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业今天心情格外舒畅。
文旅局和交通局就云江旅游火爆带来的运力矛盾开协调会,这块烫手山芋,这事被交到了钟瑞手上负责统筹思考方案。
哼,有个会赚钱的老婆又怎么样?这种硬骨头,他老婆可啃不动!
陈立业心里暗爽。
上次五一假期他本想给钟瑞使绊子,结果阴差阳错让钟瑞露了脸,自己反被副局长敲打,这口气他一直憋着。
现在,终于等到看钟瑞栽跟头的好戏了!
进会议室前,他故意凑到钟瑞身边,假惺惺地问:“小钟啊,运力这块老大难,你想到什么好法子没?”
钟瑞面色平静,回答得滴水不漏:“陈哥说笑了,这种系统性难题,哪是一个人能想出万全之策的?还得靠大家集思广益。”
陈立业心里嗤笑:装!肯定是没辙了怕丢人!他愈发笃定钟瑞要倒霉。
他带着看好戏的心情走进会议室,甚至有点迫不及待希望会议快点开始。
会议前半段,文旅局的文振山副局长介绍了当前云江旅游的爆炸式增长数:国内游客增长14.6%,接待境外游客增长17.7%……
接着交通局这边也汇报了现有公交运力的捉襟见肘,高峰期运力缺口达30.4%。
这些枯燥的数字和分析,在陈立业听来又臭又长,他只盼着赶紧进入“批斗钟瑞”环节,心思早飞了,手指无意识地转着笔。
好不容易熬到正题。交通局负责此事的马处长清了清嗓子:“情况大家都清楚了,矛盾很突出。今天请各位来,就是群策群力,看看有没有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大家有什么想法,尽管提!”
会场沉默了几秒。一位管车辆调度的老同志先开口:“实在不行,只能再申请财政拨款,增加车辆和司机……”
话没说完,负责预算的科长就皱眉打断:“老李,财政压力多大你不是不知道!上半年刚批了新车,再开口,根本批不下来!而且司机招聘、培训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又有人提议:“那……延长现有线路运行时间?或者增加高峰时段班次密度?”
运营科的人立刻摇头:“司机排班已经非常紧张了,再延长或加密,疲劳驾驶风险太大,安全责任谁担?车辆维护也跟不上。”
还有人提到“呼吁游客错峰”,直接被文振山副局长摆手否了:“这不现实!游客行程是自由的,我们只能想办法疏导,不能限制。” 他语气带着明显的不耐烦。
讨论陷入僵局,提出的方案不是被成本卡死,就是被安全或现实因素否决。
陈立业乐得坐山观虎斗,巴不得场面越僵越好,这样钟瑞等会儿就越难下台。
“陈立业同志,” 马处长忽然点了他的名,“你是老同志了,工作经验丰富,对公交这块也熟。你有什么高见?” 马处长也是病急乱投医,想打破僵局。
陈立业猝不及防被点名,心里“咯噔”一下!
他刚才光顾着看热闹和等钟瑞出丑,前面那些关键数据和分析压根没认真听!他支支吾吾,只能含糊地重复刚才别人提过、但已被否决的“增加车辆”的老调,甚至把几个关键数据都说错了!
文振山副局长眉头紧锁,端起茶杯轻轻咳嗽了一声,虽然没有直接批评,但那不满的眼神和这声咳嗽,像一记耳光甩在了交通局众人脸上——你们的人开会就这态度?
马处长的脸色顿时变得很难看,觉得陈立业给他丢了大脸!
陈立业自己也臊得满脸通红,又急又气。眼看自己成了众矢之的,他脑子一热,也顾不得许多了,猛地抬手指向坐在斜对面的钟瑞,声音都拔高了,带着一股祸水东引的急切:“马处,文局!这事局里不是已经明确交给钟瑞同志负责解决了吗?钟瑞同志年轻有为,思路活络,又有上次处理五一运力不足的成功经验!我看,还是让负责的同志来谈谈他的解决方案吧!我们这些‘老思路’,怕是跟不上时代了!”
他这话,既把自己摘出来,又把钟瑞架到了火上烤,还隐隐带着点酸意和挑拨。所有人的目光,瞬间聚焦到了钟瑞身上。
迎着马处长恨不得剐了他的目光,陈立业梗着脖子,硬是没有退缩。都到这地步了,不把钟瑞拉下水当垫背的,他今天这脸就丢大了!
钟瑞抬眼瞥了下陈立业那副“要死一起死”的架势,心里只觉得好笑。
他看向马处长,在对方带着无奈和期望的点头示意后,才从容起身。
然而,他这一站起来,那份沉稳笃定的气场瞬间就与会议室里焦灼的气氛形成了鲜明对比。
陈立业心头猛地一跳,一股强烈的不祥预感攫住了他——这小子,好像真有准备?!
钟瑞走到会议室前方,没有废话,直接拿起激光笔指向投影幕布上清晰的云江市地图。
“各位领导,针对云江旅游爆发增长带来的运力瓶颈,特别是游客‘想去景点难找车、换乘麻烦耗时间’的核心痛点,我建议,我们在现有公交体系之外,开辟一条专门服务游客的旅游观光环线。我们可以借鉴一些旅游城市的成功做法,把它打造成‘云江好行’。”
“云江好行?”文振山重复了一遍,明显是感兴趣,“同志,你继续说。”
钟瑞激光笔的红点在地图上精准移动:
“首先,这条线不走寻常路。”
红点避开常规公交的密集站点,串联起最热门的核心景区、火车站汽车站这些交通枢纽,还有大型酒店集中的区域。从芜韵园启程,途经栖梧林、藏珍馆,抵达朔方驿北广场,而后前往青石板街、普明禅寺,再至集贤路,这一片招待所、旅馆密集,最终巧妙形成高效闭环,重返出发之地。
“车,也要有游客的样子。”
钟瑞继续道,“我们会选用一批外观醒目、统一喷涂‘云江好行’标识的空调巴士。车上配备景点介绍广播,普通话、英语、云江话都要有,初期甚至可以培训乘务员或招募志愿者提供简单的导览服务,让游客一上车就感受到云江的热情。”
“发车时间,要像钟表一样准。”他强调运营的关键,“不同于普通公交站站停,‘云江好行’只在精选站点停靠,确保效率。发车间隔固定在15到20分钟一班,旅游高峰时段加密到10分钟一班。让游客能像使用城市地铁一样,清晰地规划自己的游览行程,不用担心等车太久打乱计划。”
“票务要灵活实惠。” 钟瑞最后抛出关键点,“我们推出2元\/次的单次票和10元\/人的一日通票。一日通票是重点,游客花10块钱,买下这张票,当天内就可以在环线上任意站点无限次上下车。算笔账:游客一天跑三四个景点,如果坐普通公交或打车,花费肯定不止10块。我们提供的是点对点直达核心景区的便捷服务,这个定价既能让游客觉得超值,又能保证线路的可持续运营。初期还可以和热门景点合作,推出‘门票+好行一日通’的优惠套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