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陈宇西山道观活捉马汉三,从他袖口搜出一支刻着“马”字的钢笔;。
949年1月15日清晨,华北公安部审讯室的铁镣“哗啦”响,马汉三戴着手铐坐在木椅上,面前的铁盘里摆着半块没吃完的窝头。)
(上午7时·审讯室——初次交锋)
“名单最后几页在哪?”陈宇攥着那支钢笔,手指摸过笔帽上的刻痕——是马汉三的笔迹,和之前黑账本上的一模一样。
马汉三梗着脖子,唾沫星子溅在铁盘上:“不知道!你们有本事就毙了俺!” 他摸了摸袖口的暗袋,那里藏着半颗氰化物胶囊,是早就备好的。
施尔昌突然踹了踹木椅腿:“别装蒜!李默都招了,名单被你撕了!” 他胳膊上的纱布还没拆(上次救林悦伤的),一动就扯得疼,龇牙咧嘴的。
陈宇按住施尔昌的肩膀,把钢笔往桌上一戳:“这钢笔是你的吧?六国饭店房间里的墨水,和你钢笔里的一样。”
马汉三的眼神闪了闪,喉结滚动了一下——他没想到陈宇会注意到墨水。
陈宇指尖又碰了碰笔帽刻痕,突然眼前一花——闪现炸开(第一次,眼尾发红):
1948年12月的六国饭店,马汉三坐在桌前,用这支钢笔在名单上写“藏于北平图书馆古籍部”,然后“刺啦”撕下最后三页,塞进《资治通鉴》的夹层里。
“咳——”陈宇扶着桌沿晃了晃,鼻尖冒冷汗。马汉三见状笑了:“怎么?吓着了?有本事再闪回一次,看看俺藏在哪了?”
林悦赶紧递过热水,手指微抖:“陈宇,你没事吧?别硬撑。” 她瞪了马汉三一眼,声音带气音:“你别得意,我们迟早能找到名单。”
陈宇喝了口热水,缓过劲来,盯着马汉三的眼睛:“别装了,名单在北平图书馆!古籍部的《资治通鉴》里!”
(上午7时20分·审讯室外——部署搜捕)
“林悦,你带情报科的人去北平图书馆。”陈宇擦了擦冷汗,把钢笔塞给她,“用这个对笔迹,古籍部的管理员要是问,就说是马汉三让来的。”
林悦接过钢笔,指尖在笔帽上摸了摸,耳尖发红:“放心,我让小苏带碘酒,万一名单是密写的呢。” 她转身要走,又回头补了句:“你在这别太拼,闪回了就歇会儿。”
赵刚攥着铁链跑进来,链声“哗哗”响:“陈处长,俺带5人去图书馆外围守着!万一有特务埋伏呢!” 陈宇点头:“行,别惊动管理员,毕竟是公共地方,别吓到老百姓。”
(上午7时30分·图书馆门口——管理员搭话)
“同志,你们找啥?”北平图书馆的孙管理员戴老花镜,手里拎着个布包,里面装着刚买的油条。他见林悦和小苏在古籍部门口徘徊,就凑了过来。
林悦举着钢笔笑:“孙大爷,我们找《资治通鉴》,马汉三先生让来取的。” 她故意把“马汉三”三个字说得重,观察孙管理员的反应。
孙大爷的老花镜滑到鼻尖,他扶了扶眼镜:“马先生啊……上周他确实借过《资治通鉴》,还书时页边有点潮,像是沾过茶水。” 他往古籍部指了指,“就在第三排书架,绿色封面的。”
(上午7时40分·古籍部——意外)
“吱呀——”小苏刚抽出那本《资治通鉴》,突然从书架后跳出两个穿黑褂子的人:“不许动!把书放下!” 是马汉三的余党,早就埋伏在这了。
林悦立刻把书往怀里一抱,往后退了两步:“小苏,按警报!” 小苏摸向墙上的警报器,手指刚碰到按钮,就被一个特务踹倒在地:“敢按警报?毙了你!”
赵刚突然从门外冲进来,铁链“哗啦”缠住一个特务的腿:“娘的!敢动俺们的人!”
另一个特务刚要掏枪,施尔昌从窗户翻进来(他不放心跟来的),匕首架在特务脖子上:“别动!动就划开你的喉咙!”
(上午7时50分·古籍部——找到名单)
“快看看书里有没有名单!”赵刚踹了踹被绑住的特务,嗓门震得书架晃。
林悦赶紧翻开《资治通鉴》,指尖在书页间摸索——“摸到了!” 她掏出三页纸,上面写着密密麻麻的字。
小苏递过碘酒,滴了两滴在纸上:“陈处长说过,密写纸遇碘酒显字。” 蓝色的字迹慢慢浮现:“潜伏纵队有200支枪,藏在西直门教堂的地窖里,元月15日晚转移。”
孙大爷凑过来看,突然拍了下大腿:“西直门教堂!俺上周去那做礼拜,见地窖盖被人撬过,当时还以为是小偷呢!” 林悦笑了:“孙大爷,谢谢您!您提供的线索太重要了。”
(上午8时·图书馆胡同口)
“孙大爷,吃油条不?”林悦递过一根刚买的油条,孙大爷接过咬了口,脆生生的。
他指了指胡同口的馄饨摊:“那家馄饨好吃,俺常去,老板王婶是俺远房侄女。”
赵刚蹲在地上绑特务,铁链“哗哗”响:“俺也爱吃馄饨,石家庄的馄饨是咸的,北平的带点甜,都好吃。”
施尔昌摸了摸肚子:“俺刚才翻窗户时蹭了一身灰,先去洗把脸,你们先吃。”
林悦掏出钢笔,递给孙大爷看:“孙大爷,您见过这支笔吗?马汉三常用的。”
孙大爷眯眼瞅了瞅:“见过!上次他来借书,就用这支笔在登记本上签字,笔帽刻的‘马’字可清楚了。”
(上午8时10分·胡同口——紧急部署)
“赵刚,你带一队人去西直门教堂!”陈宇的声音从电台里传来,带着点电流声,“地窖里有200支枪,特务今晚转移,你们现在就去,别让他们跑了!”
赵刚站起来,攥着铁链往胡同外跑:“收到!俺这就去!林悦,你把特务带回去审,问出转移的具体时间!” 林悦点头:“放心,小苏已经在问了,估计很快就有结果。”
施尔昌擦着脸跑回来,脸上还沾着水珠:“陈处长咋说?要不要俺去教堂帮忙?”
林悦笑:“不用,你跟我回审讯室,陈宇还在审马汉三呢,说不定能问出更多线索。”
(上午8时20分·审讯室——马汉三的破绽)
“说!西直门教堂的特务是谁负责?”陈宇拍着桌子,桌上的钢笔跳了一下。
马汉三低着头,头发遮住眼睛:“不知道……俺就是撕了名单,其他的啥也不知道。”
施尔昌突然把那三页名单拍在他面前:“还装!孙管理员都看见了,你上周去图书馆还书,就是为了确认名单没被发现!” 马汉三的肩膀抖了抖,手指抠着木椅的缝。
林悦蹲下来,盯着他的鞋:“你鞋底有西直门教堂的青苔,昨天肯定去过!别嘴硬了,你的余党都被我们抓了,再不说,就没机会了。”
马汉三猛地抬头,眼睛通红:“你们……你们别得意!地窖里有炸药,你们去了就是送死!”
(上午8时30分·西直门教堂——地窖探查)
“小心点!地窖里有炸药!”赵刚举着手电筒,往地窖里照——里面漆黑一片,隐约能看到堆着的木箱,上面印着“军火”两个字。
刘勇扛着晋造步枪,枪托“咚”撞在墙上:“陈处长说让俺们先摸情况,别贸然进去。” 他往地窖里扔了个石子——“哐当”,石子碰倒个铁盒,里面的炸药引线露了出来。
“娘的!真有炸药!”赵刚拽着刘勇往后退,“快去找根长竹竿,把引线挑了!俺们不能炸了这些枪,都是证据!” 旁边的干警小李突然喊:“赵科长,俺有剪刀!上次修东西留下的,能剪引线!”
(上午8时40分·教堂地窖——拆弹惊险)
小李举着剪刀,慢慢往地窖里伸。引线是红色的,缠在炸药包上,看着就吓人。赵刚攥着他的腰带:“慢点!别抖!剪最细的那根线!”
小李的手直哆嗦,剪刀刚碰到引线——突然,地窖外传来脚步声,是特务们来了!“谁在里面?”一个特务喊着,手里的枪“哗啦”上了膛。
刘勇冲出去,一拳砸在特务脸上:“公安!不许动!” 特务们慌了,转身就跑,赵刚攥着铁链追:“别跑!把你们的头头交出来!” 小李趁机剪断引线,长舒一口气:“吓死俺了,差点就炸了。”
(上午8时50分·地窖里——缴获枪支)
“快搬!把枪都搬出来!”赵刚指挥着干警们,地窖里的50箱枪被一一搬出来,都是美式步枪,和西山道观里的一样。小李突然喊:“赵科长,你看这支枪!”
枪身上刻着“王大壮”三个字,是石家庄失踪的地下党。
赵刚摸着刻痕,眼睛红了:“大壮兄弟,你的仇俺们报了,这些枪不会再用来害老百姓了。” 他把枪抱在怀里,像是抱着个宝贝。
刘勇跑进来,手里拎着个特务:“赵科长,抓了个活的!他说负责转移的是张老四,就是之前石家庄粮库的那个特务!” 赵刚踹了特务一脚:“张老四呢?让他滚出来!”
(上午9时·审讯室——马汉三招供)
“张老四跑了?”陈宇盯着马汉三,钢笔在手里转了圈。马汉三叹了口气,终于松了口:“他去天津港了,想坐‘海鲨号’逃去华南。”
施尔昌拍了下桌子:“早说不就完了!俺这就去天津港抓他!” 陈宇按住他:“不用,赵刚已经让人去了。你说说,潜伏纵队还有多少人?”
马汉三低着头,声音小了:“200人,都藏在北平各个胡同里,暗号是‘前门大街买煎饼’。” 林悦赶紧记下来,指尖在笔记本上画了个煎饼的小图——是她的标记。
陈宇把钢笔往马汉三面前一放:“你要是早招,也不用受这罪。北平快解放了,你这些特务,蹦跶不了几天了。”
(上午9时10分·部务会办公室)
“陈宇同志来了?”杨奇清坐在桌前,手里拿着份报告,“西直门教堂缴获200支枪,破了北平潜伏纵队,干得好!”
陈宇摸了摸枪茧,有点不好意思:“都是同志们一起干的,赵刚、林悦他们都立了功。”
杨奇清笑了,指了指报告:“部务会上,我都说了,你的侦察能力,完全能担起北平接管的重任。”
陈宇愣了愣:“北平接管?我……我怕我不行。” 杨奇清拍了拍他的肩:“放心,有同志们帮你。先把潜伏纵队的余党清完,后续的任命很快就下来。”
(上午9时20分·公安部大院——庆功小聚)
“陈处长!俺们赢了!”赵刚扛着支枪跑进来,脸上沾着灰,“200支枪全缴获了,特务抓了15个,就跑了个张老四!” 林悦跟在后面,手里拎着个布包:“王婶给俺们送了烧饼,刚烙的,还热乎。”
施尔昌摸了摸肚子:“太好了,俺早就饿了!石家庄的烧饼是咸的,北平的是甜的,俺都爱吃。”
陈宇笑着递给他一个烧饼:“吃吧,吃完了还要审特务,问出剩下的潜伏人员在哪。”
小李突然跑进来,手里举着份电报:“陈处长!天津港来电!张老四被抓了!他还想炸‘海鲨号’,被那边干警们拦下了!” 大家都笑了,赵刚攥着铁链晃:“太好了!这下北平的潜伏纵队彻底完了!”
(上午9时30分·办公室——后续安排)
“林悦,你带情报科整理潜伏人员名单,逐个排查。”陈宇坐在桌前,把缴获的枪支登记本推给她,“遇到眼熟的,就和石家庄的旧档案比对,说不定有漏网的。”
林悦点头,笔尖在名单上画了个小太阳:“放心,小苏已经去查了,她记性好,见过的名字都不会忘。” 施尔昌凑过来:“那俺呢?俺总不能闲着吧?”
陈宇想了想:“你去北平图书馆,谢谢孙管理员,他提供的线索很重要,给人家带点水果,别空手去。”
施尔昌咧嘴笑:“好嘞!俺知道孙大爷爱吃梨,去胡同口买最好的!”
(上午9时40分·胡同口——孙大爷的感谢)
施尔昌拎着一袋梨,走进北平图书馆。孙大爷正在整理古籍,见他来了,笑眯眼:“小伙子,又来啦?是不是名单找到了?”
“找到了!”施尔昌把梨放在桌上,“陈处长让俺谢谢你,说你提供的线索太重要了。这些梨是胡同口买的,可甜了。”
孙大爷拿起一个梨,咬了口:“甜!比去年的甜!你们公安同志辛苦,为了北平的平安,没日没夜的。”
施尔昌摸了摸头:“应该的!以后您要是见着可疑的人,就去公安部找俺们,俺叫施尔昌,一找就着。” 孙大爷点头:“好!俺记住了,一定帮你们盯着!”
【互动投票】
北平潜伏纵队剩下的200名特务,最可能藏在哪个地方?
A. 前门大街的货栈夹层里
b. 东交民巷的洋人公寓中
c. 天坛祈年殿的阁楼内
【历史档案】
本章核心装备——美式m1903步枪(1948年走私版) ,北平潜伏纵队主要武器:
- 基本参数:全长1098mm,口径7.62mm,枪身刻有“U.S.A”标识,枪管上有走私商刻的“马”字(马汉三的标记);弹匣容量5发,有效射程800米,适合巷战和伏击。
- 性能特点:枪身轻便,便于在胡同里转移;枪管经过改造,能加装消音器(部分枪支发现消音器零件);木质枪托刻有防滑纹,适合北方冬季戴手套操作。
- 实战用途:马汉三从天津港走私的200支该型步枪,原本计划用于北平解放后的武装破坏。
西直门教堂地窖缴获时,部分枪支已上膛,引线连接炸药,可见特务的破坏意图。
速追更订阅:城门哨卡的笔迹甄别(1949.1.20,北平西直门城门)高能炸裂!
陈宇在西直门哨卡排查时,发现一个穿黑褂子的人身份证笔迹,和马汉三的一模一样——竟是张老四的替身。
更刺激的是,替身怀里藏着一张密写纸,上面写着“元月20日晚,炸西直门城门”!点击“追更订阅”,解锁陈宇如何识破替身、阻止爆炸,晚了就错过北平解放前夕的生死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