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仲秋最终还是去上了大学,只是周末总往“微光学院”跑。
她设计的“智能守护熊”升级到了3.0版本,不仅能报警、录音,还能通过AI识别孩子的表情,自动推送心理疏导内容。
有次一个孩子对着熊说“想妈妈”,熊竟然播放了一段舒缓的音乐,还说“我会陪着你”——那是林仲秋用第二世界学的AI语音技术,录入了无数温柔的语句。
林建国成了学院的“常驻修理工”,但更多时候是带着孩子们做木工,他做的小熊木牌挂在学院的墙上,每个上面都刻着名字:“小花”“小雅”“明明”……都是曾在这里被守护过的孩子。
有天林仲秋发现,他偷偷在木牌背面刻了行字:“对不起,爸爸来晚了”。
老周带着退休警察组成了“夕阳红巡查队”,每天在社区里转,看到有家长打骂孩子就上前劝阻,还把林仲秋教的“非暴力沟通”背得滚瓜烂熟。
王奶奶则成了学院的“故事大王”,给孩子们讲李小花的故事,说“要勇敢说不,要相信会有人帮你”。
《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案通过那天,林仲秋正在给孩子们上“自我保护课”,她举起手机,展示着新增的条款:“看,以后不管过了多少年,只要有人伤害过孩子,都要受惩罚。”孩子们似懂非懂地鼓掌,手里的守护熊发出了欢快的铃声。
窗外的阳光正好,落在墙上的木牌上,像给每个名字镀了层金边。
林仲秋知道,自己的任务或许永远没有“完成”的那天,但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当法律长出牙齿,当科技带着温度,那些曾经的黑暗角落,终将被微光照亮,长成一片能为更多孩子遮风挡雨的森林。
而她,会继续带着从每个世界学来的本事,在这条路上一直走下去——搞事情,亮锋芒,把那些藏在阴影里的龌龊,统统拽到阳光下晒个透彻。
林仲秋蹲在市档案馆的角落,指尖拂过积灰的卷宗盒,编号“莆字第0714号”的盒子边角已经磨损,露出里面泛黄的纸页。她费了三天功夫才查到这份档案——十年前莆田女童虐死案的补充卷宗,当年因“证据不足”被归为“意外”,如今在灰尘里沉默得像块冰冷的石头。
“找到没?”老周推着轮椅进来,他膝盖旧伤犯了,却非要跟着来,“我托人查过,这份卷宗少了最后两页。”
林仲秋掀开盒盖,一股霉味扑面而来,她戴着白手套的手指抽出卷宗,果然在末尾看到撕裂的痕迹。
“被人撕掉了。”她冷笑一声,拿出紫外线灯,在撕裂处扫过——微弱的荧光下,浮现出几个模糊的指印,“是新的,最多不超过半年。”
“看来有人怕我们翻旧账。”老周敲了敲轮椅扶手,“我猜是李某,他现在是建材公司老板,最在乎脸面。”
林仲秋没说话,突然想起李小花日记里的话:“爸爸的抽屉里有个铁盒子,总锁着。”
她掏出手机,翻出之前偷拍的李某办公室照片,墙角果然有个同款铁盒。“老周,帮我个忙。”她眼里闪过疯劲,“明天建材市场有个展销会,李某肯定会去站台。”
第二天,林仲秋穿着一身检修工制服,推着工具箱混进展销会。
李某正在台上唾沫横飞地讲“诚信经营”,她悄悄溜进后台,用从林建国那里学的开锁技巧,三两下打开了办公室的抽屉——铁盒果然在里面,钥匙就藏在抽屉夹层里。
盒子里没有金银珠宝,只有一沓汇款单和一张泛黄的纸条。
汇款单的收款人是当年的办案民警,金额正好是保险金的三成;纸条上是张某的字迹:“他醒了,再给五千,永远闭嘴。”
“这才叫铁证。”林仲秋对着铁盒拍了段视频,突然听到脚步声,慌忙把盒子塞回抽屉,却在转身时撞进一个人怀里——是李某的秘书,手里端着的咖啡全泼在了她的制服上。
“你是谁?”秘书厉声质问,林仲秋低头看了看胸前的工牌——“设备检修员 王芳”,是她昨晚用pS做的假证。
“李总让我来修空调。”她扯了扯被咖啡浸湿的衣领,故意露出里面的“烫伤疤”——用特效妆画的,和李小花身上的旧伤位置一致,“刚才不小心碰了抽屉,不好意思啊。”
秘书狐疑地打量她,突然瞥见她手腕上的“疤痕”,脸色微变——他当年也在现场,见过李小花的伤。“跟我来,李总在台上找你。”
林仲秋心里咯噔一下,跟着秘书走上台时,李某正讲得兴起,看到她立刻笑道:“这位检修师傅辛苦了,过来喝杯茶。”他的目光扫过她的“疤痕”,笑容僵了半秒,随即又堆起热情,“我们公司不仅卖建材,还做慈善,每年都资助贫困儿童……”
“李总真是大善人。”林仲秋突然开口,声音通过麦克风传遍全场,“不过我刚才在后台发现个铁盒子,里面的汇款单和纸条,好像和您说的‘慈善’不太一样啊。”她举起手机,视频里的汇款单清晰可见。
台下瞬间哗然,李某的脸涨成猪肝色,伸手想抢手机,却被林仲秋灵活躲开——她昨晚特意跟林建国学了几招防身术。
“大家看,这是当年办案民警收的‘封口费’,这是张某承认‘弄醒了她’的纸条。”她把视频投到大屏幕上,“十年前被说成‘意外’的李小花,根本是被这两个人联手害死的!”
秘书想关掉屏幕,却被老周用轮椅拦住,他不知何时推着轮椅挤到了台前,举着扩音器喊:“大家别让他跑了!这可是人命关天的事!”
开庭那天,林仲秋特意穿了件白衬衫,和李小花照片里的蓝白校服呼应。张某和李某互相指责,像两条斗败的狗。
“是他让我把孩子绑起来的!”张某尖叫着指向李某,“他说‘太吵了,让她闭嘴’!”
“你胡说!是你自己嫌她碍事!”李某嘶吼着反驳,“我只是没拦着,我没动手!”
林仲秋作为证人站在台上,平静地播放了铁盒里的证据,还有邻居们的证词。
“他们说的‘没动手’,是指没亲自挥鞭子,但一个付钱封口,一个动手施暴,都是凶手。”
她拿出李小花的日记,“这上面写着‘爸爸今天摸了摸我的头,我好开心’,可就是这个让她开心的爸爸,转头就收了害死她的钱。”
法官问她:“你为什么要执着于翻案?”
“因为她值得。”林仲秋看着旁听席上的王奶奶,还有举着“小花我们记得你”牌子的志愿者,“每个被伤害的孩子都值得被记得,值得有人为他们讨公道。法律或许会迟到,但我们不能让真相也迟到。”
最终判决下来:张某故意伤害罪成立,判处有期徒刑十五年;李某包庇罪、行贿罪数罪并罚,判处有期徒刑十二年。听到判决的那一刻,王奶奶颤巍巍地从兜里掏出块用保鲜膜裹着的糖,那是当年李小花塞给她的,如今终于能放在墓碑前,告诉女孩“坏人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