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宇文成都对诸葛亮的谋略深信不疑。此次攻打中山国,他亦想借此机会向诸葛亮学 ** ,立志成为智勇双全的将领,助寇封成就霸业。
---
(
# **军事谋略**
“依照先生的想法,是不是应该把过来探查的曹军全部拿下,逼他们去骗开城门?到时候我直接率大军杀进去!”
宇文成都神情振奋。对他而言,生擒曹军探子简直易如反掌!
区区几千曹军,哪里需要大费周折?只要诸葛亮略施小计,就能轻松解决!
“将军,您莫非忘了我们出兵前,主公是怎么吩咐的吗?”
诸葛亮提醒宇文成都,这次攻打中山国,真正的目的并非破城。
宇文成都猛然醒悟,若非诸葛亮点醒,自己险些误了大事!
若是强行攻城,宇文成都的军队必然损失惨重,这绝非寇封所愿!
当前之计,是先让贾诩立下功劳,激化他与司马懿之间的矛盾。待两年之后,再率军全力进攻!
宇文成都继续向诸葛亮请教。论冲锋陷阵,宇文成都远胜诸葛亮,但若论谋略布局,诸葛亮足以甩开他好几条街!
“将军,就按照现有部署行动——让曹军探查到我军真实情况,同时,派三百士兵转移粮草,务必要让曹军探子看见!”
“粮草乃将士第二条性命,曹军若得知我军粮草所在,贾诩必定会派人来烧毁!”
“一旦粮草被烧,我军再佯装猛攻数日,最终久攻不下,只能撤军!”
诸葛亮早已谋划周全,故意给贾诩制造机会,让其大胜寇封大军一次!
如此一来,贾诩必定在司马懿面前得意洋洋,甚至耀武扬威!
宇文成都频频点头。粮草是军队命脉,若故意暴露给贾诩,他仍不能抓住机会取胜,那诸葛亮也无计可施了!
随后,宇文成都立即安排人手准备。军中粮草仅够一月之用,自然不会真的让贾诩烧毁,否则回雁门后,大军只能饿肚子。诸葛亮自然不会犯这种错误。
另一边,贾诩见宇文成都大军在城外扎营,急忙召集众将商议退敌之策。
此前安排的探营副将早已准备就绪,只等贾诩一声令下!
众将集结完毕后,贾诩便按照既定计划,开始行动!
夜半三更,中山国城门无声开启,三千曹军精锐悄然离城。
“诸位务必谨记,此行只为探查敌情,切莫轻举妄动。宇文成都乃寇封帐下虎将,绝非我等能敌,没有本将号令,任何人不得出手!”
待军令传遍三军,这支曹军斥候便如幽灵般潜入宇文成都大营外围。
这座按太极八卦布置的军营堪称精妙。中军大帐居于太极阵眼,无论哪处营寨遇袭,八方兵马皆可瞬息驰援。若曹军贸然进犯,必成瓮中之鳖。
探营曹军见状更不敢近前,只在暗处蛰伏窥探。忽然看见左侧营寨走出三百兵卒,为首的正是手摇羽扇的诸葛亮,正押送着粮草车队。
将军快看!斥候队长低声道,是敌军粮队!若能跟踪找到粮仓位置,禀报中山王后,破敌就在眼前!
曹军斥候暗自欣喜,却不知已踏入精心设计的圈套。诸葛亮余光扫过藏身暗处的黑影,嘴角微扬,继续引着粮队向营外偏僻处行去。这些自以为隐蔽的,正是他们要的诱饵。
(
粮道生死攸关,全军命脉在此,尔等须严加戒备!
此处地势隐秘,曹贼纵有偷袭之心,也难寻踪迹,诸将士安心驻守!
若有通敌叛变者,斩立决!
诸葛亮刻意提高声调,使暗处曹军听得真切,令其深信车上所载确为军粮无疑。
布置完毕,孔明仅携二童离去,留下三百兵士虚守空营。
曹军斥候暗中窥探多时,见营寨防守严密,即刻返程禀报。
中山城内,贾诩闻讯拍案而起:天赐良机!速点五千轻骑,随我直取敌营!
又令城内守军备好接应:待见火光冲天,立即大开城门!
大军疾行至营前,果见巡哨不绝。贾诩冷笑挥剑:
守军仓促迎战,怎奈寡不敌众。顷刻间营帐尽焚,烈焰照彻夜空。
烈焰焚天后,贾诩率部疾驰回中山,城门洞开迎入,侥幸避过宇文成都的围剿。
城楼上的贾诩眺望西方火海,纵声长笑。他断定宇文成都军中断粮,不出三日必然撤兵。众将士听令!贾诩振甲高呼:纵使战至最后一人,也要死守三日!若到期敌军未退,本王亲率尔等出城决战!
此刻宇文成都营中正上演暴怒戏码。贾诩老贼早有防备,此时强攻必损兵折将!诸葛亮率众将苦劝:请将军待天明再战!宇文成都佯装震怒摔杯,实则采纳建议,令全军备战黎明攻势。
东方既白,三万铁甲列阵城下。宇文成都副将策马厉喝:降者免死!顽抗则屠城灭族!城头守军默然以对, ** 齐指城外。贾诩早有预言:断粮之敌必做困兽之斗。
(
【战报】
宇文成都挥师压境,中山城下战云密布!曹军据守城垣,滚木礌石如雨倾泻,宇文部众佯攻数番未果,终引兵暂退。城头守卒初见胜势,欢呼震天。
贾诩疾步登城,目光如刃扫过众将:敌军未溃,何来庆功?若宇文成都夤夜复攻,尔等以何御之?声若寒铁,霎时压下满城喧嚣。
自此刻起,弓弦满月,甲胄不卸!再有懈怠者——贾诩掣出令牌,玄铁映着火光劈落案几,立斩祭旗!
守将们额汗涔涔,伏地请罪:末将等愿戴罪立功!实因今日退敌太易,故而生轻慢之心……
骄兵者,必自毙。贾诩冷然打断,此非本王苛责,乃存亡之道。话音未落,城楼已寂如幽谷,唯闻火把噼啪作响。
那枚沉甸甸的令牌在案上投下阴影,仿佛悬在每个人颈上的利刃。
【
贾诩神色凛然,向曹军将士沉声下令,眉宇间不见半分戏谑。
曹军众人见贾诩这般肃穆,只得垂首默立,各司其职。
目送宇文成都撤兵的身影,贾诩暗自欣慰——幸得中山将士殊死相抗。
他凝眉沉思:宇文成都绝非轻言退兵之人,按其所料,敌军至少还会发起两次猛攻。
宇文成都败归营帐后,当即与诸葛亮促膝密议。
“先生,曹军负隅顽抗,若再强行攻城,恐非上策。”
“我军攻势已竭尽全力,仍被曹军击退,足见其乃曹操麾下精锐。”
“诸葛先生神机妙算,末将恳请指点破敌良策!”
宇文成都执 ** 礼,言辞恳切。
诸葛亮负手踱步,既要令贾诩确信宇文成都全力攻城,又需保全大军实力。
此时曹军已决心闭城固守,非万分危急绝不启门。
贾诩的守城方略以逸待劳,只守不攻。
“将军,强攻城池实属下策。若能诱出曹军主力,便可瓦解其防御体系。”
诸葛亮沉吟良久,终觉引蛇出洞方为上计。
野外交锋方显寇封大军锋芒,若执意攻城,徒增伤亡。
宇文成都深以为然,却苦于无诱敌良方。
“此事还需先生运筹帷幄,末将只管冲锋陷阵。”
诸葛亮展开羊皮地图,指尖划过山峦河流:“中山国毗邻并州雁门,乃曹操心腹要地,故特封贾诩为王。”
“此人素有‘毒士’之名,寻常计谋难瞒其眼。欲使其入彀,需设下天衣无缝之局。”
“请中山王继续攻城,不妨以弱旅为先锋,精兵压阵。”
灯火摇曳中,诸葛亮的声音在营帐内悠悠回荡。
(
# 《智谋战场:诸葛亮的退兵计策》
## **谨慎的贾诩**
贾诩并非普通曹军将领那般容易中计,他生性谨慎,不愿轻易冒险。仅仅出城一次,便让他心惊胆战,唯恐落入诸葛亮的圈套。若贸然出城后中山国被宇文成都大军趁机夺取,贾诩将无路可退,只得被迫逃往并州其他郡国。届时,他不仅颜面尽失,更会在司马懿面前抬不起头!
## **计策的演变**
诸葛亮原本的计划是与宇文成都制造矛盾,假装投降贾诩,请求贾诩出兵支援。同时,安排宇文成都率领一万精兵绕后突袭,直取中山国城门发动猛攻。然而经过深思,诸葛亮认为此计难以成功,贾诩不会轻易相信他。
## **以退为进**
最终,诸葛亮决定改变策略,采用以退为进之计。宇文成都听从其建议,赞同道:一切听从先生之意,明日攻城,便依先生计划行事!随后,他着手整顿三军,稳定军心。
## **诱敌疲惫**
三个时辰后,宇文成都再次组织攻城,贾诩也亲临战场督战。若不在前线指挥,他始终坐立难安,唯有亲自督战,随时掌握战况,才能使他稍感安心。
宇文成都先派弱旅攀登云梯,果然被曹军轻易击退。这批弱旅只是为了迷惑贾诩,使其误判局势。随后,劲旅发动猛攻,这才真正给贾诩带来压力。经过一番激战,尽管损兵折将,但贾诩再次成功击退了宇文成都的进攻。
## **成功的撤退**
见贾诩深信己方无法攻破中山,诸葛亮认为时机已到,便提议宇文成都退兵,以免造成无谓的牺牲。宇文成都随即下令分批撤退,由诸葛亮率一万步卒先行撤离,自己则亲率铁骑断后,以防贾诩派兵追击。
诸葛亮早已预料贾诩会派骑兵 ** ,因此安排退军路上沿途设伏。每到一处山谷,便派遣百名士兵埋伏,多树旗帜,高声呐喊,让贾诩军误以为伏兵众多,不敢贸然追击。最终,宇文成都大军得以安然撤退,成功完成了此次战术行动。
后续
夜幕低垂,贾诩凝视着羊皮地图,指尖划过三道血色标记。只需三重伏击,他低声自语,若敌骑冒进,连遭 ** ,必溃不成军。
青衫文士率万名步卒悄然隐入山雾,银甲将军的旌旗也随之北移。探马飞驰至中军帐:禀中山王!宇文成都粮道已断,全军溃退!
敌军连日强攻未果,现粮草耗尽败走,全赖王爷运筹帷幄!部将们抱拳赞叹。贾诩抚须沉吟,案前战报确显敌军颓势。
黎明时分,贾诩亲率五千精锐铁骑出城。残破营寨中,焦黑的灶台与散落的箭簇印证着敌军的仓皇。副将急谏:若放任宇文成都退回雁门关...
谷口有诈。贾诩忽然勒马,山风卷起峭壁间若隐若现的旌旗。将士们躁动不安:此刻追击尚可全歼敌军!
目光扫过刀削般的峡谷,贾诩冷笑:此乃死地。伏兵若据高地,滚石箭雨齐下,我军插翅难逃。他猛挥马鞭:铁骑随我速穿峡谷,步军殿后张弓待敌!
当第一批巨石伴着破空箭矢砸落时,谷外顿时箭雨倾盆。贾诩的披风被流矢撕破,三百亲卫永远留在了这条血色狭谷中。
【