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出关的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巨石,在林家内部激荡起层层涟漪。原本潜藏的暗流,似乎也因这最高权力的苏醒而变得活跃起来。
仅仅在林清婉告知消息的五日后,一支由三位执事组成的核查小队,便出现在了青竹园的入口。为首者,是一位面容冷峻、目光如鹰隼般锐利的中年修士,名为林远志,筑基中期修为,隶属家族执法堂,以铁面无私、嗅觉敏锐着称。其身后两人,一人手持罗盘状法器,显然是精通勘探地气、辨识灵植的专家;另一人则捧着厚厚的账册玉简,负责记录核对。
“林清风管事,”林远志声音平淡,不带丝毫感情,“奉家族长老会令,核查青竹园近年产出及地脉状况,还请配合。”
该来的终究来了。林清风面色平静,拱手道:“弟子自当配合,各位执事请。”
他引着三人进入园内。那手持罗盘的执事立刻开始工作,罗盘指针滴溜溜旋转,散发出柔和的光芒,扫过地面、竹林。另一位执事则翻动着账册,与林清风交接的记录一一比对。
林远志负手而行,锐利的目光如同刮刀般扫过园内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株竹子。他虽不精于灵植,但修为高深,感知敏锐,任何异常的灵气波动都难逃其法眼。
林清风的心微微提起,但面上依旧沉稳。他早已将园内可能暴露异常的痕迹做了处理,此刻只希望那些【气息内敛】的词条效果足够可靠。
“嗯?”那手持罗盘的执事忽然在一处——正是“乙字试验区”边缘,靠近那埋设【微弱灵引】玉瓶的区域——停下了脚步,眉头微皱,“此地地气……似乎比他处更为活跃、精纯一丝,土壤肥力也明显更胜,竟隐隐有自成微循环之势。”
林清风心中一紧,面上却适时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与“欣喜”:“哦?此地乃是弟子试验古法堆肥之处,许是时日久了,竟真有此效?看来古籍所载,并非虚言。”
他将一切都归功于那套早已献出的、半真半假的“古法”。
林远志目光扫过那片区域,土壤颜色确实更深,竹子长势也更好,但都在合理范围内,并未发现强行催化或禁忌之术的痕迹。他微微颔首,不置可否。
核查继续进行。三位执事极为细致,几乎踏遍了青竹园的每一个角落,测量灵气浓度,检查土壤成分,甚至随机选取了几株长势不同的翠玉竹和凝露草,现场检测其内部灵气流转与生机强度。
当核查到“丙字试验区”,靠近那株古老竹根所在的岩壁时,林清风的心几乎提到了嗓子眼。那里是他布置复合词条土壤的核心区域,也是隐藏最深秘密的地方。
手持罗盘的执事在此处停留的时间最长,罗盘指针的转动也变得有些迟疑、缓慢。
“奇怪……”他喃喃自语,“此地地气厚重沉凝,生机内蕴,似有枯木逢春、老根发新芽之象,却又……探不分明,仿佛隔着一层薄纱。”
林清风适时解释道:“此处靠近岩壁,地势低洼,湿气较重,或许因此土壤特性有所不同。弟子也曾在此试验不同的堆肥配料。”
他再次将原因推给了地形和“古法”试验。
林远志深邃的目光在那片区域停留片刻,又扫过周围看似随意生长、实则隐隐形成某种自然掩护的普通竹子,最终缓缓移开。他并未察觉到那被层层遮掩的古老竹根,但此地那种“浑然天成”却又“暗藏玄机”的感觉,让他心中留下了一丝印象。
详细的核查持续了整整一日。最终,三位执事汇集了所有数据。
负责记录的执事汇报:“经查,青竹园近三年产出逐年提升,尤其是近一年,优质竹材与低阶灵草产出稳定,与庶务堂记录相符,贡献点收支清晰,并无贪墨虚报。”
手持罗盘的执事补充:“园内整体地气确有改善,灵气浓度微幅提升,土壤肥力增强。改善过程自然平缓,符合地力自然恢复或温和培育法长期作用之特征,未发现外力强行干预或地脉损伤迹象。局部区域存在地气异常活跃点,经分析与管事林清风所呈‘古法试验’区域高度重合。”
结论很明确:青竹园产出提升合理,地力改善过程正常,林清风所用方法虽有效,但并未违反族规,也未对地脉造成损害。
林远志听完汇报,看向林清风,冷峻的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核查已毕,情况属实。你改良园产,有功于族,望戒骄戒躁,继续努力。然,需谨记,不可急功近利,损了根基。”
“弟子谨记执事教诲!”林清风躬身应道,心中长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关,总算是有惊无险地过去了。
核查小队离去,青竹园恢复了往日的宁静。
林清风站在园中,夕阳将他的影子拉得老长。他知道,这次核查虽然过关,但青竹园的名字,恐怕已经正式进入了家族高层的视野。林远志最后那句“不可急功近利”,更像是一种告诫,或者说……提醒。
而林耀那边,得知核查结果后,虽未再露面,但林清风能感觉到,那隐藏在暗处的敌意,并未消散,反而可能因为这次官方认证的“无功而返”而更加浓烈。
“树欲静而风不止啊……”他轻叹一声。
不过,经此一事,他也更加确信了自己当前路线的正确性。稳扎稳打,润物无声,将一切变化都归于“自然”与“积累”,才是最适合他的生存之道。
他走到那株古老竹根旁,感受着其在地下默默汲取大地精元的沉稳脉动。
又看了看在晚风中轻轻摇曳的淡金竹芽。
希望,就藏在这看似平凡的泥土之下,需要时间与耐心去浇灌。
危机暂解,前路仍长。
他收拾心情,重新投入到了日复一日的修炼与耕耘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