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无形的边疆
dSm全球创新基金的成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了一颗种子,迅速催生出一个蓬勃生长的水下水草森林。数千份项目申请,如同无数跃出水面的鱼群,争抢着那代表着无限可能的饵料。王漫妮和她庞大的团队夜以继日地进行筛选、评估,资本以前所未有的效率和精准度,流向那些最具颠覆性想象力的领域。
然而,在这片由资本和创新驱动的繁华之下,安迪领导的“未来趋势研判小组”却发出了第一份带着预警色彩的分析报告。
报告的核心议题是:“无限能源”前提下的“资源边界重置”。
“我们过去的文明,建立在能源稀缺的假设之上。”安迪在向林凡汇报时,语气带着学者般的冷静,“石油、矿产、淡水、乃至可耕地,这些传统意义上的战略资源,其价值都与获取和运输它们所需的能源成本紧密挂钩。但当能源本身变得近乎免费且无处不在时,这套价值评估体系正在加速崩塌。”
林凡看着报告中的图表,上面清晰显示着几种关键矿产资源的价格,在“烛龙”技术影响力扩散的区域内,开始出现反常的、与供需关系脱钩的波动。
“例如,”安迪调出另一组数据,“某些富含稀有金属的小行星,在过去因其高昂的开采和运输成本而被视为‘理论资源’。但在聚变能源支持下,太空运输成本将急剧下降,这些小行星的价值可能会飙升,甚至引发新一轮的‘太空圈地’潜在冲突。反之,一些依赖能源密集型开采的陆地矿产,价值可能会相对萎缩。”
这不仅仅是经济问题,更是地缘政治的重新洗牌。旧的资源版图正在变得模糊,而新的、以技术可达性和能源保障度为基准的“无形边疆”,正在太空、深海、甚至极地悄然勾勒。
“这还只是开始。”安迪继续道,“随着能源瓶颈消失,生物技术、人工智能、材料科学等领域可能迎来爆发式突破。谁能率先利用无限能源合成食物、制造新材料、驱动强人工智能,谁就能在新的文明形态中占据制高点。我们面临的,可能是一个‘技术爆炸’后的文明格局重塑期。”
林凡沉默地听着。他推动了能源革命,但革命带来的连锁反应,其复杂性和深远程度,有时连他也感到心惊。这不再是dSm一家公司与旧世界的对抗,而是他亲手打开了一个潘多拉魔盒,释放出的力量正在重塑整个文明的底层逻辑。
“我们需要在新的游戏规则形成前,就参与其中,甚至主导规则的制定。”林凡沉吟道,“安迪,你的小组下一步重点,是深入研究这几个‘资源边界重置’的关键领域,建立我们自己的评估体系和战略预案。”
“明白。我们正在与一些前沿的太空采矿、合成生物和强AI研究机构建立联系。”安迪回答。
“漫妮那边,”林凡转向另一块屏幕,王漫妮的影像随之亮起,“创新基金的投资,要有意识地向上游基础研究和这些新兴‘资源’领域倾斜。我们要投资未来,而不仅仅是应用。”
“好的,老板。我会调整投资组合策略,重点关注那些探索根本性突破的项目。”王漫妮迅速回应。
部署完这些,林凡靠在椅背上,目光投向窗外无垠的天空。能源的自由,仿佛只是打开了第一道锁,后面是更加广阔、也更加未知的领域。曾经遥不可及的星辰大海,如今似乎触手可及,但随之而来的,是更加复杂的挑战和更加沉重的责任。
他想起了系统。这超越时代的技术,这推动文明跃迁的使命,是否也预示着,他终将带领人类,去面对那星辰大海中未知的风景,乃至……未知的“邻居”?
无形的边疆,不仅存在于资源与空间,更存在于文明等级的阶梯之上。
他感受到肩上的担子,又沉重了几分。但与此同时,一种探索未知的渴望,也在他心中悄然点燃。
(第一百二十四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