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最后的顽抗】
在中央山脉深处的花岗岩山体中,隐藏着台军最后的核心指挥节点和最为顽固的抵抗堡垒。即便大局已定,这里的守军仍凭借极端地形和坚固工事,拒绝投降,企图做最后的困兽之斗,拖延时间甚至制造象征性的“殉道”事件。对此,最高指挥部下达了最终指令:以最彻底的方式,进行“清洗”。审判的时刻,由“铝热”和“温压”来执行。
【神罚天降:混合弹头的毁灭艺术】
11:00,来自江西某部的东风-16战术弹道导弹旅和远程火箭炮部队,向目标区域倾泻了特制的混合战斗部:
第一波次:温压弹头(FAE - Fuel Air Explosant)
作用原理:弹药在目标上空初次引爆,将高能燃料云雾扩散并渗透至工事开口、通风口、射击孔等一切缝隙;毫秒后,第二次点火引燃整个气溶胶云。
毁灭效果:
超压杀伤:产生高达每平方厘米数百公斤的冲击波,瞬间压碎工事内部结构,震塌坑道。
高温灼烧:产生2500c以上的高温,抽空并灼烧区域内的所有氧气。
窒息效应:幸免于超压和高温的人员,也将因缺氧在极度痛苦中死亡。
第二波次:铝热剂弹头(thermite)
作用原理:紧随温压弹之后,装有铝热剂的弹头命中已被炸开或暴露的工事。铝粉与金属氧化物混合剂被引爆后,发生剧烈的放热反应。
毁灭效果:
极致高温:产生超过3000c的持续高温,足以熔穿钢铁、蒸发混凝土。
熔透效应:铝热剂熔融的炽热金属液滴,能流入工事最深处,引燃一切可燃物,甚至熔毁保险库门和内部设备。
永久性摧毁:将被击中的工事彻底熔毁为一个由扭曲金属和琉璃化岩石构成的坟墓,无法修复。
【“审判”的意味:彻底与终结】
“铝热审判”这个名字,赋予这场武力清洗以终极的、不容置疑的意味:
铝热:代表最终极的高温净化力量,物理上的彻底毁灭。
审判:象征着对负隅顽抗者做出的最终、最严厉的裁决,没有任何上诉余地。
这不是一场战斗,而是对顽固存在进行的系统性、物理性的抹除。
【战场静默】
一小时的混合打击后,整个山区陷入死寂:
所有的无线电信号从该区域永久消失。
无人机传回的红外影像显示,山体表面的温度仍高达数百摄氏度,多个洞口流出炽热的熔岩状物质。
没有任何生命迹象能从这片被“审判”过的土地上幸存。
【战略与伦理的灰色地带】
指挥官在确认战果后,向指挥部汇报:“目标区域已净化。”
指挥部内,一片沉寂。所有人都明白这背后意味着什么。一位参谋低声说:“我们用了最残酷的方式,避免了最残酷的巷战和可能持续数周的清剿所带来的更多伤亡。这是代价最小的选择,但也是最沉重的选择。”
“铝热审判”以其极端的方式,快速终结了最后的有组织抵抗,但也将军事伦理推向了灰色的边缘。它确保了胜利的彻底性,却也留下了关于战争手段的深刻诘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