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灵植界、暗影界、雷霆界等小世界陆续加入盟约,林尘决定在三界与万界的连接枢纽“混元界”召开首次“万界防御大会”。这座由太初鼎开辟的新空间,融合了各世界的环境特色:有灵植界的翠绿平原,暗影界的幽暗山谷,雷霆界的雷云高地,更有三界风格的殿宇群,方便不同体系的修士适应。
大会召开当日,来自十七个小世界的修士代表齐聚混元界的“盟誓殿”。这些代表的境界从元婴境到大圆满不等,修行体系更是千差万别:有的修士以岩石为体,境界提升靠吸收大地精华;有的修士化作能量形态,没有实体却能操控空间;还有的修士通体透明,靠吞噬光线修行……不同的外貌与能量波动,让盟誓殿内的气息显得格外复杂。
会议刚开始,就出现了麻烦。岩石界的代表“石尊”(混元境中期)与光影界的代表“光使”(混元境中期)因能量属性冲突,险些动起手来。石尊的大地法则自带“重力压制”,让光使的光线能量运转滞涩;光使的光影法则则能“虚化物质”,让石尊的岩石躯体出现不稳。两人的争执迅速引发了其他世界代表的共鸣,支持石尊的土系修士与支持光使的能量系修士相互敌视,殿内的气氛瞬间紧张起来。
“这正是黑袍残魂希望看到的。”林尘的声音如同清泉般抚平了躁动,混元境中期法则释放出柔和的光芒,将石尊与光使的能量波动包裹,“万界联盟的意义,不是让所有体系变得相同,而是学会在差异中协作。就像三界的九大境界,气感境与元婴境截然不同,却能相互配合,共同组成完整的修行体系。”
苏瑶补充道:“我们可以建立‘境界协作图谱’,标注不同世界、不同境界的优劣势,以及互补方式。比如岩石界的防御强项,可以弥补光影界的防御弱项;光影界的速度优势,则能配合岩石界的攻击。”
太初鼎立刻投射出虚拟图谱,图谱上按“攻击、防御、辅助、控制”四大类,列出了各世界不同境界的能力:气感境层面,雷霆界的预警、暗影界的隐匿、灵植界的感知,可组成全方位的侦查体系;元婴境层面,岩石界的魂核防御、光影界的魂核速度、三界的魂核韧性,能形成多层次的魂核防护;混元境层面,各世界的顶级法则更是能相互叠加,创造出远超单一体系的威力。
图谱一出,代表们的眼神逐渐变化,开始认真思考协作的可能。石尊主动向光使伸出手:“岩石虽硬,却需要光线照亮弱点;光影虽快,却需要大地作为根基。”光使握住他的手,光影能量与大地能量在接触点交织,竟形成了一种全新的“土石光影”能量,既有岩石的坚固,又有光影的迅捷。
会议的核心议题是“混沌监测与快速响应”。林尘提出建立“万界混元网”:
- 在每个盟约世界布置“监测节点”,由气感境与元婴境修士轮流值守,节点连接太初鼎,一旦发现混沌侵蚀,能在瞬间将信息同步至所有世界;
- 组建“万界机动队”,成员从各世界的混元境修士中选拔,按擅长领域分组(净化组、攻坚组、防御组),收到警报后能通过万界通道快速抵达事发地;
- 编纂《万界境界协作手册》,详细记录不同体系的配合技巧,让低境界修士也能在跨世界战斗中发挥作用。
雷帝提议:“可以在混元界设立‘境界试炼场’,模拟不同世界的环境与混沌威胁,让各世界修士提前磨合,熟悉彼此的能力。”木灵尊补充道:“再开辟一片‘法则融合区’,让修士们尝试融合不同体系的境界能力,创造新的技巧。”
会议结束时,所有代表在“万界盟约碑”上留下了各自的本源印记。石碑发光的瞬间,十七个世界的能量波动在混元界交织,形成一道巨大的“混元守护罩”,罩上浮现出从气感境到混元境的所有境界符文,象征着万界修士的共同守护之心。
林尘与苏瑶站在盟约碑前,感受着十七股不同却又和谐的能量。太初鼎的星图上,代表盟约世界的光点已连成一片,形成了对抗混沌的第一道防线。“接下来,该去处理黑袍残魂最活跃的‘死寂界’了。”林尘望着星图上一个散发着灰色气息的小世界,混元境中期的法则开始模拟死寂能量的流动,“据说那里的混沌侵蚀,能让修士的境界直接‘归零’,从混元境跌回凡人。”
苏瑶的银绿色星环与盟约碑产生共鸣,星环上浮现出十七种世界的本源印记:“有了万界联盟的支持,再强的混沌威胁,我们也能应对。”双生羁绊的力量在两人之间流转,经历了多界的融合与协作,他们的混元大道已不仅是个人的修行之路,更承载着万界修士的希望,朝着“兼容万法,守护永恒”的方向不断前行。
试炼场中,各世界的修士已开始切磋。一位三界的气感境少年,与雷霆界的同阶修士配合,用锐金感知锁定目标,再以雷霆灵觉引导攻击,效率远超单打独斗;元婴境强者们则尝试用藤魂之力加固岩石魂核,用暗影伪装掩护光影魂核,创造出多种新的防御组合。万界征战的序幕,才刚刚拉开,而属于混元大剑主的传奇,正在这协作与融合中,书写着更宏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