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方巡游毕,天地微瑕得抚,新生的守护意志已烙印山河。柱、瑶姬与应龙返回联盟腹地,将巡游所见所感告知轩辕。联盟上下虽仍沉浸在对姜石年的追思中,但见新鼎巍然,新守护者沉稳坚毅,亦渐渐心安,秩序重归井然。
柱居于轩辕特辟的清净之地,日夜感悟神农鼎之玄妙。他越发察觉,此鼎虽已认他为主,然其最核心深处,那由星盘碎片所化的部分,仍保留着一丝极其微弱的、与遥远昆仑秘境共鸣的痕迹。那并非姜石年残念,更像是……一种未尽的牵引,一个早已注定的归宿坐标。
一日深夜,万籁俱寂。柱正以心神沟通地脉,忽觉怀中神农鼎自发嗡鸣,温热异常。他取出宝鼎,只见鼎身之上,那幅浩瀚画卷悄然隐去,取而代之的,是一幅清晰无比的星轨图,其线路蜿蜒曲折,跨越千山万水,最终指向西方极远之地,没入一片被氤氲仙光笼罩的连绵神山之中——正是昆仑!
与此同时,一直静坐旁侧的瑶姬亦蓦然睁开眼,她心有所感,望向西方,轻声道:“是父亲……他最后的一丝形迹,在呼唤归处。亦或是……昆仑在呼唤他。”
应龙巨大的头颅凑近,龙目深邃:“昆仑乃西王母道场,天地枢纽,亦为昔日陛下履约之地。陛下化入天地,其本源或终需归于那般神圣之所,方能彻底安宁,亦能与天地法则完成最后融合。”
三人相视,瞬间明了。姜石年并非彻底消散,他最后的本源灵性,仍需要抵达一个最终的归宿,方能圆满。而这归宿,便是昆仑。
“我等当送父亲最后一程。”瑶姬语气坚定,眼中虽有离别之哀,却更多是完成最后职责的决然。
柱重重点头:“理当如此。”
他们没有惊动太多人,只将此事禀明轩辕。轩辕闻言,肃然起敬,亲自为他们准备行装,郑重道:“此乃神圣之事,亦是儿女之孝,万民之敬。愿先生灵息永驻昆仑,庇佑苍生。”
告别轩辕,三人再次启程。此次不再是为调理地脉,而是怀着一种近乎朝圣的心情,护送着鼎中那丝微弱的灵性牵引,直向西方昆仑而去。
越是西行,人烟越是稀少,天地灵气却愈发充沛纯净。山川逐渐变得雄奇险峻,云雾缭绕之间,常闻鹤唳凤鸣,时见奇花异草,闪耀着不属于人间的光华。寻常生灵至此,早已迷途难返,或被无形屏障所阻。
然神农鼎光华流转,自然散发出一种与昆仑同源的气息,指引着方向,荡开迷雾屏障。应龙亦曾随黄帝踏足昆仑边缘,识得路径。
不知飞越了多少崇山峻岭,跨过了多少无垠大泽。这一日,前方景象豁然剧变。
但见万里云海之上,无数悬浮的仙山琼岛星罗棋布,流泉飞瀑自虚空垂落,却不下坠,而是化为彩虹般的灵雾环绕山间。中央一座神山,其巨无与伦比,山体晶莹如玉,分有九重,直插霄汉,不见其顶。万千祥瑞之气如璎珞垂绦,环绕神山。仙鹤、青鸾、彩凤等灵禽翩跹飞舞,麒麟、白泽等瑞兽隐现林间。空气中弥漫着沁人心脾的异香,吸一口便觉神清气爽,延年益寿。
——昆仑秘境!
此地法则与外间截然不同,时间流速似乎都变得缓慢而粘稠。空间层层叠叠,看似近在眼前,实则可能远在天边,玄妙难测。
神农鼎的嗡鸣达到了极致,那丝灵性牵引变得无比活跃。鼎身投射出的星轨之光,直指那中央神山之巅,隐没于重重仙光楼阁之中。
应龙在此神圣之地亦不敢放肆翱翔,只是缓缓降低高度,沿着一条由白云铺就的天然路径前行。沿途遇到几队巡山的开明兽,人面虎身,目光如电,见到神农鼎散发的光华,皆俯首行礼,让开道路。
越过数重奇瑰的景观,终于抵达神山脚下。只见一道巨大的白玉阶梯,通往上方云雾深处,不见尽头。阶梯之前,已有三位身着羽衣、容貌清丽的仙子等候,正是西王母座前青鸟使者。
“奉西王母法旨,恭迎神农圣灵归山,亦迎诸位使者。”为首青鸟声音清越,举止有礼。
瑶姬、柱连忙还礼。应龙亦低下龙首。
在青鸟使者的引领下,他们踏上白玉阶梯。每一步踏出,都仿佛跨越了千山万水,周遭景致飞速变换,时而是一片蟠桃园林,花开正艳;时而是一处瑶台仙池,金莲绽放;时而又是一座藏经宝阁,灵光冲霄。
终于,他们抵达了一座无比广阔、悬浮于云海之上的白玉平台。平台中央,是一座古朴恢弘的宫殿,匾额上书三个玄奥大道符文——瑶池宫。
宫门缓缓开启。内中并非金碧辉煌,而是清静自然,云雾在地面流淌,星辰在头顶闪烁。一位身着九色霓裳、头戴玉胜、容颜绝世却又威严慈悲的女神,端坐于云床之上,周身道韵流转,仿佛与整个昆仑秘境融为一体。正是昆仑之主——西王母。
她的目光首先落在柱手中的神农鼎上,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复杂的感慨与追忆。
“他……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西王母的声音空灵缥缈,却又清晰传入每个人心神,“昔日昆仑一约,他便肩负起了过于沉重的担子。如今功成身退,化道天地,其灵性归于本源,亦是圆满。”
她目光转向瑶姬、柱和应龙:“汝等一路护持,辛苦。且将神鼎请出。”
柱上前,恭敬地将神农鼎托起。西王母伸出纤指,轻轻一点。一道纯净至极、蕴含着无尽生机的仙光注入鼎中。
刹那间,神农鼎光华大放,那丝属于姜石年的最后灵性本源,被这仙光温柔地引出,化作一点无比纯粹、温暖的青色光团,悬浮于瑶池宫大殿中央,如同跳动的心脏,散发出柔和而浩瀚的生命气息与法则波动。
这点灵性,已无姜石年的具体意识,而是他一生功德、信念、力量最精华的凝聚,是纯粹的大地守护之道则显化。
西王母看着这点灵光,轻声道:“天地为炉,造化为工;阴阳为炭,万物为铜。汝之使命已毕,当归于大道,与昆仑同寿,与天地同息。”
她再次挥手,那点青色灵光缓缓飞起,融入大殿顶部那璀璨的星空图景之中,与无数星辰融为一体,再也不分彼此。那一刻,整个昆仑秘境似乎都轻轻一震,灵气更加盎然,法则更加稳固。
瑶姬与柱感受到,父亲的气息彻底消失了,但并非逝去,而是真正地、完全地融入了这片天地之间,成为了规则的一部分,无处不在,又无迹可寻。一种深沉的安宁与圆满感充斥心头,悲戚渐去,只余下无尽的敬仰与怀念。
“至于此鼎,”西王母目光落回神农鼎,“它已非凡间之物,融汇文明智慧,沟通天地法则,更兼星盘推演之能。可暂留昆仑瑶池温养,受仙灵之气滋养,日后自有其缘法。”
柱虽有不舍,但知此乃神器最佳归宿,恭敬称是。
西王母又看向瑶姬:“汝承神农血脉,秉性仁善,可愿暂留昆仑一段时日?此地有仙草灵药无数,于汝医道大有裨益,亦可稍解哀思。”
瑶姬福身一礼:“谢娘娘厚爱,瑶姬愿意。”
最后,西王母对应龙道:“龙君可自便归去,或留于昆仑修炼,皆可。”
应龙低吟:“吾当返回轩辕共主处,继续履行守护之约。”
西王母微微颔首,不再多言,身形渐渐隐于云雾之中。
瑶池宫门缓缓关闭。柱与应龙知离去之时已到,对着宫殿深深一拜,又与瑶姬告别。
柱与应龙沿着原路走下昆仑,重返人间。回首望去,昆仑秘境已隐于云深不知处。
而瑶姬,则留在了这片神圣之地,开始了她在昆仑的修行与守望。她知道,父亲并未远离,他化作了春风,化作了雨露,化作了大地脉动,化作了星辰光芒,永恒地守护着这片他挚爱的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