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苏寒高速运转的日程表中悄然滑过。
容俊的殷勤如同春日里绵绵不绝的细雨,无孔不入,却又始终无法渗透苏寒用冷静和疏离构筑的无形屏障。
他的鲜花、邀约、乃至看似妥帖的“事业合作”提议,都在苏寒清晰而坚定的“不”字面前,黯然退场。
她像一座精准运行的钟表,核心的发条只为自己的信念与责任拧紧,无关人等的干扰,无法令其偏移分毫。
就在这按部就班的忙碌中,一个国际性的高端服装展览活动在京举行。
“星辰”制衣作为国内服装领域的黑马,携其最新设计成果受邀参展。
苏寒作为设计总监与品牌灵魂,自然置身于此番业界盛事之中。
展览中心内光影交错,人流如织,来自世界各地的时尚名流、行业巨擘汇聚一堂。
苏寒身着“星辰”自主研发的、兼具现代极简设计与中国水墨画意境的新中式套装,从容地向来宾介绍着面料中蕴含的科技与美学。
她举止干练,谈吐清晰,在觥筹交错的浮华背景下,如同一株清雅的兰竹,自成风景。
而就在不远处的另一个区域,一场关乎经济合作的重要国际谈判刚刚落下帷幕。
年轻的外交官周正阳陪伴着外方领导人,从庄重的会议厅中并肩走出。
他身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面容俊雅,温润的眼眸中闪烁着谈判成功后的从容与睿智。
他周身散发着一种沉淀下来的书卷气与恰到好处的锋芒,真正应了那句“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赞誉,在人群中显得格外出众。
然而,就在他们即将步入休息区,接受媒体短暂采访的间隙,异变突生!
周正阳脚步猛地一个踉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额头上渗出细密的冷汗。
他试图伸手扶住墙壁,却徒劳无功,身体不受控制地剧烈抽搐起来,随即直直地倒在了地上!
现场顿时一片哗然!外方领导人惊愕驻足,随行人员慌乱无措,安保人员迅速维持秩序,却对眼前的紧急状况束手无策
——代表团的随行医生因处理另一名成员的小恙,恰好不在现场!
有人焦急地拨打急救电话,但谁都知道,在突发性疾病面前,最初的几分钟是至关重要的黄金救援时间。
混乱与恐慌如同涟漪般扩散开来。
恰在此时,苏寒刚刚结束一轮讲解,从相邻的展览中心侧门走出,准备透口气。
她敏锐地捕捉到了不远处的骚动,以及人群中传来的惊呼。
医生的本能让她没有丝毫犹豫,立刻拨开人群,快步上前。
“让一下,我是医生!”她的声音清亮而镇定,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瞬间穿透了嘈杂。
她挤进核心圈,一眼便看到了倒在地上的周正阳。
他蜷缩着,身体仍在无意识地抽搐,牙关紧咬,情况危急。
苏寒立刻蹲下身,动作迅捷而专业。
她先是快速检查了他的瞳孔和脉搏,判断并非心脏骤停,极可能是某种原因引发的急性癫痫或神经系统应激障碍。
没有丝毫迟疑,她迅速从随身的、兼具装饰与实用功能的手拿包内侧
——那里常备着几根以备不时之需的微缩银
取出针具,在众人惊诧的目光中,她屏息凝神,如玉的手指稳定如磐石,精准而迅速地在他的百会、人中、内关等关键穴位上施针。
她的动作行云流水,带着一种古老医术与现代冷静交融的美感。
仿佛周遭一切的喧嚣都被隔绝开来,她的世界里只剩下眼前的病人和指尖下需要疏通的经络。
几针下去,奇迹般地,周正阳剧烈的抽搐肉眼可见地平缓下来,紧咬的牙关也逐渐松弛,煞白的脸上恢复了一丝血色。
苏寒并未放松,她持续把着脉,观察着他的细微变化,直到确认他的生命体征趋于稳定。
这时,远处传来了救护车急促的鸣笛声。
医护人员抬着担架冲了进来。为首的医生立刻蹲下接手检查,然而,一番细致的听诊、测压、查看瞳孔后,他脸上露出了难以置信的神情。
“病人情况基本稳定了?”医生看向苏寒,眼神中带着探究与钦佩,“是谁做的初步处理?非常及时,也非常有效!避免了病人因持续抽搐可能导致的二次伤害。”
苏寒此时已经默默地将银针收回,站起身,退到了一边。她整理了一下微乱的衣角,语气平淡:“举手之劳。”
救护医生坚持道:“这可不是举手之劳!您是哪家医院的医生?这种应急处理手法非常专业!”
苏寒却只是微微摇了摇头,没有回答。
她的目光掠过已经被小心翼翼抬上担架、意识似乎恢复了些许朦胧的周正阳。
他微微睁开的眼,似乎努力地想聚焦,看向那个在他最危急时刻出手相助的身影,那双温润的眼眸中,印入了一个清冷而决绝的侧影。
苏寒没有停留,也没有留下姓名。
在众人或感激、或好奇、或惊叹的目光中,她如同来时一样,悄然转身,汇入了展厅外熙熙攘攘的人流,仿佛刚才那力挽狂澜的一幕,只是繁忙日程中一个微不足道的插曲。
救护车的医生看着苏寒离去的背影,又检查了一下周正阳的情况,最终在病历上写下了初步诊断,并备注了一句:“现场经无名人士施以高效中医急救,症状已显着缓解。”
而担架上的周正阳,在陷入安全的昏睡之前,脑海中最后定格的,是那一双冷静到极致,却又蕴含着强大救赎力量的清澈眼眸,以及那几根在阳光下闪过微光的银针。
一场突如其来的危机,将一个光芒内敛的天才医生,与一位风华绝代的年轻外交官,命运般地联系在了一起。
而这短暂的相遇,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将会在未来的日子里,荡开怎样的涟漪,尚未可知。
苏寒回到“星辰”的展位,继续她未完成的工作。
对她而言,这只是一次遵循本能的救助,是融入骨血的责任感使然。
她的心,依然在等待那个沉睡的人,她的路,依然在自己的轨道上坚定前行。
只是,命运的织机,似乎已经开始悄然编织新的丝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