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趣阁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太和殿内的尘埃在光柱中浮动,跪拜在地的王公大臣们闻听王九击的厉斥,浑身筛糠般颤抖。先前还心存侥幸的几位宗室勋贵,此刻终于按捺不住恐慌,膝行着向前挪动,为首的正是曾任漕运总督的端华,他额头磕得青肿,声音带着哭腔嘶吼:“皇上饶命!臣愿投诚!臣家中有良田千顷、银窖三座,尽数献给皇上!只求皇上留臣一条贱命,臣愿为皇上效犬马之劳!”

“臣也愿献家产!”紧随其后的是户部侍郎崇绮,他连连叩首,额角渗出的鲜血混着尘土淌下,“臣在京城有商铺二十余间,关外还有金矿股份,全归皇上所有!臣精通满汉双语,还懂俄文,可为皇上出使外邦,联络邦交!”

一时间,太和殿内此起彼伏响起献产投诚的哀嚎。有的官员哭喊着报出家产明细,金银珠宝、田产商铺、古董字画罗列不绝;有的则吹嘘自己的才干,或是精通律法,或是擅长理财,妄图以此换得一线生机。这些曾经作威作福的权贵,此刻全然没了往日的体面,一个个如丧家之犬,只求用搜刮来的民脂民膏买条性命。

王九击坐在栾金龙椅上,目光冷冽如冰,连眼皮都未曾抬一下。待众人哭喊得稍歇,他才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穿透人心的威严:“你们的财产?从你们巧取豪夺、鱼肉百姓的那一刻起,这些东西就早已不是你们的了。”

他俯身前倾,手指划过龙椅扶手上的鎏金龙纹,语气中满是讥讽:“至于你们这些所谓的‘才干’,本王更是不屑一顾。大新的官员体系,容不得你们这些贪官污吏玷污。你们平日里除了贪赃枉法、结党营私,还会做些什么?压榨百姓的本事倒是一流,治理国家的能耐却半点没有。”

他猛地提高声调,震得殿内梁柱仿佛都在震颤:“实话告诉你们,就是宫里头扫地的太监,都比你们这些蛀虫有用!至少他们还能做点实事,而你们,只会趴在百姓身上吸血!”

这话如同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官员心上,让他们瞬间噤声,脸上血色尽褪。就在这死寂之中,人群后侧突然传来一阵窸窸窣窣的响动,一个佝偻的身影从官员堆里爬了出来。那是个年近六旬的老太监,穿着洗得发白的深蓝色绸缎总管太监袍,头发花白稀疏,脸上布满皱纹,却精神矍铄,正是宫中资历最深的马公公。

马公公膝行着穿过人群,来到殿中,先是对着龙椅上的王九击重重磕了三个响头,额头撞在金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老奴马进喜,叩见皇上!”他声音洪亮,全然不像年迈之人,“皇上圣明!这些官员个个贪赃枉法,死不足惜!但老奴有用!老奴在宫中当差四十余年,熟悉宫闱规制、礼仪流程,还懂采买调度、宫人管理,皇上入主紫禁城,正需老奴这样的人打理内务!”

王九击挑眉打量着眼前的老太监,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意:“我靠,还真爬出个太监来。”他上下扫视马公公,见他虽身形佝偻,眼神却清明锐利,不似其他宫人那般怯懦,心中倒是生出几分好奇,“不过本王倒是纳闷,我要你个男不男、女不女的太监干什么?大新可没这阉割为奴的规矩。”

马公公闻言,非但不惧,反而再次叩首,语气恳切:“皇上有所不知,如今宫中尚有太监一千三百七十二人,皆是自幼入宫,除了打理宫闱事务,别无谋生之技。皇上若是将我们尽数驱逐,这些人要么冻饿而死,要么沦为乞丐,甚至可能为祸民间。”

他抬起头,眼中带着哀求:“老奴斗胆恳请皇上,给我们一条生路!我们愿留在宫中,依旧打理宫闱杂务,不求荣华富贵,只求三餐温饱。日后宫中太监只出不进,待我们这些老骨头百年之后,这太监制度自会消亡,既不违皇上之念,又能保全上千人性命,还能为皇上省去打理宫苑的烦忧,一举三得啊!”

王九击沉默片刻,目光扫过殿外那些战战兢兢的宫人。他深知这些太监大多是穷苦人家的孩子,自幼被送入宫中,身不由己,虽有少数作恶者,但多数人不过是皇权制度下的牺牲品。如今清廷覆灭,若将他们尽数驱逐,确实可能引发诸多事端。

“也罢。”王九击缓缓颔首,“既然你这么说,那你们便留在宫中吧。”他看向马公公,语气郑重,“但本王有三条规矩,你们必须严格遵守。第一,宫中太监只出不进,日后绝不允许再征召新的太监;第二,所有太监待遇与大新普通工人同等,按月发放俸禄,不得苛待;第三,严禁太监干预任何政务,违者立斩不赦!”

马公公闻言,喜出望外,连忙再次叩首,声音带着激动的颤音:“老奴遵旨!谢皇上恩典!皇上圣明!”他起身时,腰杆都挺直了不少,转身面向殿外的宫人高声道,“传皇上旨意!宫中太监一律留用,遵皇上三条规矩行事,日后各司其职,不得有误!”

殿外的宫人们闻言,纷纷跪地谢恩,哭声中带着劫后余生的庆幸。马公公则走到龙椅后侧,垂手侍立,身姿挺拔,竟真有了几分内务总管的模样。他深知这是自己最后的机会,也是宫中上千太监的生路,定要尽心竭力,不辜负王九击的信任。

就在此时,殿外传来沉稳的脚步声,内阁总理大臣王文身着玄色朝服,手持一卷文书,稳步走入太和殿。他目光扫过殿内情形,见王九击已端坐龙椅,地上跪着一众宗室官员,马公公侍立后侧,心中已然明了,当即上前躬身行礼:“臣王文,参见皇上!”

“起来吧。”王九击抬手示意,语气缓和了许多,“文阁老来得正好,本王正有要事与你商议。”

王文起身,走到龙椅旁侧站定,目光掠过地上的王公大臣,眉头微蹙:“这些人如何处置?”

“皆是罪该万死之徒。”王九击语气冰冷,“但一下子杀太多人,恐动摇京畿民心。你看这样如何,将他们暂时收押,派黑煞卫彻查其罪行,凡贪赃枉法数额巨大、手上沾有百姓鲜血者,一律斩首示众;罪轻的贬为庶民,发配西北垦荒;至于慈安、慈禧、奕欣这些核心人物,暂关宗人府,待登基之后再行处置。”

“皇上英明。”王文点头赞同,“如此处置既显皇恩浩荡,又能震慑宵小,正合民心。”他随即呈上手中的文书,“这是臣草拟的登基大典流程与相关事宜,还请皇上过目。”

王九击接过文书,展开细看。文书上详细列明了登基的各项事宜:登基日期定在半月之后的黄道吉日,届时将在天坛举行祭天仪式,再返回太和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典所需的礼器、仪仗、礼服等,由经济与产业部加急制备;京畿内外的军队需加强戒备,以防残余势力作乱;同时还要昭告天下,宣布大新王朝正式取代清廷。

“日期定得妥当,流程也周全。”王九击看完后颔首赞许,“不过有几处,本王觉得需要修改。”

他指着文书上的都城条款,语气坚定:“定都之事,改一下。紫禁城乃天下中枢,地势险要,文脉昌盛,且历经数朝经营,宫苑规制完备,理应定为大新都城。新京作为龙兴之地,改为陪都,设留守大臣打理,保留部分中枢机构分支机构,作为南北呼应的重镇。”

王文心中一凛,随即躬身应道:“皇上高见!定都京城,既能彰显大新承继华夏正统之意,又能依托现有规制节省民力,实乃明智之举,臣这就修改条款。”

“还有帝王礼服。”王九击继续说道,“不必照搬清廷的繁琐样式,太过束缚。就按大新的军装样式改良,玄黑色为底,绣金龙纹,简洁庄重即可,既显我大新的军威,又不失帝王的威仪。”

“臣遵旨。”王文连忙记下。

“祭天仪式也需简化。”王九击补充道,“不必搞那些虚头巴脑的繁文缛节,祭拜皇天后土,诚心即可。祭品以简朴为主,不得铺张浪费,毕竟刚经战乱,百姓尚在恢复生计,本王岂能带头奢靡?”

王文眼中闪过赞许之色,躬身应道:“皇上体恤民情,实乃百姓之福。臣这就修改相关条款,传令下去照办。”

“最关键的是昭告天下的诏书。”王九击语气加重,“务必写得通俗易懂,让天下百姓都明白,大新取代清廷,是为了推翻腐朽统治,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他条理清晰地吩咐:“诏书中要明确新政核心:其一,减免赋税三年,让百姓休养生息;其二,清查土地,将权贵霸占的田产还给无地农民;其三,废除科举陋习,推行新式学校,选拔有真才实学之人;其四,整顿吏治,严惩贪官污吏;其五,发展工商,疏通商路;其六,汉满蒙回各族一律平等,废除民族压迫政策,天下百姓皆是大新子民,享有同等权利与义务。”

王文连忙提笔记录,心中大为振奋。这些新政条款字字切中时弊,若能推行,必将民心所向,稳固大新统治。“皇上的新政利国利民,臣定当拟定妥当诏书,让天下百姓皆知皇上仁政。”

“军队安排也需调整。”王九击看向殿外侍立的王九波,“九波,你率第一军团、禁卫第二军团留守都城,负责京畿防务,清查城内残余势力,安抚百姓,确保登基大典顺利进行。沈庭渊率第二军团返回陪都新京,加强南北联防,同时督办陪都新政推行,确保两地政令畅通。”

“臣遵旨!”王九波跨步上前,单膝跪地领命。

王九击又看向宋虎,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宋虎,你此次攻克外城、清剿残敌,立下大功。本王封你为营长。”

宋虎闻言,心中狂喜,连忙跪地叩首,声音激动得颤抖:“谢皇上隆恩!末将定誓死效忠皇上,绝不辜负皇上信任!”他从普通士兵一路晋升,如今身为营长,这份荣耀让他浑身热血沸腾,暗自决心肝脑涂地以报知遇之恩。

王九击微微颔首,示意他起身,随后看向马公公:“马公公,你任内务府总管,全权负责宫中事务。宫人的调度、宫苑的修缮、大典的筹备,都由你打理。记住,务必节俭行事,不得克扣宫人俸禄,若敢中饱私囊,本王定不轻饶!”

“老奴遵旨!”马公公躬身应道,“老奴定当尽心竭力,不敢有丝毫懈怠!”

“都退下吧。”王九击摆了摆手,“王文留下,其余人各司其职,抓紧筹备登基大典、推行新政。半个月后,本王要在太和殿接受天下百官朝贺,开启大新新纪元!”

“遵旨!”众人齐声应诺,纷纷躬身退下。王公大臣被押往宗人府羁押,宫人们跟着马公公清点物资,王九波、宋虎等人各自部署防务、训练军队,整个都城都陷入紧锣密鼓的筹备之中。

太和殿内,只剩王九击与王文二人。阳光透过高大的窗户,将龙椅上的王九击映照得愈发威严。王文看着眼前这位即将登基的帝王,心中感慨万千——从蜀地草莽到开国之君,王九击用十一年时间创下惊天伟业。

“皇上,”王文躬身请示,“关于皇室名号与后宫制度,不知皇上有何打算?”

王九击眉头微蹙,思索片刻后说道:“皇室名号沿用‘大新’,朕为大新武祖皇帝。后宫制度不必繁琐,只有一后两妃,打理后宫事务,不得干预朝政。后宫冗余宫人,大典结束后允许自愿出宫,给予路费安置,让她们重归民间、婚嫁自由。”

王文肃然起敬:“皇上打破千年陋习,实属远见卓识,臣深感敬佩。”

“不过是不愿重蹈清廷覆辙罢了。”王九击淡淡说道,“清廷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教训太过深刻,大新朝堂必须清明廉洁。”

他起身走到太和殿门口,推开沉重的朱红大门。阳光洒在身上,玄黑色军装泛着冷冽光泽,银龙纹熠熠生辉。殿外,紫禁城的琉璃瓦在阳光下闪光,京城百姓已开始奔走相告,大新将立、新政将行的消息如春风般传遍街巷。

“文阁老,”王九击望着远方天际,语气坚定,“登基只是第一步。推行新政、安抚民心、整顿吏治、发展国力,还有无数艰难险阻。但朕相信,只要君臣同心、体恤民情、励精图治,定能开创太平盛世,让大新龙旗永远飘扬在这片土地上。”

王文走到他身旁,眼中满是坚定:“臣定当鞠躬尽瘁,辅佐皇上开创盛世,不负天下百姓期望!”

两人并肩而立,目光望向远方。阳光普照大地,驱散了战乱阴霾。半个月后的登基大典,将是大新王朝正式开启的标志,而这座历经数朝的都城,也将在新的统治者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龙旗重整,北伐功成,一个前所未有的崭新王朝,即将在华夏大地之上,书写属于它的辉煌篇章。

趣趣阁推荐阅读:唐羽穿越成太子的小说特种兵之种子融合系统玄武裂天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从火凤凰开始的特种兵逍遥小憨婿调教妖孽暴君:军火狂后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大乾憨婿大唐秦公子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奋斗在沙俄唐朝好地主水浒:什么靖康?不存在的以三国为基,铸至高圣朝明左贞观俗人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从李元芳开始寒门书生,开局捡个便宜小娇妻樱花之国上的世界末日大明:家妻上将军李世民:逆子!你怎么让她怀孕了亮剑:我有一间小卖部赘婿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朕真的不务正业大文豪公子凶猛丛林战神隋唐大猛士不明不清最强之军火商人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叶宁罗舞苏倾城小说盘点败家皇帝,开国太祖们傻眼了大召荣耀曹操的痞军师九州,开局忽悠项羽做我哥大明,我的老丈人是卢象升逍遥暴君隋末绝品兵王大明:机甲六战机是有亿点点快篮坛大流氓武炼巅峰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落榜当天,娶了个郡主娇妻回家
趣趣阁搜藏榜:洪荒之吾为帝尊推背图之大唐帝国大明皇家维修工疯鼠重回北魏相公,陛下又请辞啦三国:因长得帅被小乔捡回了家雉朝飞之铁骨柔情大唐:咸鱼的我被李二看穿了内心风起刈羽大明之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抗日之活着再见备前宰相装傻三年:从状元郎到异姓王三国:我与我父,喝退十万曹军纵横图大明之崇祯大帝当云天明穿成林如海太岁官婿既然重生了,这个皇位必须我来坐异世召唤之帝者为尊大秦规划师未央金屋赋岳氏传奇之逆世护宋水浒:换天改道黄金时代,风云二十年三国:开局反了汉灵帝魔兽争霸之天下竞技隋兵霸途精灵之守灵人1855美国大亨神医毒妃逆天改命最强黄巾大明永乐,从教导皇孙开始水浒:灌口李二郎传我就是能投进太子驸马逍遥小地主大神,来淘个宝呗!明左回到原始社会当大酋长了解历史之大汉王朝重生之王爷的奋斗明末灾年,我有一个中药交易空间大唐:我辩机,誓死不从高阳回到古代搞工业错妻:入赘半年你说我认错媳妇了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梁山之梦
趣趣阁最新小说: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