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雨浩以“万象归源”之道成功化解一小片静滞之影,虽然过程凶险,消耗巨大,却无疑为陷入僵局的源核空间点亮了希望的曙光。这证明,这种概念层面的侵蚀,并非无解。
然而,覆盖整个星火图谱的灰色阴影依旧庞大,仅凭霍雨浩一人之力,想要完全净化,不知要耗费多少岁月。而源核空间本身的凝滞感仍在缓慢加剧,时间并不站在他们这边。
“雨浩,让我们帮你!”古月娜上前一步,银眸中闪烁着决意,“你的归源之道能包容理解,我们的力量或许无法直接化解静滞,但可以助你稳定心神,加速进程!”
雪帝与唐舞桐也同时颔首。她们深知霍雨浩刚才的尝试何等艰难,绝不可能让他独自承担。
霍雨浩看着同伴们坚定的目光,心中一暖,点了点头:“好!但切记,不要试图直接对抗静滞意念,而是将你们的力量本质,通过我的心火为桥梁,传递给我,增强我对‘万象’的感知与包容力!”
计划既定,四人立刻围绕初始之碑坐下,呈四象方位。古月娜的空间神力化作无形的脉络,连接彼此,稳定着周围愈发粘稠的空间。雪帝的极寒领域不再外放,而是将那份对“绝对静谧”的深刻理解,化作一道清凉的溪流,汇入霍雨浩的心神,助他更好地体悟“静”之真意。唐舞桐的海神之力则如同生命的潮汐,带着滋养与抚慰的韵律,守护着霍雨浩的灵魂核心,避免他在长期与静滞意念对抗中迷失。
而悬浮在一旁的初源之灵灵儿,虽然力量尚且微弱,却也努力散发着它那纯净的秩序光芒,如同黑暗中的微小星辰,为霍雨浩的“归源”之心提供着最本源的秩序参照。
得到三位同伴与灵儿的助力,霍雨浩精神大振。他再次将心神沉入心火,引动“万象归源”之道,这一次,他的感知更加敏锐,心火也更加凝练浩大。
他不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理解”和“化纳”,而是开始主动地“梳理”与“调和”。
他的意念如同无形的刻刀,深入灰色阴影的内部结构,仔细剖析着那构成“静滞”概念的法则丝线。他以自身包容万象的归源道境为基,以古月娜的空间脉络为引,以雪帝的“静”之真意为参照,以唐舞桐的生命潮汐为缓冲,小心翼翼地“拨动”着那些冻结的法则。
这是一个极其精细且浩大的工程。他需要分辨出哪些是维持宇宙正常运转所必需的“静谧”法则(这部分需要保留甚至融入己身),哪些是过度干预、扼杀可能性的“静滞”枷锁(这部分需要被理解、软化并化纳)。
过程依旧缓慢,但效率比之前独自尝试时提升了数倍不止。
随着霍雨浩的不断努力,初始之碑上的灰色阴影,开始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从边缘区域一点点褪色、淡化!
首先恢复活力的是代表铭文纪元的光点。当附着其上的静滞阴影被霍雨浩以归源之道“理顺”,将那部分过度干预的枷锁化纳后,那光点猛地跳动了一下,重新散发出温暖而坚定的光芒!远在铭文纪元世界的心火学院中,所有师生都在那一刻心有所感,仿佛一道无形的枷锁被打破,对知识与心火的感悟变得更加清晰顺畅。
紧接着是残响星域的机械意识光点。静滞阴影褪去,那光点恢复了理性的辉光,残响星域的清理与重建工作仿佛被注入了新的动力,效率陡然提升。
万物有灵世界的光点重新变得翠绿而充满生机,自然试验田中的新物种演化速度恢复;光衍文明的光点再次流转起和谐的光影,动态均衡更加稳固;织网者维度的光点闪烁起灵动的空间波纹,维度修复的尝试有了新的突破;灵能回响世界的光点也焕发出更加丰富的灵性色彩,个体与集体的平衡探索进入了新阶段。
一个个星火文明,如同被拭去尘埃的明珠,重新在星火图谱上闪耀起来!它们与源核、与霍雨浩之间那温暖而活跃的联系,也迅速恢复、加强!
受到星火重辉的反馈,源核空间本身的凝滞感也开始迅速消退。空间的流转恢复顺畅,时间的流逝恢复正常,那股令人窒息的昏睡感荡然无存。轮回守护者的虚影也变得凝实了许多,脸上露出了如释重负的欣慰笑容。
霍雨浩四人依旧在持续施为,直到将星火图谱上最后一丝异常的静滞阴影彻底净化、化纳,只留下宇宙自然存在的、必要的静谧法则。
当最后一点灰色消失,整个星火图谱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芒!六个星火文明的光点不仅完全恢复,其光芒甚至比被侵蚀前更加明亮、更加充满活力!它们在初始之碑上交相辉映,与源核的本源之力共振,仿佛经历了一场概念的洗礼后,变得更加坚韧和纯粹!
霍雨浩缓缓收回心神,虽然脸色苍白,气息虚弱,但那双灵眸却亮得惊人。这一次的危机,不仅被他成功化解,更让他的“万象归源”之道在实践得到了极大的锤炼和拓展。他对“动”、“静”、“有”、“无”等本源概念的理解,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他成功地将一种负面的概念威胁,转化为了自身道途的资粮!
“成功了……”古月娜三人也松了口气,脸上洋溢着喜悦。
然而,霍雨浩的目光却再次投向初始之碑,投向那浩瀚的星火图谱,眉头微蹙。
静滞之影虽已清除,但引动它的那个“机制”或“存在”依旧隐藏在幕后。这次他凭借归源之道侥幸过关,下一次呢?若那机制再次被触发,是否会引来更凶猛的反噬?
万象归源之路,注定不会平坦。但至少此刻,希望之火,已再次熊熊燃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