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婉茹闹得不可开交之时,一道清冷平静的声音自楼梯口响起,“哦?本妃倒不知,李小姐对琉璃烧制如此有研究。”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柳云萱身着月白云纹锦缎长裙,外罩一件银狐裘披风,在玳瑁的陪同下缓步上楼。
她神色淡然,目光平静地落在李婉茹身上,却自带抹不容置疑的威仪。
现场瞬间安静下来。
李婉茹没想到柳云萱会亲自前来,气势不由得一窒,旋即挺直腰板,“王妃娘娘来得正好,您这店里的伙计拿着次品讹人,您是否该给个说法?”
柳云萱走到那堆碎片前,弯腰拾起一片较大的,对着光看了看,指尖轻轻拂过边缘,声音依旧听不出喜怒,“琉璃烧制,火候,配方,退温,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此瓶色泽均匀通透,内含气泡细密均匀,乃上品,八十两,已是看在将军府的份上。”
她放下碎片,抬眸直视李婉茹,“李小姐若不信,大可请宫中琉璃厂的匠人来鉴定,若真如你所言是次品,本妃十倍赔偿,并向你斟茶认错,可若不然……”
她顿了顿,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弧度,眼神却锐利起来,“李小姐不仅需照价赔偿,还需当着众人的面,向翰墨雅集道歉,澄清污蔑,如何?”
李婉茹被她一番有理有据,软中带硬的话堵得哑口无言,脸上青红交错。
她哪里真敢去请宫中匠人?
眼看柳云萱态度强硬,周围人又都看着,她若再闹下去,只怕更难收场。
可让她当众道歉赔钱,又实在拉不下这个脸。
柳云萱将她的窘迫看在眼里,却不打算轻轻放过。
今日若纵容了李婉茹,日后谁都敢来翰墨雅集撒野。
“李小姐既然犹豫,想必是认同此物价值。”
柳云萱语气转冷,杏眸闪烁着寒意,“玳瑁,取账册来,请李小姐签字画押,八十两,一文不能少,至于道歉……”
她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唇角微挑,“就请诸位做个见证,李小姐方才所言,纯属无稽之谈,翰墨雅集信誉,不容诋毁。”
李婉茹骑虎难下,又气又急,偏偏在柳云萱的威势下不敢再放肆,最终只得在众人或鄙夷或看热闹的目光中,咬牙切齿地让丫鬟取出银票,重重拍在桌上,连句场面话都顾不上说,带着人灰溜溜地挤开人群走了。
柳云萱看也没看她的背影,对墨池微微颔首,“收拾一下,继续营业,今日在场诸位,每人奉上一份新到的茉莉香片,压压惊。”
众人纷纷道谢,赞叹靖王妃处事公允,手腕高明。
经此一事,翰墨雅集的声誉非但未损,反而因柳云萱的从容应对和李婉茹的狼狈,更添了几分底气。
而那关于沈慕青骁勇善战的议论,也在这小小的风波后,更悄然地流传开去。
柳云萱刚处理完翰墨雅集的风波,回到王府不过半日,宫中便传来惊天消息,端贵妃竟在众目睽睽之下,对皇贵妃腹中皇子下手!
“究竟是怎么回事?”
柳云萱闻讯一惊,手中的茶盏险些滑落。
玳瑁连忙上前低声道,“听说是端贵妃借着探望之名,在皇贵妃的安胎药中下了极阴寒的红花与麝香,幸而皇贵妃身边新来的医女机警,发觉药味有异,当场拦下,人赃并获,端贵妃无可抵赖!”
“当场抓获?”柳云萱眸光一凛,“端贵妃素来谨慎,怎会如此莽撞?”
“据说是因为陛下近来对皇贵妃这一胎极为重视,甚至流露出若得皇子便册封太子,端贵妃心生嫉妒,这才铤而走险。”
柳云萱沉吟不语。
端贵妃陨落,对他们而言,反倒是有利无害。
果然,不过一个时辰,楚砚沉便从宫中回来,神色凝重,“端贵妃已被褫夺封号,打入冷宫,其父兄在朝中的官职也一并被罢免。”
柳云萱起身走近,摘掉他肩膀的大氅交给玳瑁,“陛下这次处置得倒是干脆利落。”
楚砚沉冷笑一声,掌心微凉的暖水袋递给周伯,“皇兄早已想动他们许久了,只是苦无借口,这次端贵妃自寻死路,正好给了皇兄发作的机会。”
“那皇贵妃……”
“受了惊吓,胎儿无碍,经此一事,皇兄对她更是怜惜,赏赐了不少奇珍异宝。”
柳云萱为楚砚沉递上热茶,轻声道,“端贵妃倒得如此之快,恐怕不只是谋害皇嗣这么简单。”
楚砚沉接过茶盏,指尖的温度驱散了些许寒意,薄唇勾起抹冷峭的弧度,“王妃看得透彻,皇兄早已忌惮端贵妃母族在朝中盘根错节的势力,此次不过是借题发挥,那碗有问题的安胎药,究竟是不是端贵妃亲手所为,已经不重要。”
柳云萱心领神会。
皇帝这是借机铲除异己,巩固皇权。
她想起永王楚祁钰此前暧昧不明的态度,神色凝重。
楚砚沉语气平淡,眸中却闪过一丝锐利,“经此一事,皇兄对宗室和朝堂的掌控力更强,短期内,无人再敢轻易掀起风浪。”
这对刚刚经历安郡王谋逆风波,仍需休养生息的靖王府而言,无疑是利好消息。
朝局暂时稳定,他们便能获得更多喘息之机,继续经营北疆,积蓄力量。
“王爷此前自请削去虚衔,如今看来,倒是歪打正着,更显韬光养晦之心。”
柳云萱感叹。
在皇帝眼中,一个安分守己,甚至主动示弱的靖王,远比一个结交权臣,手握虚名的亲王更让人放心。
楚砚沉微微颔首,目光落在柳云萱身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柔和,“朝堂之事,本王自有分寸,倒是王妃,近日辛苦,翰墨雅集风波处理得干净利落,琉璃与珊瑚绒的生意也步入正轨,王府财源渐丰,皆乃王妃之功。”
柳云萱莞尔一笑,脸颊添上抹绯红,“分内之事罢了,不过,我们的生意越是红火,越需小心谨慎。”
楚砚沉点点头,凝着运筹帷幄的身影,眸底尽是赞许。
柳云萱抬起头,刚好与他四目相对,二人之间的默契已无需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