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魂泉的氤氲灵气,如同最细腻的丝帛,温柔地包裹着云翎,洗涤着它灵体深处纠缠不去的荧惑煞气与归墟死意。虽然距离痊愈依旧遥远,但小家伙羽毛上那层令人心悸的灰败终于褪去了大半,呼吸变得悠长平稳,甚至能在沉睡中发出几声微弱的、带着舒适意味的轻鸣。赤岳悬着的心,总算落下了一半。
狐女苏痕并未食言。她亲自将赤岳送出了迷踪林,并详细告知了那条通往岐山脚下“迎贤驿”的隐秘路径。临别时,她倚在一株古松下,红裙如火,媚眼如丝,语气却带着几分难得的郑重:“小家伙,路指给你了,契约也立下了。前路多艰,你好自为之。记住,龙族……尤其是四海龙宫,如今态度暧昧,水浑得很,若无必要,尽量避开。”
龙族?赤岳心中一动,想起应龙那挣扎的身影,以及它提及的“契约”与“后继者”。他拱手谢过苏痕的提醒,没有多问,转身踏上了通往岐山的捷径。
这条被称为“狐径”的小路,果然隐秘非凡。它蜿蜒于崇山峻岭之间,时而穿行于地下暗河之畔,时而攀附于悬崖峭壁之上,巧妙地避开了所有官道与关卡。沿途虽有些山精野怪,但似乎都慑于某种无形的气息(或许是苏痕留下的印记),并未前来骚扰。赤岳日夜兼程,仅用了不到四日时间,便已望见了岐山脚下那片灯火通明、人流如织的营地区域——迎贤驿。
手持玄鸟令牌,赤岳很快被迎入驿馆,并得到了管事的高度重视。消息层层上报,不过半日,便有两位身着玄甲、气息沉凝的将领前来,恭敬地请赤岳移步,称太师有请。
太师府并未设在岐山都城最繁华的中心,而是位于一座可俯瞰全城、气象森严的山丘之上。府邸并不奢华,却自有一股肃杀与厚重的气息弥漫。穿廊过院,赤岳被引至一间灯火通明的书房外。
书房内,一位身着简朴葛袍、白发苍苍、面容清癯却目光如炬的老者,正伏案审视着一幅巨大的九州舆图。他并未佩戴任何彰显身份的饰物,但那股运筹帷幄、静如山岳的气质,却让赤岳瞬间确定,这便是那位名动天下的姜尚,姜子牙!
“晚辈赤岳,拜见太师!”赤岳深吸一口气,上前躬身行礼。
姜尚抬起头,目光平和地落在赤岳身上,那眼神仿佛能洞彻人心,却又带着一种令人心安的温润。“小友不必多礼。玄鸟令主已将来龙去脉简要告知。你从赤谷远道而来,历经艰险,更身负禹王遗讯,辛苦了。”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直抵心扉。
赤岳不敢怠慢,当即将巡天令取出,激发其中记录的信息——涂山废墟下的禹碑图文、关于九鼎与息壤之精的警示、以及汇聚“众生之念”的迫切呼唤,尽数呈现在姜尚面前。
姜尚凝神观瞧,手指在舆图上缓缓移动,最终停留在那象征着九州龙脉中枢的位置,久久不语。书房内只剩下灯花偶尔爆开的轻微噼啪声。
良久,姜尚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眼中精光闪烁:“禹王警示,原来如此……九鼎定鼎,非止于镇守地脉,更在于沟通星轨,汇聚人望。归墟之力,侵蚀存在根本,欲要抗衡,非集天地人三才之力不可。西岐崛起,聚拢人道气运,乃是应时而生,亦是破局关键一步。”
他看向赤岳,目光中带着赞许与凝重:“小友带来此讯,功在千秋。然,九鼎失落千年,寻觅无异于大海捞针。且如今归墟动作频频,荧惑守心,逆行伐天,局势危如累卵,恐不会给我等从容寻觅的时间。”
“太师所言极是。”赤岳沉声道,“晚辈一路行来,见归墟爪牙无处不在,更曾亲见应龙前辈受其侵蚀,痛苦挣扎。龙族执掌江海,若能争取其力,或可延缓归墟通过水脉侵蚀大地的速度,更为寻觅九鼎争取时间。只是……听闻龙族内部,如今态度不明。”
姜尚微微颔首,走到窗边,望向东南方向,那是四海龙宫所在的茫茫海域:“龙族……自上古龙汉初劫后,便渐趋隐世,与天庭、人间皆保持距离。如今归墟之劫起于幽冥,波及星辰,看似与四海无涉。且龙族内部,亦非铁板一块。东海老龙王敖广,年迈持重,一心守成;其三太子敖丙,年少气盛,对天庭与人间皆怀有轻视;其余三海龙王,也多以东海马首是瞻……想要说服他们在此刻挺身而出,难。”
他转过身,目光锐利地看向赤岳:“不过,你既与应龙有过一面之缘,或是一线契机。应龙乃龙族始祖之一,地位尊崇,虽久不现世,其影响力犹在。若能让四海龙族知晓,连应龙都已被归墟之力所困,或能激起其族群危机之感。”
姜尚沉吟片刻,决然道:“寻找九鼎之事,关乎根本,老夫会立刻遣派得力人手,依禹碑线索,秘密查访。但龙族之事,亦不可拖延。赤岳小友,你身负地皇血脉,又曾得应龙瞩目,更与昆仑、青丘皆有渊源,身份特殊。老夫欲请你持我信物,再往东海一行,尝试接触龙族,陈明利害。即便不能立刻求得援手,也要探明其真实态度,为日后筹谋。”
赤岳心中一震,没想到姜尚会将如此重任交予自己。东海龙宫,那可是传说中的神域,危机四伏。但他看着姜尚那充满信任与期待的眼神,又想到怀中刚刚好转的云翎,以及那笼罩三界的深沉黑暗,一股责任感油然而生。
“晚辈愿往!”他挺直脊梁,朗声应道。
“好!”姜尚赞许一声,取出一枚非金非玉、刻有玄鸟飞熊纹样的令牌,以及一封以秘法封印的绢书,交给赤岳,“此乃老夫信物与亲笔书信,见之如见老夫。东海之滨,有我一处隐秘据点,你可前往那里,自有人接应,安排你入海事宜。”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龙族高傲,尤重实力与渊源。你体内地皇血脉,乃是与大地山川亲和之象征,或可引其重视。此外,你怀中青鸟,乃西王母座下信使,祥瑞之征,或许也能起到些许作用。此行凶险,务必谨慎,事若不可为,以保全自身为要。”
赤岳郑重接过信物与绢书,感受到其中沉甸甸的分量。
离开太师府,赤岳并未在迎贤驿过多停留。他购置了一些避水、御寒的符箓和丹药,又仔细检查了云翎的状态。洗魂泉的效果显着,云翎虽未苏醒,但气息越发平稳,仿佛陷入了深度的自我修复之中。
他依照姜尚指示,昼夜兼程,赶往东海之滨。越靠近海边,空气中那股咸腥的水汽便越发浓郁,风中带来的不再是山林的清新,而是大海的浩瀚与……一丝若有若无的、压抑的龙威。
姜尚所说的隐秘据点,位于一处偏僻的礁石海湾,外表看来只是一个普通的渔村,实则内有乾坤。接待赤岳的,是一位沉默寡言、皮肤黝黑、眼神却如同鹰隼般锐利的老者,人称“海老”。他显然早已接到指令,对赤岳的到来并不意外,只是默默准备好了一艘刻画着避水符文的梭形小舟,以及一颗龙眼大小、散发着柔和蓝光的“辟水珠”。
“从此处下海,向东南方向航行三百里,可见一处海底山脉,形如卧龙,名为‘潜龙渊’。那里是东海龙宫的外围屏障,时有巡海夜叉往来。能否见到龙族,就看你的造化了。”海老言简意赅,将小舟推入海中。
赤岳怀抱云翎,登上小舟。辟水珠光芒展开,形成一个无形的气罩,将海水排开。小舟如同利箭,悄无声息地滑入深邃的大海。
海水之下,是另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五彩斑斓的珊瑚丛生,巨大的鱼群如同流动的绸缎,各种发光的深海生物点缀在幽暗之中,如梦似幻。然而,赤岳却无暇欣赏这海底奇景。他能清晰地感觉到,越往深处,海水中蕴含的那股龙威便越是明显,同时也夹杂着一丝……与归墟同源的、冰冷的死寂之气,正悄无声息地污染着这片本该充满生机的蔚蓝。
潜龙渊很快出现在眼前。那是一片巨大无比的海底山脉,山势连绵,果然形似一条蛰伏的巨龙,散发着古老而威严的气息。山渊入口处,水流湍急,隐约可见一些手持钢叉、半人半鱼、面目狰狞的巡海夜叉在游弋。
赤岳深吸一口气,将姜尚的信物令牌握在手中,催动小舟,向着潜龙渊入口缓缓驶去。他知道,龙族的抉择,关乎着这场救世之战的走向,而他,将是叩响龙宫大门的第一人。前方是福是祸,是友是敌,即将揭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