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院长站在发言台上对孩子们说:“孩子们,今天我们有幸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他们是林泉哥哥、乔诗韵姐姐、韩雪姐姐还有林家生伯伯,他们是专程从遥远的广南过来看大家的。他们还给大家带来了很多礼物,你们想不想要?”
“想……”
台下孩子们异口同声的回答道。
“那我们一起热烈欢迎他们的到来好吗?”
“热烈欢迎林泉哥哥、乔诗韵姐姐、韩雪姐姐、林家生伯伯来福利院做客。”
“下面让我们热烈欢迎林泉哥哥给大家讲几句好不好?”
“好……”
台下孩子们稚嫩的声音响彻整座福利院。
林泉有些不好意思的走到台前对大家说:“孩子们,大家好。很高兴能够和大家见面。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我认识了从你们福利院走出去的几位哥哥姐姐,通过他们的口中得知了钟院长和大家的情况。就萌生了要来这里看看大家的想法,可惜因为比较忙拖到了现在才来。哥哥觉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际遇,人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但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所以大家一定要好好学习,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靠自己的双手和努力去改变自己的命运。”
钟院长问:“林泉哥哥说得好不好?”
“好……”
“林泉哥哥他们还给大家准备了礼物,大家想不想要?”
“想……”
看到台下这群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虽然他们的日子过得很苦,但是他们的眼里都闪烁着明亮的光。在这群孩子眼里,因为钟院长为他们撑起了一片天,让他们有饭吃、有衣穿、有书读。
对孩子们来说,钟院长就是他们的天,但是早一阵钟院长生病了。他们感到自己的天马上就要塌了。这种巨大的不确定性,给他们幼小的心里埋下了一层阴云。直到有一天,一位叫马叔叔的人来到了这里,为他们带来了治钟妈妈病的钱。
后来钟妈妈的病真的被治好了,终于又有人为他们遮风挡雨了。从马叔叔的口中得知,就是眼前这位林泉哥哥,将他打比赛得到的奖金捐给了福利院,就是用这笔钱治好了他们最敬爱的钟妈妈。
于是在他们心里,林泉哥哥就成了他们的恩人,是他拯救了他们的福利院。
接下来,乔诗韵和韩雪就开始打开他们带来的七个大箱子,这几个大大的箱子里满满当当装的全都是零食,然后就让大家排队上来领零食。
对于这群孩子而言,零食就是他们最大的快乐。他们真的好久都没有尝到零食的味道了。记得上次吃零食还是去年过年的时候,那时候钟妈妈还没有生病,以前从福利院出去的几个哥哥姐姐回来看他们,就给他们带来了零食,只是这次林泉哥哥他们带来的零食比上次的还要多,还要好吃。
钟院长问大家说:“大家都领到零食了吗?”
“领到啦……”
“大家开不开心?”
“开心……”
“我们要不要谢谢林泉哥哥、乔诗韵姐姐、韩雪姐姐还有林家生叔叔?”
“谢谢林泉哥哥、乔诗韵姐姐、韩雪姐姐、林家生叔叔……”
发完零食以后,钟院长对大家说:“马上到饭点了。今天我们食堂加了餐,几位就在我们福利院随便吃点吧?”
林泉点点头说:“好的,那我们今天就跟孩子们一起吃一顿饭。”
几人就在福利院的小礼堂里吃午饭,中午食堂做了三个菜,一个土豆红烧肉,一个香干炒肉末,一个白菜。看着孩子们井然有序的排队打饭,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看到这一幕乔诗韵的心中很不是滋味。这群孩子表现得如此开心,说明他们已经很久没有吃到这么好的菜了。
钟院长和福利院的另外一个老师陪着林泉几人在一张小桌子上边吃边聊。
“钟院长,我想跟您打听一件事情。”
钟院长看着林泉说:“林先生,您有什么事,先说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
“钟院长,您在渝市应该有很多年了吧?”
“算起来应该有二十五年了吧!”
“那您对渝市以前的城区熟悉吗?”
“还算熟悉吧!林先生是想找什么地方吗?”
林泉拿出从妈妈档案中抄下来的一个地址,递给钟院长。
钟院长接过林泉递来的纸条,看了一眼纸条上的地址,有些诧异的问:“林先生,您要找的这个地方,二十年前确实存在,不过现在那一片现在好像已经拆迁了。不知道现在还能不能找到你要找的人。”
林泉有些沮丧的问:“钟院长,您知道这个地方二十年前是住的什么人吗?”
钟院长说:“那边以前好像是一个富人小区,十四年前那边好像发生过一场很大的火灾,听说还死了几个人。后来那里就不住人了,再后来地铁站和高架桥都经过那里,就被拆除了。”
听到钟院长的话,林泉心里瞬间一沉,十四年前自己的妈妈应该就生活在那里。于是连忙问道:“钟院长,您还记得当时的情况吗?火灾具体是什么时候发生的?当时的死者叫什么名字,您还有印象吗?”
钟院长有些为难的说:“林先生,对不起!时间这么久了,我也不记得当时的情况了。或许您可以去渝市报社问问看,有没有保存当年的报纸。如果能找到,上面应该有报道。”
林泉此刻对这次渝市之行已经不抱太大的希望了。因为那场大火的原因,不知道妈妈还在不在?即便妈妈还活着,她也应该早已经搬离了当年的这个地址。
尽管林泉知道注定要无功而返,但他还是请求马所开车带他去那个地方看一看。
结果果真如钟院长说的那样,这里早已经没有了当年小区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高架桥和一座地铁站。
林泉跟钟院长下车来到了附近一座公园。
在那里,他们找了一位曾经住在附近的老大爷打听当年火灾的情况。
“大爷跟您打听一件事情。请问您知道当年附近的xx小区火灾的事情吗?”
“哦,那件事啊!当然记得,当时可死了好几个人呢!幸亏当时是白天,很多人都去上班了。消防又来的比较及时,不过最终还是烧死了3个人,据说是一个中年妇女人和他两个孩子。那里住的可都是有钱人,家里都是非富即贵。可惜一把火,不知烧掉了多少人家里的万贯家财。”
听到这老人的描述,林泉急切的问:“大爷,您还记得那家人的名字吗?”
那老大爷好奇的问:“小伙子,我听你这口音好像不是渝市人吧?你打听这件事情干什么?”
林泉不想暴露自己的身份,于是说道:“我就是对当年发生的这件事情比较好奇,顺便跟您打听一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