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袍人虚影消散后的第三年,混元界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三十七个盟约世界的修士在此自由交流,气感境少年们围坐在一起,分享不同世界的感知技巧——灵植界的“草木共鸣法”、暗影界的“影息捕捉术”、雷霆界的“雷纹听声诀”,在本源库的记录中碰撞出全新的火花;元婴境强者则在试炼场中切磋魂核运用,岩石界的“土石凝核术”与灵植界的“藤魂韧性法”结合,创造出既坚硬又柔韧的“石藤双生核”,防御能力远超单一体系。
林尘与苏瑶站在盟誓殿的高台上,望着下方忙碌的景象,太初鼎悬浮在两人之间,鼎身投射出万界的实时数据:混沌侵蚀的残余能量已不足千分之一,各世界的修士数量较三年前增长三成,其中气感境至元婴境的低阶修士占比达七成,正是万界联邦的根基所在。
“是时候建立联邦的核心机构了。”苏瑶的银绿色星环释放出柔和的光芒,星环上浮现出七个光点,“按备战期间的分工,设立‘感知院’‘魂核院’‘道果院’等七院,分别负责不同境界的修行指导与法则研究。”
林尘补充道:“再设‘万界议会’,由各世界的混元境修士组成,共同制定天道规则。规则不能像黑袍人那样强行定义,要以‘兼容理解’为核心——比如气感境的规则,应允许‘感知即连接’‘感知即探索’等多种本质并存,只要不违背守护万界的初心即可。”
议会成立的首日,就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来自光影界与暗影界的修士代表在“元婴境魂核显隐规则”上产生分歧:光影界认为魂核应外放光芒,彰显修行者的光明本心;暗影界则坚持魂核需隐匿,避免被混沌能量锁定。两派争执不下,甚至引发了小规模的冲突——几位气感境修士在争吵中动了手,灵觉相互碰撞,虽未造成伤亡,却暴露了不同体系融合中的隐患。
“让他们看看这个。”林尘让太初鼎投射出三年前黑袍人引发的“理解坍塌”影像,影像中,正是这两界的修士在无定义防御中相互支撑:光影界的魂核光芒为暗影界的隐匿提供了能量,暗影界的隐匿则为光芒挡住了混沌侵蚀。“你们的理解看似对立,实则互补。”林尘的声音带着混元境后期的法则威压,“魂核的显与隐,本就没有绝对的对错,关键在于何时显、何时隐。”
他提出“情境规则”:在和平交流时,魂核可按自身理解自由显隐;在对抗混沌时,则需遵循“光影为表,暗影为里”的协作模式。这个方案既尊重了两界的本质理解,又强调了实战中的配合,最终被议会全票通过。
七院的运作同样注重“兼容”。感知院的第一课,就让气感境修士尝试用三种不同的方式感知同一片树叶:用灵植界的方法感受叶脉的生命流动,用雷霆界的技巧捕捉叶片与空气的摩擦,用暗影界的手段观察叶片投射的阴影变化。一位来自凡俗界东陆的少年,在练习中突然领悟:“原来感知不是找到唯一的真相,是看到世界的不同侧面!”他的灵觉瞬间突破瓶颈,从气感境中期跃至后期,且能在三种感知方式间自由切换。
道果院的研究则更具突破性。林尘与苏瑶将双生混元道果的“无定义法则”分享给众修士,鼓励大家在保留自身理解的基础上,吸收其他世界的道果感悟。一位曾是混沌侵蚀受害者的混元境修士,在融合了灵植界的生命法则与雷霆界的爆发法则后,道果中竟长出了“雷纹灵树”,既能释放净化混沌的生命粒子,又能迸发摧毁侵蚀源的雷霆之力,实力直逼混元境后期。
三年后,万界联邦的第一个“理节庆典”在混元界举行。庆典上,气感境修士们表演了“万感共鸣”——数百人用不同的感知方式同步锁定一颗飞行的能量球,灵觉丝线在空中交织成七彩光网;元婴境强者展示了“千核归一”,魂核形态各异(有石核、藤核、影核等),却在双生羁绊的连接下,释放出频率完全一致的防御罩;混元境修士则合力施展“混元守护”,道果共鸣形成的金绿色光罩覆盖了整个混元界,光罩上流转着从气感境到混元境的所有理解印记,象征着万界修士的共同信念。
庆典的高潮,是太初鼎的“法则推演”。鼎身模拟出未来千年的万界景象:没有了黑袍人的威胁,各世界的境界体系在兼容中不断进化,气感境衍生出“跨界感知”,能直接感知其他世界的能量;元婴境出现“万核共生”,多个魂核可在羁绊对子间自由流转;混元境则突破至“超混元理解境”,不再受境界名称的束缚,真正做到“万物皆可为道果”。
林尘望着推演画面,心中却没有丝毫松懈。太初鼎在模拟的最后,闪过一帧模糊的影像:时空乱流中,似乎有新的混沌能量在凝聚,其气息与黑袍人不同,却带着更古老的侵蚀性。“看来永恒守护,从来都不是终点。”他与苏瑶相视一笑,双生羁绊的力量在两人之间流转,“我们的道,还要继续走下去。”
庆典结束后,林尘宣布启动“万界巡守”计划,由他与苏瑶带领七院的核心修士,定期巡查各世界,解决残留的混沌隐患,同时收集新的境界理解。当他们的身影消失在万界通道时,盟誓殿的墙壁上,自动浮现出一行字:“理解无界,守护永恒”——这是万界联邦的第一则天道规则,也是混元大道最生动的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