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第一节 :荧惑守心

雪域高原的暮色总比中原来得更急,刚过未时,铅灰色云絮已像浸了墨的棉絮般沉沉压下。观星台的青石板凝结着薄霜,踩上去咯吱作响,王玄策拖着不便的左腿拾级而上,断足处的木屐与石阶相撞,发出单调的笃笃声。西北风卷着冰碴子刮过耳畔,他扶着冰冷的栏杆望向天际,原本该渐次亮起的星辰此刻全被浓云吞没,唯有心宿方位透着诡异的暗红,仿佛天幕被撕开道渗血的裂口。

“王正使,吐蕃赞普派来的三百甲士已在台下列阵,泥婆罗的象兵也按昨日部署扎好了营帐。”蒋师仁的声音裹着寒气从身后传来,他刚巡营回来,玄色披风中还沾着雪粒,右手紧握的陌刀在昏暗里泛着冷光,“再过三日便是惊蛰,冻土该化了,八千儿郎摩拳擦掌,就等您一声令下踏过象泉河。”

王玄策没有回头,目光死死盯着那团越来越深的暗红。心宿三星本是苍青色,此刻却像被泼了朱砂,居中的心宿二更是红得发紫,而荧惑星——那颗自古便被视作灾异象征的火星,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着心宿二靠拢,赤芒如炬,仿佛要将整片星域都燃成火海。“蒋校尉可知,荧惑守心,自古皆为大凶之兆。”他的声音有些发紧,喉结滚动着咽下口寒气,“当年汉高祖崩,便是此星象现世。”

蒋师仁闻言皱眉,举目望去时,恰好见荧惑星的边缘与心宿二相触。刹那间,天地仿佛被按下静音键,呼啸的风声戛然而止,连远处营地的喧嚣都消失无踪。紧接着,一道刺目的赤红血光从两星交合处迸发,如瀑布般倾泻而下,瞬间笼罩了整个雪域高原。原本覆雪的山峦成了赤红色,营地的幡旗染上血色,连蒋师仁手背上的青筋都泛着诡异的红。

“这……”蒋师仁下意识握紧陌刀,却见王玄策脚下的冰面突然泛起白雾。那是观星台中央用来观测星象的冰镜,往年冬月便会注水成冰,打磨得光滑如镜,此刻冰层下竟渗出点点殷红,像有无数血珠要从冰下涌出。没等两人反应,三百个模糊的人影从冰面缓缓升起,个个身着唐军明光铠,甲片上还沾着干涸的黑血,胸口都插着支雕花木箭——那是天竺士兵惯用的箭矢样式。

“是……是使团的弟兄们!”蒋师仁瞳孔骤缩,认出最前面那人是当年负责护卫粮车的队正,他左额的月牙形刀疤在血光下清晰可见。亡魂们面无表情,空洞的眼眶望着天际的血色星辰,三百道身影齐整整地朝着王玄策躬身,铠甲摩擦声细碎如沙,听得人头皮发麻。

“妖孽敢尔!”蒋师仁怒喝一声,陌刀带着破风之势劈向冰面。刀刃本是百炼精钢所铸,斩金断玉不在话下,此刻却像砍在烧红的精铁上,发出刺耳的铮鸣。令人惊骇的是,刀锋竟被冰面反射的星光弹开,整把刀剧烈震颤,蒋师仁虎口发麻,险些握不住刀柄。更诡异的是,刀身侧面原本用篆文刻着的“百炼”二字,竟像活过来般扭曲变形,转瞬间化作两个深褐色的梵文——正是天竺梵文中“凶”字的写法。

“这不是妖术,是天象示警。”王玄策按住他的肩膀,声音低沉如钟,“阿罗顺拿杀我使团三十余人,这笔血债,天地都记着。”话音未落,观星台角落突然传来嗡鸣,那是去年从天竺战场带回的铜佛残核,半掌大小的佛身布满裂痕,此刻竟自行悬浮起来,朝着荧惑星的方向飞去。佛核表面渗出金色的液体,细看之下竟像是佛血,滴落在星光中,腾起阵阵金雾。

血红色的天幕被金雾浸染,原本散乱的星芒突然汇聚,在夜空中组成清晰的字迹。蒋师仁识字不多,却认得那是中原的隶书,写着《乙巳占》中的句子:“七日内,主将殁”。他浑身一震,下意识挡在王玄策身前,握紧那柄已显凶兆的陌刀:“王正使莫怕!定是天竺邪祟作祟,某这就劈了这妖星!”

王玄策按住他的手腕,指尖冰凉:“星象已定,非人力可改。但这警示未必指你我。”他望着那些仍在躬身的亡魂,突然想起使团覆灭那日,阿罗顺拿站在尸山之上,手里举着的正是这尊铜佛。“是弟兄们的怨气与佛性相激,才显此兆。他们在提醒我们,前路有死劫。”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沉闷的鼓声。那是苯教巫师的营地方向,数十面羊皮鼓同时敲响,鼓点不急不缓,却精准地与夜空中星芒闪烁的频率重合。咚、咚、咚——每一声都像敲在人心上,观星台的基座开始簌簌发抖,青石板间的缝隙越来越大,竟有细小的石块从台沿滚落。

“不好,他们在应和天象!”蒋师仁脸色大变,苯教巫师虽未直接参与复仇计划,却一直以“观天时”为由在附近驻扎,此刻鼓声与星闪共振,显然是在助长凶兆,“某带亲兵去驱散他们!”

“不必。”王玄策望着那些逐渐变得清晰的亡魂身影,他们胸口的天竺箭矢正在星光中寸寸碎裂,“让他们敲。八千人里,有吐蕃的勇士,有泥婆罗的死士,更有我们大唐的血仇。荧惑守心也好,主将有劫也罢,三月春暖之时,我等必踏平中天竺。就算真有死劫,某这断足,也当为弟兄们趟出条血路来!”

他的声音不高,却穿透了鼓声与风声,蒋师仁听着,突然觉得那血红色的天幕也没那么可怖了。三百亡魂似有感应,空洞的眼眶里竟泛起微光,齐齐转身,化作点点流萤飞向天际,与那金色的警示文字相融。陌刀上的梵文“凶”字开始褪色,隐约露出原本的“百炼”二字,仿佛在预示着,纵有天险凶兆,百炼之师亦能逆天而行。

鼓声依旧,星芒未散,但观星台上的两人已握紧了手中兵刃。雪域的寒夜还很长,但他们知道,八千复仇之士的热血,终将比荧惑星的血光更炽烈。

第二节: 星图藏谶

观星台的震颤还在持续,苯教巫师的鼓点愈发急促,青石板缝隙间已能看见底下的夯土。王玄策扶着栏杆站稳,断足处的木屐陷入裂开的石缝,他低头时忽然瞥见基座裂口处闪过一点青铜光泽。“蒋校尉,看那里。”他屈指叩向脚下的石板,回声空闷,显是下方中空。

蒋师仁挥刀砍断捆扎帐篷的麻绳,将玄色披风垫在石沿,俯身扒开松动的石块。随着几声脆响,半面青铜星盘从基座下暴露出来,盘径足有丈余,边缘铸着繁复的云雷纹,盘面按二十八宿方位凿出浅槽,每个槽内都嵌着枚铜钉,钉帽上“唐”字铭文在血光下泛着冷辉。“竟是座星盘!”蒋师仁指尖拂过铜钉,触感温润,不似常年埋于地下之物,“看这工艺,倒像是我朝少府监的手艺。”

王玄策跛着脚凑近,目光扫过井宿方位的铜钉——那是对应天竺地域的星宿。他伸手捏住铜钉轻轻转动,只听星盘内传来齿轮咬合的轻响,盘面突然泛起幽蓝光芒,将一幅立体星图投射在半空。北斗七星悬于正北,心宿三星仍裹着赤红,而代表天竺的星区却被一团浓黑雾气笼罩,雾气中隐约有无数人影挣扎,细看竟与方才冰面浮现的唐军亡魂形貌相似。

“这雾……”蒋师仁瞳孔骤缩,陌刀顺势挑向那团黑雾。刀尖刺入的刹那,黑雾剧烈翻涌,竟发出无数凄厉的哀嚎,仿佛有万千冤魂在其中受刑。更令人惊骇的是,刀尖挑起的并非虚无雾气,而是一片金灿灿的残片——那是阿罗那顺常戴的黄金面具碎片,边缘还沾着暗红的血渍,正是使团覆灭那日,王玄策亲眼见他戴在脸上的饰物。

“他的戾气竟已浸染星象。”王玄策攥紧拳头,指节泛白,“那日恒河岸边,他就是戴着这面具,下令将弟兄们的尸身投入河中喂鳄鱼。”话音未落,悬浮在半空的铜佛残核突然坠落,恰好嵌进星盘中央的凹槽。佛核与青铜相触的瞬间,星盘表面浮现出丝丝金线,顺着二十八宿的脉络游走,最终汇聚成一行娟秀的字迹。

“是簪花小楷!”蒋师仁虽不精通书法,却认得这是女子笔迹,更奇的是字迹仿佛活物,在青铜上缓缓流动,“写的是……星凶非凶,借煞破敌?”

王玄策心头巨震。这字迹他再熟悉不过,正是文成公主的手笔。当年他作为副使护送公主入吐蕃,曾见她在绢帛上题过此般字体,婉转间自有风骨。“公主远在逻些,怎会在此留下字迹?”他伸手触碰那些金线,指尖传来温热感,仿佛触到的不是青铜,而是活人肌肤,“难道她早已知晓今日星象?”

蒋师仁突然低呼一声,指向星盘边缘。随着金线流转,井宿方位的铜钉开始发烫,钉帽上的“唐”字竟渗出殷红液体,顺着星盘纹路流淌,在黑雾笼罩的天竺星区画出一道赤色弧线。那弧线蜿蜒如河,恰似恒河的走向,而弧线尽头,正对着星图上代表中天竺王都的亮星。

“借煞破敌……”王玄策喃喃自语,忽然想起公主入藏时携带的《金刚经》,经卷末页曾有批注:“万物相生,凶煞亦可为利刃”。他正欲细想,脚下突然传来剧烈的晃动,观星台的基座再也支撑不住,轰隆一声崩塌开来。碎石飞溅中,蒋师仁忙将王玄策护在身后,待烟尘稍散,两人都被眼前景象惊得说不出话。

基座之下,竟整齐排列着三百具尸体。他们都穿着唐军的明光铠,身形早已冻僵,却保持着跪拜的姿势,头颅低垂,面向星盘的方向。更诡异的是,每具尸体的双手都捧着一卷星象图谱,图谱虽已泛黄,上面的朱砂星轨却仍鲜艳如新,与半空投射的星图分毫不差。

“是使团的弟兄!”蒋师仁声音发颤,认出第三排左数第七具尸体腰间的玉佩——那是他亲手送给同乡兄弟的护身之物。这些尸体本该沉于恒河,怎会出现在雪域高原的观星台之下?他们手捧的星图,又为何与此刻的天象完全吻合?

王玄策蹲下身,小心翼翼地拾起一卷从尸体手中滑落的图谱。图谱末页用炭笔写着日期,正是使团覆灭的那一日。他忽然明白过来,这些弟兄在临死前,竟用最后的力气绘制了星图,或许是托了某种未知之力,将这份警示送到了此处。“他们不是在跪拜星盘。”他望着尸体们低垂的头颅,眼眶发热,“他们是在指引我们,看清楚这天象背后的阵仗。”

此时半空的立体星图突然变化,黑雾笼罩的天竺星区里,那道赤色弧线突然炸开,化作无数箭头,齐齐射向代表王都的亮星。而星盘上的金线也随之异动,“星凶非凶,借煞破敌”八个字渐渐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简易的行军路线图,与王玄策昨夜拟定的计划竟分毫不差。

“原来如此。”王玄策将星图按回尸体手中,站起身时,断足的疼痛仿佛都轻了许多,“荧惑是凶星,亦是引路星。弟兄们以命相告,阿罗那顺的气数,就藏在这星图里。”

蒋师仁望着那些虽死犹生的忠魂,又看了看半空愈发清晰的星图,突然单膝跪地,抱拳朗声道:“某愿率本部甲士,依星图所示,为大唐荡平中天竺!”

崩塌的基座下,三百具尸体仿佛有了感应,手中的星图在夜风中轻轻颤动,发出细碎的声响,像是在回应这掷地有声的誓言。远处的鼓声不知何时已停,天幕上的血光渐渐淡去,唯有那幅立体星图愈发明亮,将观星台的废墟照得如同白昼,也照亮了八千复仇之士即将踏足的征途。

第三节: 彗星贯月

血光未散的夜空突然撕开道裂口,一道赤红彗星拖着丈余长尾划破天幕。那尾光锐利如刀,竟直直劈向悬于中天的明月,银白月华应声碎裂,化作万千光点坠落雪原。王玄策眯眼望去时,那些碎月正以诡异的轨迹沉降,在雪地上凝结成幅巨大的卦象——乾上坎下,正是《周易》中的需卦,六爻皆动,显是变数之兆。

“王正使当心脚下!”蒋师仁扶住险些滑倒的王玄策,目光紧盯着卦象边缘。雪地上的冰晶在月光下泛着冷辉,卦象的线条却泛着暗红,仿佛用鲜血勾勒而成。更奇的是卦眼处,那里的积雪竟自行消融,露出块青黑色的岩石,石面上天然形成个凹陷,恰似人足的形状。

王玄策望着那处凹陷,忽然想起自己断足的尺寸。他深吸口气,将木屐踏入卦眼,严丝合缝。就在脚掌触到岩石的刹那,地面传来嗡鸣,整幅卦象突然活了过来,雪粒顺着卦爻滚动,在雪原上重新组合,竟化作《推背图》第四十三象的变局图——原本预示“中原之劫”的谶语旁,多出道赤色箭头,直指西南方位,箭头末端赫然是个梵文“竺”字。

“是袁天罡的笔迹!”王玄策失声惊呼。他年少时曾在秘阁见过《推背图》真迹,图中批注的瘦金体与此刻雪地上浮现的字迹分毫不差,“这变局……竟是说我等西征之事?”

蒋师仁按捺不住,陌刀横扫劈开卦象。刀锋带起的雪粒并未四散,反而在空中凝聚成幅立体地图,街巷纵横间,朱雀大街的轮廓清晰可辨——正是长安城的全貌。更令人心惊的是,那道血色彗星的轨迹在图上延伸,彗尾扫过西市、皇城,最终的终点竟落在大明宫紫宸殿的位置。

“彗星犯紫微,乃是大不吉!”蒋师仁脸色煞白,紫宸殿是陛下理政之处,彗星轨迹直指此处,岂不是预示长安将有祸事?他正欲再挥刀斩断星轨,却见悬浮的铜佛残核突然迸出金粉,如飞蛾扑火般裹住那些散落的月华。金光与银光相触的瞬间,雪地上竟映出个人影。

那人披发左衽,却手持柄唐式横刀,面容刚毅,正是年轻时的松赞干布。只见他挥刀刺入地面的星盘,刀尖在盘面划出串火星,落于“灭竺吉日”四字之上。王玄策看得真切,那星盘上的日期,正是三日后的惊蛰!

“赞普这是……”蒋师仁愣住。松赞干布与大唐素来交好,此刻显影竟似在指引灭竺时日,其中深意耐人寻味。

“他是在告诉我们,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皆备。”王玄策望着那渐渐淡去的身影,想起去年入吐蕃借兵时,赞普曾握着他的手说“唐与吐蕃,谊同手足”,当时只当是客套话,此刻才明白其中分量。

话音未落,远处雪山突然传来轰鸣。只见连绵的雪浪从峰顶奔涌而下,如万马奔腾般席卷而来,声势骇人。蒋师仁忙将王玄策护在身后,却见雪浪中并非裹挟着岩石冰块,而是无数支箭矢——那些箭矢的箭杆上刻着星纹,箭头泛着熟悉的青光,正是唐军制式的破甲箭。

“是弟兄们的箭!”蒋师仁失声喊道。他认出其中几支箭尾的雕饰,那是当年他亲手分发给斥候营的记号。这些箭矢本该遗落在天竺战场,此刻竟随着雪崩而来,仿佛雪域高原在为他们筹措兵器。

雪浪奔至观星台便自行溃散,万千箭矢插在雪地里,组成道弧形的箭阵,恰好护住星盘的位置。王玄策走上前,拔起一支箭矢细看,箭杆上的星纹与星盘上的二十八宿一一对应,箭簇上还残留着干涸的暗红——那是天竺士兵的血。

“看到了吗?”王玄策将箭矢递给蒋师仁,声音因激动而微颤,“天地、鬼神、友邦、亡魂,都在助我们复仇。”

蒋师仁握紧那支箭,只觉一股热流从掌心涌遍全身。夜空的彗星已渐渐隐去,碎裂的月华重新凝聚成完整的明月,雪地上的卦象与星图虽已淡去,却在两人心中刻下清晰的印记。远处营地传来集合的号角声,八千将士似被这天地异象惊动,正整装待发。

“王正使,”蒋师仁转身抱拳,陌刀拄地发出铿锵之声,“明日卯时,末将请命率前锋营渡过象泉河,为大军探路!”

王玄策望着雪崩过后的雪山,那里的星空已恢复清明,唯有心宿方位仍透着淡淡的赤红,像是在提醒他们血仇未报。他深吸口气,断足在雪地上踩出坚定的脚印:“不必急在一时。三日后惊蛰,待弟兄们的箭饮够了天竺人的血,我们再踏平中天竺!”

月光下,插满箭矢的雪原泛着银光,与营地的火把交相辉映,仿佛为即将到来的征战铺就了一条通往胜利的道路。而那些刻着星纹的箭矢,在夜风中轻轻颤动,似在回应着这跨越生死的复仇誓言。

第四节:星坠定策

彗星尾光突然绷裂,赤红色星体在夜空中碎成万千星火,如同谁打翻了盛血的玉盘。其中最大的一块陨石拖着焰尾直坠而下,带着刺耳的尖啸砸向雪原,激起的雪雾弥漫了半座观星台。蒋师仁护着王玄策后退数步,待烟尘稍散,才见雪地里嵌着块黢黑的铁碑,碑体布满细密的凹痕,竟似天然形成的文字。

“王正使,这石头……”蒋师仁上前触碰,指尖传来灼烫感,铁碑表面的雪粒刚落下便化作水汽。他凑近细看,突然倒吸口冷气,“是《甘石星经》!这上面刻的竟是战国时甘德、石申合着的星经全文!”

王玄策跛着脚靠近,断足处的木屐早已在方才的震动中裂开,露出包裹着金铁的趾尖。他俯身伸出右脚,金铁趾尖在碑文上缓缓划过,铁屑簌簌落下,露出底下更深的刻痕。随着他的动作,碑面逐渐显露出一行隶书:“乙未日,宜征伐”。

“乙未日……”蒋师仁掐指一算,“正是三日后惊蛰!”

王玄策未发一言,只是继续用金铁趾尖刨刮碑文。他记得当年随李靖出征时,军中老卒曾说过,上古星碑常有表里两层,表层记天象,里层藏天机。铁屑纷飞间,碑体突然发出一声脆响,竟从中间裂开道缝隙。

蒋师仁见状,陌刀顺势劈入缝隙。只听“铮”的一声,陨石核心应声碎裂,露出里面的物件——那是半枚虎符,青铜铸就,上刻“鸿胪寺”三字,符身的错金云纹虽有磨损,却仍能看出是大唐制式。

“鸿胪寺的虎符!”王玄策心头剧震。鸿胪寺掌管外交事宜,虎符更是调兵凭证,这半枚虎符为何会藏在陨石核心?他突然想起使团覆灭那日,阿罗那顺曾抢走使团携带的所有信物,其中便包括这枚用于紧急调兵的虎符。

“定是那贼子将虎符藏于此地,想借天象掩盖罪证!”蒋师仁怒不可遏,正欲将虎符收起,却见悬浮的铜佛残片突然炸裂。金色的佛血如雨点般洒落,将铁碑上的文字尽数染金。那些文字在佛血浸染下竟开始扭曲变形,最终化作八个大字:“凶星照我,大吉照敌”。

“这……这是什么意思?”蒋师仁愣住。凶星照己方,大吉照敌方,这岂不是说此战必败?

王玄策却突然笑了。他指着碑文道:“蒋校尉忘了《孙子兵法》有云‘兵者,诡道也’?天象所示,未必是实。凶星照我,是让我等存敬畏之心;大吉照敌,是让阿罗那顺骄纵自满。此乃天助我也!”

话音刚落,基座下的三百具唐军尸体突然齐齐抬头。他们冻僵的脖颈发出“咔嚓”声响,空洞的眼眶望向天际,仿佛在凝视某种未知的力量。紧接着,他们手中的星象图谱突然冒出青烟,竟自行燃烧起来。

火光中,图谱上的星轨化作灰烬,升腾至空中。那些灰烬并未四散,反而凝聚成一幅清晰的星图,上面标注着未来七日的天象变化:初三荧惑退舍,初四奎木狼犯太阴,初五昴日鸡守天门……直至初七,星图上赫然标注着“太白经天,利西方”。

“太白经天!”蒋师仁失声喊道。太白星即金星,古人认为太白经天主兵戈之事,利西方用兵,而天竺正在大唐西方!

王玄策望着空中的星图,又看了看那半枚虎符,突然明白了所有关节。这不是什么凶兆,而是天地人三界共同的指引:陨石带来虎符,是让他们名正言顺;佛血显字,是让他们知诡道;亡魂燃图,是让他们明天时。

“蒋校尉,传我将令!”王玄策转身望向营地,声音穿透夜空,“命吐蕃甲士明日卯时开始修缮栈道,泥婆罗象兵备足粮草,所有将士今夜好生歇息,三日后卯时,随我踏平中天竺!”

蒋师仁轰然应诺,转身欲去传令,却被王玄策叫住。

“将这半枚虎符收好。”王玄策指着虎符道,“待生擒阿罗那顺,定要让他交出另外半枚,好让弟兄们的在天之灵得以安息。”

蒋师仁郑重点头,将虎符揣入怀中。此时,空中的星图渐渐散去,三百具尸体也重新低下头,恢复了跪拜的姿势。铁碑上的文字在佛血浸染下愈发金光夺目,仿佛在为即将到来的征战祝福。

远处的雪山传来阵阵雪崩声,却不再是裹挟着箭矢的雪浪,而是如雷的轰鸣,仿佛在为大唐的复仇之师擂鼓助威。营地的火把连成一片火海,八千将士的呐喊声此起彼伏,与星空中隐约的雷鸣交相辉映,汇成一曲激昂的战歌。

王玄策站在观星台的废墟上,望着眼前的一切,金铁趾尖在雪地上踩出深深的印记。他知道,三日后的惊蛰,将是一场血与火的洗礼,而他们,必将踏着凶星的光芒,为死去的弟兄们讨回公道。

第五节:天机归刃

寒夜的风突然转暖,似有春日气息从河谷漫来。王玄策从怀中取出那半枚鸿胪寺虎符,铜面的错金云纹在月光下流转,符身断裂处的齿痕仍带着当年被蛮力劈开的狰狞。他走到蒋师仁身侧,将虎符的断口对准陌刀护手——那里竟有个浑然天成的凹槽,恰好与虎符的轮廓严丝合缝。

“咔”的一声轻响,虎符嵌入刀身的刹那,陌刀突然迸发刺目银光。刀身百炼的玄铁肌理间,竟浮现出完整的银河缩影:牛郎织女星隔河相望,北斗七星如勺柄悬垂,连遥远的南十字星都清晰可辨。更奇的是,代表天竺星区的黑雾此刻正顺着刀刃缓缓流动,像被无形之力牵引着,最终汇入银河的旋臂之中。

“这刀……活了!”蒋师仁握紧刀柄,只觉一股沛然之力从掌心涌入,陌刀的重量似乎轻了数分,刃口泛着的寒光比雪更冷。他下意识挥刀指向东南方——那是中天竺王都的方向,刀风掠过之处,空中残留的星象灰烬突然如归巢之鸟般聚集,纷纷附着在刀身之上。

灰烬与银河缩影相融,在刃口凝成七颗金星,排列如北斗之形。每颗星都流转着温润的光泽,细看竟与王玄策金铁趾尖的色泽一般无二。蒋师仁挥刀斩向旁边的断柱,刀刃未及触碰,石柱已自行崩裂,断面光滑如镜,映出他眼中跳动的星火。

此时,悬浮在空中的铜佛残片发出最后一声嗡鸣,彻底化作金粉。这些金粉不再四散,而是如灵蛇般缠绕上陌刀的刀背,灼烧出八个古篆字,墨迹殷红如血,仿佛用佛血写就的终极天谕:“借星伐罪,日月同辉”。

“借星伐罪……”王玄策低声重复,金铁趾尖在雪地上重重一点,“我等兴师,非为拓土,只为讨伐弑我使节、辱我大唐的逆贼。天以星象示警,亦以星象授我兵权,此战顺天应人!”

话音未落,夜空的彗尾末端突然亮起一团柔和的光晕。光晕中缓缓走出个身影,身着大唐襦裙,头戴七宝钗冠,正是文成公主。她立于虚空之中,手中捧着的星图在风中舒展,图上的朱砂轨迹正化作蜿蜒的箭头,穿过雪域的崇山峻岭,越过象泉河的激流,一路向东南延伸,最终直指恒河岸边的黄金祭坛——那是阿罗那顺祭祀婆罗门神的圣地,也是当年他当众焚烧唐使符节之处。

“公主!”蒋师仁失声呼喊,想起传闻中公主在吐蕃弘扬中原文化,此刻却在此显影指路,眼中不禁泛起泪光。

文成公主并未言语,只是微微颔首,将星图向他们的方向一抛。星图飘落的过程中不断变大,化作一幅丈余长的绢帛,上面不仅标注着进军路线,还密密麻麻写着注解:何处有暗河可涉水,哪座山谷能埋伏,甚至连天竺军队的布防都用朱笔圈出——显然是吐蕃赞普通过密探得来的军情。

绢帛落在王玄策脚边,他俯身拾起时,触到公主笔迹的地方传来一阵温热。图末用小字写着:“逻些已备粮草三万石,牦牛两千头,待唐军过雪山,便由吐蕃铁骑押送跟上。”

“赞普与公主,真乃我大唐肱骨!”王玄策将绢帛递给蒋师仁,掌心的温度透过布帛传递过去,“蒋校尉且看,这条路线避开了天竺的象兵陷阱,直插恒河平原。七日后太白经天之时,我军正好抵达黄金祭坛。”

蒋师仁捧着绢帛,只觉陌刀上的七颗金星愈发明亮,仿佛与夜空中的星辰遥相呼应。他突然拔刀指向天际,刀身的银河缩影与真实星空重叠,刃口的金星恰好对准心宿方位。那团困扰多日的赤红血光,此刻竟被刀芒劈开一道缝隙,露出后面清明的星空。

“末将明白了!”蒋师仁的声音在观星台回荡,“所谓荧惑守心,原是要我等以刀刃为星轨,劈开这凶兆!”

王玄策望着基座下重新归于沉寂的三百具尸体,他们手中燃尽的星图灰烬已随风散尽,仿佛完成了最后的使命。他伸手按住蒋师仁握刀的手,两人合力将陌刀插入雪地里,刀身的银河倒映在融化的雪水中,与远处营地的火把连成一片璀璨的光河。

“天机已归刃中。”王玄策的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三日后卯时,大军开拔。”

夜空的彗尾渐渐淡去,文成公主的身影也化作点点流萤,融入星图的朱砂轨迹之中。观星台的废墟上,唯有那柄嵌着虎符的陌刀兀自挺立,七颗金星在刃口流转,映得周围的雪都泛着金光。远处传来鸡啼声,第一缕晨曦正挣扎着要穿透云层,照亮这片即将被战火唤醒的高原。

蒋师仁望着手中的进军路线图,又看了看雪中挺立的陌刀,突然觉得那些缠绕多日的凶兆星象,都化作了催征的战鼓。他知道,从这一刻起,八千复仇之士的刀锋,便是最准的星轨;他们的脚步,将踏碎所有的凶厄,让大唐的旗帜,在恒河岸边与日月同辉。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