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立即下令独立团向总部方向回撤,负责总部左翼的防御任务。
455命令下达至独立团时,李云龙正带着一营在李家村外的山谷设伏。
局势紧迫,撤退显然不是他的风格。
他转头对通信兵说道:“回去告诉政委,让二营和三营去保障总部安全。这里,还得继续蹲着。”
李云龙想起王风昨晚说过的话:“团长,情报显示日军调动第九和第四旅团朝我们靠拢,这里面有文章。您带一营在李家村一公里外的山谷设伏,那里是他们的必经之路。等他们过去,他们的意图我们也就能看明白了。”
夜风刺骨,不断钻进敞开的衣领。
天黑之后,白日里积攒的一点暖意很快消散殆尽。
枯草中泛出些许新芽,在微弱的光线下若隐若现。
四周静得出奇,三百多人伏在草丛中,如同雕像般沉静,没人发出一丝声音。
这种状态从下午四点一直持续到了晚上八点,足足四个小时。
或许是想在楚云飞面前展现独立团的纪律性,这期间李云龙再未下达任何命令,只是带头趴着,一动不动。
楚云飞看出了他的用意,也不得不承认,眼前这支穿着破旧、吃饭勉强果腹、弹药紧缺的队伍,光凭这股毅力,就远胜他手下的晋绥军。
他的副官孙铭,此时身体已经僵硬。
他是练家子,体能远超常人,可即便如此,趴了四个时辰没动弹,也已接近极限。
更何况,夜越深,气温越低。
孙铭身上穿着军服,内里还加了层薄棉衣。
但他清楚,周围这些独立团战士的军装里,大多数连一件衬衣都没有。
就连身旁的李云龙,也是光着上身趴在那。
月光下,他古铜色的后背反射出微弱的光,明显已经很久没洗过澡。
孙铭当然明白,这些战士并不是铁做的。
刚才借着月色扫了一眼,他们大多数人也在发抖。
但没人吭声,除了身体的自然反应,没一个人挪动半分。
孙铭心头震动,抬头与楚云飞在月光下对视一眼,两人眼中,都是掩不住的敬佩。
“他娘的,这小鬼子看来今天是铁了心不出来,大家动动身子,别等到时候手脚都冻麻了。”
李云龙终于开口,话音刚落,独立团的战士们像是才缓过神来,纷纷搓手跺脚取暖。
接着,在营长张大彪的指挥下,大家开始吃起了晚饭,炊事班的老王专门烙的大饼。
楚云飞也活动了几下身体,开口道:“云龙兄,你的情报不会出问题吧?咱们从早上等到现在,鬼子难道真敢夜里出来?”
“嘿嘿,我有种预感,他们一定会从这条路过来。这次小鬼子调了两个旅团往我们八路军总部方向靠,我倒要看看他们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楚云飞笑了笑:“云龙兄,我记得刚才你们旅长,可是下令让你撤回去保护总部的吧?”
张大彪递过来一张饼,李云龙接过,一边嚼着一边说:“楚兄你听岔了,我们旅长我了解,只要打得赢,别的都好说。”
“万一鬼子真不从这儿走呢?你这可是抗命。”
“那也没办法,我老李就一颗脑袋,他要真不高兴,送给他就是。”
“哈哈哈……”
楚云飞一脸无奈:“我真是佩服你,云龙兄,你是真敢做。”
李云龙回道:“楚兄你也不差,以前我对你们晋绥军不了解,还以为你们的军官一冷就钻被窝,一打就躲地窖。”
楚云飞听出了这话的调侃意味,却没生气,反倒说:“我虽然在晋绥军,可我也承认,队伍里确实有些人占着位置不干事。但也不能一棍子打死,晋绥军中也有不少能打的将领,他们也打了不少硬仗。”
“这话我同意。”李云龙笑了笑。
一旁的孙铭忍不住问:“李团长,你还打算继续等下去?万一鬼子真的不来,这不是白等了?”
李云龙回道:“带兵打仗,要是连自己都信不过,那就该回家种田去。我说他们会来,他们就一定会来。孙兄弟,你要是熬不住,可以先走,消息我们会替你带回去。”
孙铭听后,没再说话。
他当然不能半路退出,让李云龙看轻了自己。
楚云飞倒是来了兴趣,他想看看,要是鬼子真没从这儿过,李云龙又该怎么收场。
这种违抗军令的举动,风险不小。
如果没战果,后果严重。
可李云龙脸上一点紧张的神色都没有,稳得很。
夜色沉沉,时间悄然流逝。
因为没有战事,又过于疲惫,除了几个战士轮流守夜,大多数人已经在张大彪的指挥下趴在地面休整。
一天一夜就这样过去了,李云龙等人已经潜伏了整整二十四小时。
陪在一旁的孙铭开始有些坐不住了,但他转头看向四周,那些独立团的战士虽然眼神里透着倦意,却没人露出丝毫动摇。
坚持终于有了回报。
天刚泛白时,远处山路上,一大队日军悄然出现。
从规模来看,这支日军至少有数千人,极有可能正是朝八路军总部方向逼近的日军,第四或第九旅团。
李云龙一行早已隐蔽得严严实实。
尽管这支日军在推进过程中多次派出侦察兵搜索,却始终没能发现他们的踪迹。
李云龙低声下令,所有人原地不动。
他虽然胆大,但也没狂妄到能吃下一个旅团的地步。
他只带了一个营的人埋伏在此。
别说远的,就眼前这股日军,只要被发现,他们这三百多人,谁都别想活着离开。
一旁的孙铭屏住呼吸,心里紧张得不行。
他倒不是怕死,可要是团座楚云飞出了问题,他十条命都不够赔。
想到这,他在心里忍不住埋怨李云龙,这人做事实在太不讲规矩,居然就这么带着自己和团座来冒这种险。
但楚云飞本人却不以为意,反而对李云龙多了几分敬重。
身为团长,竟敢亲自深入敌后,这份胆魄和血性,少有人能及。
事实正如李云龙所料,这支从山谷经过的日军部队,正是直扑晋中方向的日军第九旅团。
与此同时,日军第四旅团则从另一个方向朝八路军太行山根据地腹地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