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砚沉近日感染风寒,咳嗽又有些反复,闻言蹙眉,“天灾无情,难民数量庞大,官府尚且吃力,王府若贸然插手,恐惹人注目,引来非议。”
他顿了顿,看向柳云萱,“况且,府中银钱虽宽裕些,可要接济如此多的难民,只怕也是力有未逮。”
柳云萱走到他身边,握住他微凉的手,目光坚定,“王爷,能力越大,责任越大,我们确实无法救助所有人,但能救一个是一个,银钱方面王爷不必担忧,翰墨雅集和孙老板那边的进项尚可支撑,况且,有些东西未必需要花费太多银钱。”
她眸底闪烁着充满智慧和魄力的光芒。
楚砚沉知道,她一旦决定的事便很难改变,而且似乎总有出人意料的方法。
“王妃已有打算?”他轻声问道。
“嗯。”
柳云萱不紧不慢的说出心中想法,“我打算以王府的名义在城外设粥棚,同时搭建一些临时的庇护所,让难民至少有个遮风挡雪的地方。”
楚砚沉看着她,终是点了点头,“一切小心。”
“周伯,你全力配合王妃,调派府中得力人手,务必确保王妃安全,也要防止有人趁机生事。”
“老奴明白!”
周伯躬身领命。
柳云萱雷厉风行,当即带着周伯和大队护卫仆从,押送着几大车粮食和一批看起来样式奇特,用料古怪的物资出了城。
城外,寒风刺骨,雪虽停了,但积雪未化,空气冰冷彻骨。
难民们蜷缩在临时搭建的简陋窝棚里,有的直接躲在城墙根下,个个面黄肌瘦,瑟瑟发抖,眼神麻木绝望。
靖王府的粥棚很快支起来,热腾腾的米粥香气吸引大量难民排队。
柳云萱亲自挽起袖子,在玳瑁和侍卫的护卫下,为老弱妇孺分发粥食,态度平和,并无半分嫌弃。
可最引人注目的却不是粥棚,而是另一侧空地上,王府下人们正在搭建的那些庇护所。
那是众人从未见过的帐篷,支架轻便坚固,覆盖的布料厚实防水,搭建速度极快,不过盏茶功夫,一顶能容纳数口之家的帐篷便拔地而起。
其内部空间远比看起来宽敞,竟还能有效地抵御寒风。
此外,还有薄如蝉翼却异常保暖的银箔毯,柳云萱让人分发给体弱的老人和孩子。
难民们起初疑惑,可一旦披上,瞬间涌起的暖意让他们惊愕不已,纷纷跪地磕头,高呼“王妃活菩萨”。
柳云萱还拿出大量伪装好的便携式燃气炉和大型户外炊具,用来快速烧热水,熬煮姜汤和药茶,分发给难民驱寒。
复合维生素片和感冒药被她磨成粉混入姜汤中,预防风寒起到了奇效。
这些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物资,效率极高,极大地缓解难民的痛苦,也引起在场所有人的震惊和好奇。
“靖王妃这……这些都是何物?竟如此神奇?”
一位同样出来施粥积善的官员家眷忍不住问道。
柳云萱早已准备好说辞,面色从容的解释着,“不过是些海外番邦用于应对极端天气的粗笨之物,胜在便捷实用罢了,登不得大雅之堂,让夫人见笑了。”
她将一切都推给海外,众人虽觉惊奇,却也难以深究。
就在柳云萱忙得脚不沾地,指挥若定时,一个清冷而熟悉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
“王妃。”
闻言,柳云萱回头,来人竟是徐静姝。
她一身素净的月白棉裙,罩青灰色斗篷,未施粉黛,发髻简单,身后跟着几个抱着布匹和药材的徐府丫鬟小厮。
在混乱污浊的难民群里,她依旧像一株清莲,只是那双总带着些许疏离的明眸,此刻盛满动容与关切。
“静姝?你怎么来了?”
柳云萱有些意外。
徐静姝是标准的大家闺秀,这种脏乱之地,平日是绝不会踏足的。
徐静姝走到她面前,目光扫过井然有序的粥棚和奇特的帐篷,最后落在柳云萱因忙碌微红的脸颊上,声音比平日多几分温度,“听闻王妃在此施粥赈灾,静姝在家中心绪难宁,父亲常教导,读书人当心怀天下,静姝虽为女子,亦想尽绵薄之力。”
“这些布匹和药材是家中凑集,虽不及王妃之物精巧,或许也能派上些用场。”
她眼神真诚坚定,“不知静姝可能帮上什么忙?或许可以帮忙登记造册,照看些孩童?”
柳云萱看着她清澈坚定的眼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在这趋利避害的世道,徐静姝能不顾身份亲至险地,这份心意远比那些物资更珍贵。
“来得正好!”
柳云萱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指尖的冰凉,立刻将一个小巧的暖手宝塞进她手里,“我正缺一个识文断字,心思细腻的帮手登记造册,清点物资,安抚妇孺,这些都要劳烦静姝了!”
徐静姝看着手中瞬间传来暖意的古怪小囊,又看看柳云萱毫不作伪的笑容,心中那层冰壳仿佛彻底融化。
她用力点头,“静姝定当尽力!”
接下来的日子,徐静姝几乎日日都来。
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京城才女,而是挽起袖子,坐在临时搬来的书案后,一丝不苟地为难民登记信息,分发号牌。
她用那手漂亮的簪花小楷,记录下每一个苦难的故事,耐心安抚哭闹的孩童,将自己的点心分给他们,甚至用柳云萱给她的彩色铅笔,画出简单有趣的图样逗孩子们开心。
她和柳云萱,一个明艳干练,一个清雅坚韧,配合得愈发默契。
柳云萱负责宏观调配和那些奇物的使用,徐静姝则将内务打理得井井有条,安抚人心。
在一次忙碌的间隙,两人并肩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看着下方逐渐安定下来的难民营地,相视一笑。
与此同时,靖王府与徐家小姐携手赈济灾民的消息,以及那些闻所未闻的高效物资,很快在京城传开,赢得百姓们一片赞誉。
这声音自然也传到某些人的耳中。
这日,柳云萱和徐静姝正在难民营地巡视,查看帐篷的牢固程度和粥棚的秩序,忽见不远处也支起一个新的粥棚,棚子装饰得颇为华丽,将军府的旗帜在棚子上方迎风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