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趣趣阁 >  明末改革 >   第20章 警钟

曹于汴,这位三朝老臣,终究还是致仕了。没有盛大的荣休典礼,没有温情的君臣话别,甚至没有多余的寒暄。离朝前最后一次面圣,这位须发皆白的老御史,给了朱由检当头棒喝。

“陛下可知,今日天下板荡,烽烟四起,根源何在?在老臣看来,皆因陛下怀揣妇人之仁!”

“若当初不对那逆贼朱存机心存侥幸,念甚宗室亲情,纵虎归山,任其返回封地积蓄实力,陕西何至于糜烂至此?!”

“若当初能早下决断,不以‘维稳’为念,果断拿下那拥兵自重、包藏祸心的左良玉,中原何至于险些陆沉?!”

老先生情绪激动:“以陛下之聪慧、之勤政、之志向,本可中兴大明,成就尧舜之业!然则,一念之仁,足可倾覆天下!老臣临别之言,唯有四字赠予陛下——好、自、为、之!望陛下从此摒绝优柔,斩断妄念,再勿行此误国误民之妇人之事!”

话音一落,曹于汴竟不再多看皇帝一眼,也不待任何解释或斥责,毅然转身。他便挺直着脊梁,一步一步,毫不留恋地走出了大殿。

朱由检僵在御座上,然而,此刻涌上心头的并非被冒犯的帝王之怒,而是一阵恐慌——他绝不能就让老先生这么走了!

这恐慌与批评对错无关,纯粹源于他对曹于汴窘迫处境的深知。这位老臣一生两袖清风,朝廷那点微薄俸禄,若非他这些年明里暗里以各种由头赏赐些鸡鸭米面、油盐柴炭,只怕这位倔强的老头早就饿毙在任上了。如今骤然致仕,仅凭那点积蓄,怕是连安然返回故里的盘缠都凑不齐。

一想到曹于汴可能因盘缠耗尽而困顿旅途,甚至客死异乡。他几乎能想象到老先生宁可变卖衣物、沿途乞讨也绝不肯向人开口的固执模样。

“王大伴!”朱由检猛地回过神,“快!追上去!绝不能让他就这么走了!”

王承恩一愣,尚未明白是要挽留人还是追回旨意。

却见皇帝已迅速取过一张笺纸,笔墨都来不及充分研磨,便奋笔疾书:着内库立即支取现银一千两,火速送至曹老先生处,就说是……就说是朕赐予的程仪,助他还乡安养!告诉他,这不是官帑,是朕的私蓄,务必收下!”

他写罢,将笺纸重重塞给王承恩,几乎是推着他出去:“快去!务必追上!就说……这是朕最后的旨意,他若还认朕这个皇帝,就不准推辞!”

这一刻,什么“妇人之仁”的指责都被抛诸脑后。朱由检只知道,他绝不能让自己敬重的老臣,在为国操劳一生后,落得个落魄还乡的结局。这一千两,不是皇帝的打赏,而是一个后生晚辈,对一位即将潦倒离去的长辈,所能尽的最急迫、也最笨拙的心意。

曹于汴的身影刚消失在宫门外,朱由检却像是自虐般,又将目光投向了朝中另一位以刚直倔强闻名的老臣。他提起朱笔,在空白的诰身谕令上沉沉落下:“着,刘宗周为都察院左都御史。”

墨迹未干,他又想起那位在京城暴乱中身不由己、被叛军推为幌子,事后自觉无颜立于朝堂的礼部尚书周延儒。周延儒上疏请辞的奏本言辞恳切,字里行间充满了屈辱与愧疚。朱由检虽知其无奈,但也明白其声望已受损,难以再居枢要。

他略一沉吟,笔下再动,又是一道新的任命:“着,黄道周为礼部尚书。”

刘宗周接到擢升都察院左都御史的旨意时,正在庭院中修剪一株老梅。听完宣旨,他的手微微一颤,剪子“哐当”一声落在青石板上。对着紫禁城方向长揖及地,沉声道:“陛下擢臣于风烛之年,委以言路之首,臣不敢辞。然都察院非晋身之阶,乃肃政之地。陛下若真欲用臣,臣唯有秉笔直书,言人所不敢言,劾人所不敢劾。届时,望陛下莫要后悔今日之命!” 言语间毫无升迁之喜,反倒像接了一道赴死的战书。他最终接下旨意,却当即挥毫写就《谏君疏》初稿,痛陈时弊十条,准备次日便呈送御前。

另一厢,黄道周于书斋中接任礼部尚书之职时,正值课徒。闻旨后,他默然良久,竟先令学生们散去。他整了整略显陈旧的儒袍,朝着皇宫方向三叩首,朗声道:“陛下不以臣迂腐,委此重任,臣唯有以‘礼’报之!然臣所谓之礼,非虚文缛节,乃天地纲常、君臣大义!若礼崩乐坏,臣必死谏!” 其声铿锵,竟无半分喜意,反带风萧萧兮易水寒的决绝。他当即闭门谢客,重新注解《周礼》,决心以此作为执掌礼部的纲领。

朱由检这番看似自找麻烦的任命,实则深思熟虑,背后藏着两层心思。

首要的,是念及一份雪中送炭的忠义。当京城暴乱、烽火骤起,勋贵作乱围攻皇城之际,刘宗周与黄道周这两位素以风骨着称的老臣,并未明哲保身,而是不顾年迈体衰、无视刀兵险阻,毅然奔赴危城,与其他忠臣一同誓死护驾。这份于危难之际显现的赤胆忠心,朱由检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此番擢升,首先是对他们忠勇之举的酬功与肯定。

更深层的,则源于朱由检对自身清醒甚至苛刻的认知。他深知自己灵魂来自现代,身上带着那个时代特有的散漫与欲望,内心深处更潜伏着享乐主义的苗头。他时常半是自嘲半是警惕地想:若无人在旁时时敲打、刻刻谏言,以他手中这无上的权力,恐怕用不了多久,就会沉溺于享乐,真干出些兴建酒池肉林、荒疏朝政的荒唐事来。

乾清宫内,朱由检瘫在御座上,生无可恋地望着眼前两位新上任的“活祖宗”。刘宗周与黄道周一左一右,如同两尊门神,紧盯皇帝的一举一动。

刘宗周:陛下!《礼记·曲礼》有云:‘坐毋箕’!您这……这瘫靠之姿,实非人君之仪!请陛下收束心神,背脊挺直,垂手正襟!

朱由检刚挺胸抬头......

黄道周:陛下且慢!执卷需以双手,拇指勿压文字,以示敬天法祖、重臣公之心!您这单手持本,指尖还无意识敲击……成何体统!

朱由检刚被逼着挺直腰板,小心翼翼用双手捧起奏本,没看两行,忍不住换了个姿势翘起腿。

刘宗周:陛下!《弟子规》言‘勿箕踞,勿摇髀’!足容当重,岂可轻佻交叠?请陛下并足端坐!

朱由检望着堆积如山的奏章,再看看眼前两双紧盯自己、不容丝毫差错的眼睛,终于彻底瘫回椅背,发出一声生无可恋的哀叹。此刻他终于深刻体会到,什么叫“请神容易送神难”——这自我招来的“紧箍咒”,念起经来真是片刻不得安生......

崇祯十年四月,

朱由检那份宏大的、旨在打造海上强权的造船厂计划……自然远未竣工。如此规模的工程,岂是三年五载便能一蹴而就的?然而,与造船厂的缓慢进度相比,天津港却先迎来了一群不速之客——一群让他始料未及、倍感“麻烦”的人。

当年与欧罗巴诸国签订通商友好条约时,朱由检本着现代管理的思维,在其中加入了关于人员流动管理的条款,明确规定:双方民众若欲入籍对方国度,均需向对方政府提交正式申请,经核准后方可生效。他当时并未深思,只觉得这是规范流程的必要之举,甚至带点“与国际接轨”的虚荣。

他是万万没想到,这看似形式主义的条款,竟真有被启用的一天!更没想到,率先提出申请的,并非出去的大明子民,而是一批漂洋过海而来的欧罗巴人!他们并非短暂的商旅或传教士,而是真真切切地想要脱离故国,定居大明,成为他朱由检的子民!

这一情况完全超出了朝廷惯常的处理范畴,地方官吏不敢擅专,只得火速将这批捧着申请书、眼巴巴等待“天朝身份”的洋人难题,连同他们那些奇形怪状的理由,一并呈送到了皇帝的御案之上。

为何会出现这等奇事?根源远在万里之外的欧罗巴。那场被称为三十年战争的宗教混战,早已将欧洲大陆变成了人间炼狱。新教与天主教诸侯杀得昏天黑地,烽火连天,田园荒芜,百姓流离失所。正是这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的惨状,迫使这些欧洲人背井离乡,远渡重洋。

也不知是哪个能说会道的明人(或许是个精明的海商,又或是某个被雇佣为通译的读书人)在欧罗巴人中间嚼了舌根。总之,在这些欧洲难民中间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大明疆域辽阔,战事稀少,在这里可以安安稳稳地过日子,绝不会有人欺压外来者。更吸引人的是,那位仁慈的大明皇帝还制定了极低的税率。

这些话语如同种子般在绝望的欧洲难民心中生根发芽,最终促使他们毅然登上商船,朝着传说中的东方乐土而来。现在,他们正站在天津港的土地上,满怀期待地想要成为这个伟大帝国的新子民。

朱由检得知原委后,简直恨不得立刻把那个在欧洲胡吹大气的家伙揪出来,一脚踹去辽东前线送给皇太极当见面礼。然而规则是自己亲手定的,条约是自己御笔签的,“低税率”的招牌也是自己立起来的。如今别人当真慕名而来,他这位大明天子就算是硬着头皮,也得把这场面撑下去。

无奈之下,他只能召来外事部尚书鹿善继。揉着发痛的额角,朱由检下达了指令:先前关于不授予欧洲人土地的内部限制条例就此作废。着外事部会同户部,核算出可用官田,将这些“归化洋夷”妥善安置,目的地——河南。

之所以选择河南,朱由检自有考量。经历过去年那场惊天动地的宗室军阀大叛乱,河南人口锐减,大量田地荒芜,正需人力垦殖复兴。将这些欧洲移民集中安置于此,既能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又能加速河南的恢复,可谓一举两得。

随后,他亲自提笔给河南巡抚李岩写了一封密信,交代得更为细致:“着即将此番归化之欧罗巴夷民,集中于洛阳府周边择地安置,编为特坊,许其自治,然需受官府辖制。其所垦之地,税率一概同于大明百姓,勿得歧视,亦勿予特权。另,亟需择通文理、晓事机之干吏,专司协调夷民与本地乡民之事务,宣导法令,调和习俗,严防龃龉争斗。彼等远来是客,吾朝当示以天朝包容之气度,然亦不可使其成为法外之民。”

朱由检写罢,放下笔,长长吁了一口气。他深知,这不仅仅是安置一群移民,更是在进行一次前所未有的社会试验。他既希望这些欧洲人能融入大明,成为重建的生力军,又不得不防患于未然,避免因文化习俗差异引发新的社会矛盾。这一切,都考验着他这个穿越者的智慧和魄力。

崇祯十年五月,更大的麻烦来了。又一批规模远超之前的欧洲难民涌至天津港,望着奏报上激增的数字,朱由检只觉得太阳穴突突直跳——这些个红毛、黄毛、白毛,分明是组团来给他这个皇帝添堵的。

更糟的是,上月才安排上路的那批人,还没走到河南就差点闹出乱子。据随行锦衣卫通过通译急报,这批竟因所信的洋佛祖不同,险些在途中械斗。

万般无奈之下,朱由检只得传召汤若望与詹姆斯二人,命他们火速派人前往河南与先前的移民会合,并按信仰将这些人分开安置。

朕准你们在河南各建一座教堂,好生安抚同信仰之人。朱由检特意顿了顿,语气转厉,但!严禁向当地百姓传教。

听说能免费建堂,不必如从前那般耗费二万两白银打点,二人顿时喜形于色。可当瞥见对方脸上同样灿烂的笑容时,那喜悦便瞬间变了味。

汤若望率先躬身行礼:“臣谨代表天主教会,叩谢陛下天恩!陛下圣明,赐我教众安身之所,实乃仁德无双。我等定当恪守陛下旨意,专心牧养信众,绝不惊扰中土民心。”说话时,他的眼角余光不经意地扫向身旁的詹姆斯。

詹姆斯岂肯示弱,立即上前一步:“赞美陛下的智慧与宽容!我代表新教各派系,感谢陛下赐予我们供奉上帝之所。请陛下放心,我们必定严格遵守谕令,只服务信众,绝不向外传教。”他特意加重了最后几个字的语气,仿佛在划清界限。

两人几乎同时谢恩起身,目光在空中短暂交锋。虽然面上都带着笑容,但那笑容底下分明藏着较劲的意味。能免费获得建堂许可本是天大的喜事,可一看对方也得了同样的恩典,这份喜悦顿时变得不那么纯粹了。

汤若望微微颔首,语气温和却意有所指:“詹姆斯先生,河南地域广阔,不知贵教派打算将教堂选址何处?我等也好彼此避开,以免信众往来不便。”

詹姆斯朗声一笑,显得毫不在意却又寸步不让:“汤神父考虑得是!不过具体选址,还得等我们到了河南,问过信众后才能决定。毕竟,教堂要建在需要它的地方。”

朱由检看着这两人表面客气实则针锋相对的架势,只觉得头痛更甚。他没好气地挥挥手:“具体事宜,你们自行商议后报于鹿善继尚书核准。朕只要一个结果:安顿好那些人,别给朕惹事!退下吧!”

两人这才收起暗中交锋的姿态,恭敬行礼退下。刚一出殿,便不约而同地加快脚步,都想着要赶紧派人抢先赶往河南,绝不能让自己在“异端”面前落了下风。

天津港码头上,各种发色肤色的欧洲难民挤作一团,喧哗声混杂着各种语言的叫喊,吵得锦衣卫千户李国禄脑仁疼。他深吸一口气,对着眼前乌泱泱的人群吼道:

“都听好了!信天主教的——站左边!信耶稣的——站右边!信其他乱七八糟的——站中间!啥都不信的——给老子向前一步!”

随后,数十个通译也跟着李国禄一起喊道:“都听好了!信天主教的——站左边!信耶稣的——站右边!信其他乱七八糟的——站中间!啥都不信的——给老子向前一步!”

他本来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用最简单粗暴的方式来区分这群“蛮夷”,甚至已经做好了无人理会、需要手下锦衣卫动手强分的准备。

然而,令他目瞪口呆的事情发生了。

人群在短暂的骚动和相互张望后,竟然真的开始移动!虽然过程中夹杂着不少争执和推搡——显然有些人对如何归类自己的信仰与他人有不同意见——但大约一炷香后,眼前混乱的人群竟渐渐分成了泾渭分明的四堆!

左边那堆人最多,似乎都以“天主教”自居,右边那堆人也不少,自称“信耶稣”。中间那堆人成分复杂,嘀咕着“东正教”、“犹太教”甚至一些李国禄根本听不懂的教派名称。而最前方,竟然也稀稀拉拉站了十几个人,昂着头,一副“老子啥都不信”的模样。

李国禄张着嘴,看着这莫名变得“井然有序”的场面,非但没有感到轻松,反而觉得一个头两个大。他原本只想大致分一分,没想到这帮洋鬼子还真配合!这下可好,四个不同的群体,意味着至少需要四套不同的安置和管理方案,麻烦程度直接翻倍。

他抹了把脸,喃喃自语道:“得,这下真他娘的开眼了……来人!记下来,左边一队,右边一队,中间一队,前头一队!分开关押……呃,分开安置!等候发落!千万别让他们再凑到一起!”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