布包,里面是件棉布长衫:
“当年你走得匆忙,我连夜赶制的这件长衫,不知还合身吗?”
吴青庵接过长衫,布料虽粗,针脚却细密。
他抚摸着长衫,眼眶微微发红:“还是你最懂我。仙境的锦衣玉袍,哪有这个贴心。”
酒过三巡,气氛愈发融洽。紫衣姬忽然起身,衣袖一挥,庭院里竟飘起纷纷扬扬的花瓣。
红的像霞,白的像雪,美不胜收。
“我为你们跳支舞吧。”
她旋转起来,紫色的裙摆展开,像朵盛开的牡丹。
口中唱起当年在仙境的小调,婉转缠绵,令人陶醉。
葛氏夫人也跟着节拍轻哼起来,吴青庵则抚掌相和。
梦仙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幸福感。
这或许就是最好的圆满吧。
两位母亲没有争风吃醋,反而像姐妹般和睦相处;
父亲也终于实现了当年的承诺,与他们团聚在一起。
天快亮时,吴青庵取出还魂丹:
“琳娘,该上路了。”
葛氏夫人却犹豫了:
“我走了,梦仙怎么办?”
梦仙握住她的手,坚定地说道:
“母亲放心。
孩儿已是朝廷重臣,能照顾好自己
。您该去追寻自己的仙缘了。
这是您一直以来的梦想啊。”
紫衣姬也笑着说:
“是啊,姐姐。我会常来看他的。
梦仙是个孝顺的孩子,他不会让您失望的。”
葛氏夫人这才接过药丸,放入口中。
顷刻间,只见她周身泛起淡淡的白光,皱纹渐渐舒展,青丝从鬓角蔓延。
她竟变回了二十许的模样,穿着粗布衣裙,却比当年的新嫁娘更添了几分风韵。
“走吧。”
吴青庵牵着她的手,又对梦仙说道,
“每年中秋,我们都会在南岳的桂树下等你。
记得带孙儿来见我。”
紫衣姬也挥手道别:
“梦仙啊,记得常来看看我们。
还有啊,别忘了带孙儿来见我哦。”
三人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晨雾里,只留下满院的桂花香。
梦仙站在庭院里,望着天边泛起的鱼肚白,心中感慨万千。
他忽然发现石桌上多了只金钏,这正是当年那只缠枝纹金钏。
上面还刻着行小字:“三生石上约,中秋月下同。”
后来啊,梦仙果然每年中秋都带着家人去南岳。
据说在月圆之夜,若有缘人在此驻足聆听,便能在桂树下隐约听到四人谈笑的声音。
那声音时远时近,似真似幻,仿佛来自另一个世界。
又有人说啊,在朦胧的月色中,他们似乎能看到一位道人抚琴吟唱,还有个中年男子举杯畅饮。
那道人正是吴青庵,而那位中年男子则与他有几分相似,想必是他的化身吧。
至于那两位女子嘛,一位温婉贤淑,一位仙姿绰约。
她们或谈笑风生或翩翩起舞,宛如一对亲姐妹般亲密无间。
有人说啊,葛氏夫人最终成了仙与吴青庵在仙境相伴相守白头偕老;
也有人说啊,紫衣姬放弃了仙籍,在人间寻了处宅院,与他们共度凡尘岁月,享受天伦之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