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人来之前就商量过了,就如同陆永康说的,野菜好挖,愿意买的人少。
这一切都是陆明桂的功劳。
所以这钱他们可不能拿,至少不能多拿!
双方又是一番推让,最后还是陆明桂拍板,一人一半,给了陆家五百文钱。
等陆文礼收了钱,陆明桂又劝道:“大哥,今年天气干旱,许久不下雨,地里的庄稼也不知道还有没有收成。”
“你们拿了银钱,多买些糙米黑面放着。”
“我估摸着今后还要涨价,越早买越好。”
陆文礼也犯愁:“河里的水都干了一半,估摸着今年要闹旱灾。”
“这两天村里都在挑水浇地呢!”
“永康啊,你小姑说的对,咱们准备买粮食吧!”
陆明桂见他们听了,欣慰道:“尽量早点买。”
“还有野菜,等我跟贵人再问问,还要不要了。”
“若是还要,我到时候让小冬去你那跑一趟,你们再接着挖。”
陆文礼连声答应了。
眼见着牛车快要到了永丰村,陆明桂留客:“大哥,我买了点黑面和猪肉,今儿个留下来吃饺子。”
陆文礼却有些不好意思:“不了,不了,家里有饭吃。”
陆明桂劝道:“大哥又和我客气了,你这赶着牛车忙活了一天,难道不饿?”
“再说了,你看日头,等你们回去了啥时候才能吃上饭?”
“就在我这里垫吧一口,随意吃一些再回去。”
盛情难却,陆文礼赶着牛车进了永丰村。
宋小冬正在扫院子,见到大舅舅和表哥来了,连忙迎了上来。
“娘,大舅舅,表哥,你们回来了。”
“大哥家的东西全都搬走了,我把屋里外头全部扫一遍。”
陆明桂点点头,觉得院中清净了不少。
又对宋小冬说:“那这偏屋就给你住吧,往后空着也不好。”
“你之前那屋子太小了。”
之前,宋小冬住在陆明桂外头的屋子里,如今孩子大了,进出多有不便。
正好偏屋空出来了,就给他住着。
宋小冬有些高兴,答应了一声,就忙着把自己的铺盖往偏屋的炕头上搬去。
陆明桂任他忙活去,自己则是回了屋里,偷偷去了白房子里头。
先收拾了被自己倒出来的那筐马齿苋,同其余三筐野菜一起摆放的整整齐齐。
又看了看野韭菜,足够包饺子的,还能剩下不少,当下拿了一半的野韭菜,还有猪肉也拿了出来。
又费了不少劲,才开了那桶大豆油。
大豆油金黄,好看的很,但不知道为什么,陆明桂觉得香味并不浓。
她将大豆油倒了一部分在家里装油的陶罐里,这才出了白房子。
“今儿个高兴,咱们包韭菜猪肉饺子吃。”
不过还是有些遗憾,上回在菜市场没买白面,眼下只能用黑面包饺子,不过黑面也香!
满满眼睛瞪大老大,扑闪扑闪看着她:“阿奶,肉饺子好吃吗?”
“我还没有吃过猪肉饺子呢。”
这话听得她一阵心酸,家里过年的时候是一定会包饺子的。
只是猪肉饺子包的少,还都被大房一家给吃光了,别说满满只能吃点野菜饺子,她自己都吃不上猪肉水饺。
如今甩掉宋大智一家,她才发现家里其余人过得都不好,包括她自己!
今后还是要对自己好点,当然,这些对她好的,她也愿意回报。
“好吃的,满满今儿个吃了就知道了!”
陆明桂说着就开始倒水和面,沈菊叶身子重,就只让她坐着择洗野韭菜,陆文礼剁肉馅儿。
宋小冬则是洗那些地皮菜。
地皮菜之前就在河水里粗粗洗过一遍,回来了还是要用井水细细淘洗。
满满则是看着灶台。
连陆永康也没有闲着,去挑着水桶去挑水,等把水缸装满,他又去宋家的地里浇水。
陆明桂也没跟侄子客气,连忙叮嘱:“就河边那块地,可别浇错。”
就当她小肚鸡肠吧,反正要是浇到宋大智的地里去,她可要不舒服了!
陆永康笑呵呵的:“放心吧,小姑!”
“那行,去吧,干一会就回来,今儿人多,饺子包得快!”
见侄子朝田里去了,陆明桂这才回屋。
野韭菜已经洗好切好,肉馅儿也剁好,先往韭菜里拌上油,再放入肉馅搅拌上劲,最后放盐。
等调好了韭菜肉馅儿,一家人围坐在一起齐齐动手包起饺子来。
“娘,饺子馅儿好香啊!”宋小冬忍不住吸了吸香气。
就见整整一盆的饺子馅,碧绿的野韭菜混着猪肉,还放了焯过水的地皮菜,用油拌过,散发着诱人的香气。
“这野韭菜啊就是香,”陆文礼也道,“而且长得还肥,这次我没割完,下回长出来了再去割点。”
陆明桂便道:“荠菜包饺子也香得很,可惜过了季节。”
几人说说笑笑,手上动作不停。
每个人包饺子的手法不一样。
像陆明桂和大哥都是跟着他们的娘学的,饺子包的小巧玲珑,褶子细密的好像花边。
宋小冬却不知道跟谁学的,每个饺子都将馅儿塞得鼓鼓囊囊,像个元宝。
只有沈菊叶包的饺子扁扁的,像一片叶子。
陆明桂看了一圈,提醒道:“菊叶,你的饺子馅放的太少了,一会吃着就像吃面片汤。”
沈菊叶有些不好意思的笑笑,她一直是这么包的,哪里舍得放那么多馅儿?
从前在娘家,要是放的多了,说不定还要被她娘骂上两句。
后来嫁到了宋家,也没敢多包馅儿。
陆明桂看出她心中所想,知道她这是习惯了。
“多放点馅儿,你看这么多馅儿,还怕不够?”
“倒是包不完,那才可惜了。”
沈菊叶看了饺子馅和面,确实不少,这才放开了包饺子,这样一看,倒还是“胖饺子”更好看。
不多一会儿,饺子包的差不多了,箅帘上挤挤挨挨放满了饺子。
满满也跑进来叫道:“阿奶,水开了。”
“好嘞,下饺子去!”
不等陆明桂动作,她大哥就先一步端起了箅帘朝灶房走去。
反正在农家,特别是陆家,没什么君子远庖厨的规矩,大家伙都要干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