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老家阿姨住院的事之后,婆婆确实没再买过临期品,但我能看出来,她每次去买菜还是会犹豫——走到打折摊位前,脚会顿一下,眼睛会往临期商品上瞟,只是最后还是会转身去买新鲜的。我知道她心里还是有点舍不得,毕竟节省了一辈子,突然改过来不容易。
周五晚上吃饭的时候,我跟老公和婆婆说:“妈,张磊,咱们以后每周六早上一起去买菜吧?周六我不上班,张磊也能晚点去公司,咱们一起去菜市场,既能挑新鲜的,也能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折扣,比如刚上架的新鲜菜,有时候早上去买会便宜点,还能顺便逛逛,就当散步了。”
婆婆抬起头,眼睛亮了亮:“一起去?也行,你们帮我挑,我也省得看不清楚保质期。”老公也点头:“好啊,周六早上一起去,买完菜咱们还能在外面吃个早餐,不用在家做了。”
我看着他们都同意,心里挺高兴的。其实我想一起去,不只是帮婆婆挑菜,更想让她慢慢适应“买新鲜的也能省钱”——早上去菜市场,很多摊贩为了早点卖完,新鲜菜会稍微降点价,既新鲜又划算,这样婆婆就不会总想着临期品的折扣了。
周六早上,我们七点就起床了。婆婆穿上了我前几天给她买的新外套,看起来精神多了。我们三个人一起走出小区,婆婆走在中间,我和老公走在两边,像一家人散步一样,慢慢往菜市场走。
路上遇到了婆婆跳广场舞的王阿姨,王阿姨笑着问:“大姐,这是跟儿子儿媳一起去买菜啊?真热闹。”婆婆笑着点头:“是啊,他们陪我一起去,帮我挑挑新鲜的。”王阿姨说:“还是你有福气,儿子儿媳这么孝顺。我家那俩,周末都睡懒觉,没人陪我去买菜。”
婆婆听了,脸上的笑容更灿烂了。我能看出来,她心里挺开心的——以前她总觉得省钱才是对家里好,现在慢慢明白,一家人一起做事,也是一种幸福。
到了菜市场,人已经很多了,到处都是摊贩的吆喝声,还有新鲜蔬菜的清香。我们先走到一个卖青菜的摊位前,摊贩热情地招呼:“阿姨,买点青菜吧?刚从地里摘的,新鲜得很,早上买两块五一斤,一会儿就涨价了。”
我拿起一棵青菜,叶子绿油油的,根部还带着泥土,确实新鲜。我递给婆婆:“妈,你看这青菜,多新鲜,早上买还便宜,比下午的临期菜划算多了。”婆婆摸了摸青菜叶子,点了点头:“是挺新鲜的,比上次我买的发黄青菜好太多了。”
老公说:“妈,咱们买两把,够吃两天的,吃完再来买新鲜的,省得放冰箱里不新鲜。”摊贩帮我们称了两把青菜,收了五块钱。婆婆付了钱,把青菜放进布袋子里,嘴里念叨着:“新鲜菜就是好,还不贵。”
接着我们又走到卖肉的摊位前,摊贩说新鲜猪肉刚杀好,十五块钱一斤。老公问:“老板,能不能便宜点?我们经常来买。”摊贩笑着说:“第一次来就给你们便宜点,十四块五一斤,下次再来还这个价。”
婆婆听了,赶紧说:“十四块五?挺便宜的,比超市便宜一块多呢。”我笑着说:“妈,你看,新鲜肉也能讲价,比临期的冻肉贵不了多少,还好吃。”我们买了一斤五花肉,准备晚上做红烧肉,又买了点瘦肉,用来炒青菜。
然后我们又买了新鲜的鸡蛋、西红柿,还有婆婆爱吃的豆腐。一路上,婆婆都在看我们挑菜,有时候还会问:“这个菜新鲜吗?这个价格贵不贵?”我和老公都会耐心跟她解释,告诉她怎么看菜新不新鲜,怎么跟摊贩讲价,婆婆听得很认真,偶尔还会自己跟摊贩问两句:“老板,这个西红柿能不能再便宜点?我多买几个。”
买完菜,我们又去了旁边的早餐店。早餐店人很多,我们找了个桌子坐下,点了豆浆、油条、包子,还有婆婆爱吃的豆腐脑。婆婆喝了一口豆腐脑,说:“这豆腐脑比我在家做的好吃,以后买完菜就在外面吃早餐,省得回家做了。”
老公笑着说:“行,以后每周都在外面吃,换着花样吃,今天吃豆腐脑,下次吃馄饨。”我看着婆婆和老公的笑容,心里暖暖的——以前总因为临期品吵架,现在一家人一起买菜、吃早餐,这种平淡的幸福,比什么都重要。
吃完早餐,我们提着菜慢慢往家走。婆婆手里拎着装青菜的袋子,一边走一边跟我说:“晓,今天买的菜真新鲜,还没花多少钱,比我以前买临期品划算多了。以前我总觉得临期品便宜,现在才知道,早上去买新鲜菜,也能省钱,还好吃。”
我笑着说:“是啊,妈,以后咱们每周都这个时候来,既能买新鲜的,又能省钱,还能一起散步,多好啊。”老公也说:“妈,以后要是你想中午来买菜,我也能陪你去,反正我中午午休时间长。”
婆婆摇了摇头:“不用,周六早上一起去就行,你们平时上班也忙,别耽误工作。”我知道婆婆心疼我们,不想让我们麻烦,可我更想让她知道,我们愿意花时间陪她——对老人来说,陪伴比什么都重要。
回到家,我们把菜放进冰箱。婆婆看着冰箱里新鲜的蔬菜和肉,跟我说:“晓,中午我来做饭,炒个青菜,再做个西红柿炒鸡蛋,让你们尝尝新鲜菜的味道。”我点头:“好啊,妈,我帮你打下手。”
中午吃饭的时候,炒青菜绿油油的,西红柿炒鸡蛋酸甜可口,都是新鲜食材做的,吃起来特别香。老公吃了一大碗饭,说:“妈,今天这饭吃得真舒服,比以前吃临期菜的时候香多了。”
婆婆笑着说:“以后天天让你们吃新鲜的,再也不买临期品了。”我看着婆婆的笑容,心里觉得特别踏实——我知道,婆婆不是嘴上说说,而是真的从心里接受了“新鲜比省钱重要”,也接受了我们的陪伴。
下午,我和老公在客厅看电视,婆婆在阳台收拾早上买的菜。她把青菜分好,用保鲜膜包起来,放进冰箱,还跟我说:“晓,我把青菜分好了,一次吃一包,省得放久了不新鲜。以后买完菜,咱们都这样收拾,能放得久一点,也不浪费。”
我点了点头:“妈,你想得真周到,以后就这么办。”看着婆婆忙碌的样子,我心里感慨——以前她总想着“省钱”,现在想着“怎么让新鲜菜放得久不浪费”,这是多大的变化啊。
其实婆媳之间,哪有那么多矛盾?不过是各自的生活习惯不一样,只要多沟通、多陪伴,慢慢磨合,就能互相理解。以前我总因为临期品跟婆婆吵架,现在才明白,与其吵架,不如陪她一起做事,让她慢慢改变,这样既解决了问题,又拉近了感情。
晚上睡觉前,老公跟我说:“你看,现在妈多好,再也不买临期品了,还愿意跟咱们一起去买菜。以前总吵架,现在一家人多开心。”我靠在老公怀里,点了点头:“是啊,其实妈也不是固执,就是习惯了以前的日子,慢慢陪她改,她也能接受。以后咱们多陪她做点事,少点矛盾,多点开心。”
老公抱紧我:“嗯,以后都这样,一家人开开心心的。”我看着窗外的月光,心里觉得特别幸福——原来幸福很简单,就是一家人一起买菜、一起吃饭、一起聊天,没有矛盾,只有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